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54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在近日启动的“十一五”重大农业科技项目——新型肥料产业化科技保障建设项目招标中,北京市京圃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成为该项目公开竞标后的承担单位。该公司一直从事农村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通过微生物发酵方式,使畜禽粪便、秸秆、蘑菇渣等有机固体废弃物,快速除臭、腐熟,生产生物有机肥。这次竞标后,将以生产有机肥为主体,根据植物生长需求和土地种植环境,  相似文献   
162.
以亚热带2个国家级稻田土壤肥力变化长期定位监测点的土样为对象,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BN)和有机氮组分的影响.采用氯仿熏蒸-K2SO4提取法和酸水解-蒸馏法分别对耕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和有机氮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过17a的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土壤氮含量水平较低的宁乡点,土壤全氮平均每年增加约40  mg·kg-1,而土壤氮含量水平较高的南县点,平均每年增加约55  mg·kg-1.有机无机肥长期配合施用也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占全氮的比例;同时也显著增加酸解性氮及氨基酸态氮、酸解未知氮的含量.此外,土壤酸解性氮及其组分均与微生物生物量氮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未知氮对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最大.研究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是使稻田土壤氮素含量提高的重要措施,有机无机肥配施促进了土壤氮库的积累,即易矿化和较难矿化2部分氮库同时增加.  相似文献   
163.
研究了水葫芦压榨液厌氧发酵过程物质的变化,分析了水葫芦压榨液的发酵液(简称发酵液)对青菜种子发芽及后续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厌氧发酵能显著降低压榨液中的COD,在厌氧发酵结束时,COD从5 377.0mg/L下降到730.0mg/L,下降86.4%;TN从126.6 mg/L下降到79.7 mg/L,氮素流失37.0%,且主要发生在厌氧发酵初期;TP从31.1 mg/L下降到25.0 mg/L,下降19.6%;发酵液中悬浮物(SS)和可溶性固体(DS)分别下降到719、600 mg/L.分别用蒸馏水、水葫芦压榨液和各阶段的发酵液(发酵时间分别为6、20、27、30 d)进行青菜种子发芽试验(历时10 d),平均发芽率分别达到79%、54%、51%、82%、87%、89%.在10 d的青菜苗生长时间内,平均苗高与发酵时间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发酵液具有作为植物液体肥料使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4.
日前,记者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16年以来,全国已有12省(区)开展了秸秆综合利用试点。2017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2%,基本形成肥料化利用为主,饲料化、燃料化稳步推进,基料化、原料化为辅的综合利用格局。为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农业农村部在以下五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强化试点示范。2016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投入资金25亿元,围绕大气污染重点防治区域,以提升秸秆农用水平、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秸秆市场化利用水平、秸秆综合利用科技和标准化水平为目标,在12个省(区)按照“整县推进、多元利用、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原则,开展了秸秆综合利用试点。  相似文献   
165.
The microbial communities under irrigated rice cropping with different fertilizer treatments, including control (CK), PK, NK, NP, NPK fertil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 profile metho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fertilizer practice had an impact on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of specific microbial group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PCA) showed that proportion of the actinomycete PLFAs (10Me 18:0 and 10Me 16:0) were the lowest in the PK treatment and the highest in the NPK treatment, which means that soil nitrogen status affected the diversity of actinomycetes, whereas nitrogen cycling was related to the actinomycets. Under CK treatment, the ratio of Gram-positive to Gram-negative bacteria was lower compared with that in fertilizer addition treatments, indicating that fertilizer application stimulated Gram-positive bacterial population in paddy soil. The fatty acid 18:2to6,9, which is considered to be predominantly of fungal origin, was at low level in all the treatments. The ratio of cyl9:0 to 18:1 to7, which has been proposed as an indicator of stress conditions, decreased in PK treatment. Changes of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er treatments of paddy soil were detected in this study; however, the causes that lead to changes i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ill needs further study.  相似文献   
166.
IntroductionNitrousoxide (N2 O)isoneoftheenvironmentallyimportanttracegases ,currentlyaccountingfor 2 %—4 %oftotalGreenhouseWarmingPotential (GWP ) .Itisalsoinvolvedinthedepletionofstratosphericozone .SoilhasbeenknownasthemajorsourceofN2 O ,accountingfor 6 5 %oftotalglobalemissions(Prather,1995 ) .Thus,reducingN2 Oemissionsfromsoilsisamaintaskfortheprotectionoftheglobalatmosphere .N2 Oisproducedastheresultofsoilmicrobialprocesses ,primarillybynitrification ,whentheoxidationhappensofNH+…  相似文献   
167.
保护地番茄养分利用及土壤氮素淋失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在施用不同复合肥料的条件下,对保护地蔬菜蕃茄对N、P、K养分的吸收利用及保护地条件下土壤的硝酸盐淋洗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肥的品种及施肥水平对番茄的产量影响不大,与CK相比番茄果实增产12..7%-18.4%;复合肥N、P养分的当季利用率不足10%,而K素的当季利用率也不超出25%,传统的大水漫灌条件,蔬菜保护地土壤硝酸盐的淋洗状态相当严重,并有可能造成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长期过量施肥及大小漫灌等措施是造成土壤养分累积、硝酸盐淋洗严重、肥料利用率低的根本原因,图2表3参11  相似文献   
168.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客观评价“田力宝微生物肥料”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生物试验和植株养分吸收测定结果表明,田力宝能够为棉花生长提供少量磷素营养,但不能满足棉花全生育期生长的需要,本观察到田力宝的固氮微生物活性,其处理效果与施用复合肥料比较差异悬殊,与不施肥处理相当,不可能取代化肥使用.  相似文献   
169.
黑龙江省微生物肥料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利用自身资源和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积极推广生物肥应用。近些年在推广固氮菌肥、解磷菌肥、生物钾肥、复合微生物接种剂的同时,生物有机肥也得以快速发展。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外公司的进入,使得全行业内技术、产品更新,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提高企业自身科技核心竞争力,完善的微生物肥料质量标准和管理体系等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70.
进行了流入施肥法可行性,流入肥肥效及替代进口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流入施肥法与人工撒施,均能使肥料在田间分布均匀,流入施肥法比人工撒施增产3.4%,流入施肥法是可行的,日本流入肥和国产复合肥流入施肥田间3-4d后,在田间分布都较均匀,水稻追施分蘖肥和穗肥时水的温度都在30℃左右,两种肥料的溶解度比较大,易配成溶液,适合作流以施用,日本流入肥和中国复合肥对水稻的增产效果相差不大,可用国产复合肥料替代进口肥料;吸附试验表明,施肥5d后,流入肥料和其它氮素肥料中氮素的吸附率达82.5%-89.3%,流入施肥后5d内不要排水。流入施肥法适合土地平整,田块较大,灌溉条件好,人多地少或农业人口老龄化和血吸虫疫区等平原湖区稻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