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89篇 |
免费 | 139篇 |
国内免费 | 34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62篇 |
废物处理 | 109篇 |
环保管理 | 126篇 |
综合类 | 805篇 |
基础理论 | 133篇 |
污染及防治 | 220篇 |
评价与监测 | 46篇 |
社会与环境 | 25篇 |
灾害及防治 | 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47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53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52篇 |
2016年 | 51篇 |
2015年 | 78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54篇 |
2012年 | 85篇 |
2011年 | 67篇 |
2010年 | 77篇 |
2009年 | 85篇 |
2008年 | 94篇 |
2007年 | 88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59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47篇 |
2001年 | 26篇 |
2000年 | 31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22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 毫秒
81.
高分子量高纯度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酰胺与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单体,在复合引发剂的作用下,选择水溶液共聚法合成高分子量与高纯度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实验表明,有机偶氮引发剂A用量0.5‰、氧化还原引发剂用量0.45‰、还原剂与氧化剂摩尔比2∶1、反应体系pH为4与反应时间5 h条件下,CPAM分子量为1 042万,且溶解性好。通过对聚合物残单含量影响因素添加剂用量、反应时间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剂EDTA和增溶剂D对残留AM含量影响小,而苯甲酸钠对聚合物残留AM的含量影响显著;延长反应时间至7 h,残单含量可降低至0.27%,CPAM的纯度高。通过与国内外3种同类型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制产品的分子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品,且残单含量比国内产品降低了50%~75%。 相似文献
82.
83.
聚环氧琥珀酸钠阻碳酸钙垢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了聚环氧琥珀酸钠在不同因素下的阻碳酸钙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聚环氧琥珀酸钠具有较高的阻垢性能和较好的热稳定性 ,在高钙离子浓度、高温水系统中长时间停留对碳酸钙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4.
锌对聚生角毛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4C示踪法和细胞计数法研究了海水中锌对聚生角毛藻生长的影响,分析了EDTA、腐殖酸、水合氧化铁等介质环境及铜、锌共存下锌毒性效应的变化,讨论了藻类生长过程中各种形态锌相对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锌在藻类细胞内的积累与其毒性效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5.
86.
87.
88.
聚合物驱采出水中聚丙烯酰胺的微生物联合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2株细菌的培养降解实验研究聚丙烯酰胺(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HPAM)降解菌对水环境下聚丙烯酰胺的降解作用,讨论协同降解机理。2株降解聚丙烯酰胺的菌株假单胞菌CJ419、枯草芽孢杆菌FA16在初始30℃废水样品上培养,定期测量细菌生物量和HPAM降解率。培养30 d后CJ419和FA16对聚合物的降解率最大值分别达到30.4%和25%,而以1∶1比例的混合菌降解率最大值达到80.3%。对2株菌胞外各组分研究表明:混合菌降解HPAM的机理主要由胞外降解酶系水解聚合物侧链基团导致HPAM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同时生长过程中降解菌还会释放非蛋白还原性物质引发氧化反应共同参与HPAM降解。 相似文献
89.
不同碳源和泥龄对反硝化聚磷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4个SBR装置(1#~4#)中,对4种不同比例的丙酸/乙酸合成废水采用厌氧/缺氧方式驯化富集反硝化聚磷菌(DPB),研究了碳源浓度和污泥龄对除磷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厌氧段碳源COD浓度越高,释磷越充分,溶解性正磷酸盐(SOP)去除率越高;但当碳源COD浓度超过某个浓度值时,未反应完全的有机物残留于后续缺氧段对缺氧吸磷产生抑制作用。(2)污泥龄SRT=15 d时,活性污泥的性能较好,达到了较好的除磷效果。(3)在相同碳源浓度和相同的污泥龄下,随着丙酸/乙酸比例的提高,SOP的去除率逐渐的降低。说明在厌氧/缺氧环境下,碳源中丙酸比例的提高不利于系统中磷的去除。高乙酸含量的碳源更适合反硝化除磷系统。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