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51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王玉环  林青  徐绍辉 《环境科学研究》2018,31(10):1795-1802
为探究重金属与抗生素共存时不同条件下土壤有机组分对抗生素吸附解吸的影响,通过批量静态吸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污染物浓度、初始pH、离子强度及阳离子类型下腐殖酸对磺胺嘧啶(sulfadiazine)和重金属Cu共存时吸附解吸行为及其交互作用,并做了显著性差异分析;采用Freundlich、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线性等温吸附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对吸附前后的样品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w(Cu2+)对腐殖酸吸附磺胺嘧啶的状况不同,当w(Cu2+)为1、10、100 mg/kg时,Cu2+的存在起促进吸附的作用;当w(Cu2+)为300 mg/kg时,Cu2+的存在起抑制吸附的作用;随着初始pH的增大,吸附量变化不明显,但略有减小;高离子强度促进吸附,低离子强度抑制吸附;高价态阳离子的存在抑制腐殖酸对磺胺嘧啶的吸附.②显著性差异分析显示,P均小于0.05,说明w(Cu2+)、pH、离子强度及阳离子类型对吸附量均有显著影响.③运用Freundlich、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线性等温吸附模型对不同条件下的吸附特征进行拟合,其拟合效果均较好,R2均大于0.952,其中线性等温吸附模型拟合效果最好;HI(滞后系数)在0.995~1.120之间,接近于1,表明腐殖酸对磺胺嘧啶的吸附解吸过程中不存在滞后现象.△G(吉布斯自由能变化量)在18.921~20.412 kJ/mol之间,均小于40 kJ/mol,属于物理吸附.④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腐殖酸对磺胺嘧啶的吸附机制主要是形成氢键或发生络合反应.研究显示,不同条件下腐殖酸对磺胺嘧啶吸附解吸的影响不同,w(Cu2+)、初始pH、离子强度及阳离子类型的改变,均会导致腐殖酸对磺胺嘧啶的吸附情况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2.
雷燕  陈刚才  杨其文  付川 《环境科学学报》2018,38(12):4695-4702
采用络氨酸修饰氯球树脂(PS-DVB)并进行后交联反应制备了氨基酸修饰的高交联吸附树脂(PSTY).研究了PSTY树脂对Cu(Ⅱ)和磺胺嘧啶(SDZ)的协同吸附性能及交互影响机制.单组分体系中,树脂对Cu(Ⅱ)的吸附随pH值的增加而增加,对SDZ的吸附随着pH值的增加先增后减;共存体系中,SDZ的共存微弱促进了树脂对Cu(Ⅱ)吸附,Cu(Ⅱ)的共存抑制了树脂对SDZ的吸附,且pH大于6后抑制更为明显.PSTY对Cu(Ⅱ)和SDZ的吸附等温线可采用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共存低浓度的SDZ使Cu(Ⅱ)的饱和吸附量略有增加,而高浓度的SDZ使其下降.Cu(Ⅱ)的增强去除主要是阴离子SDZ-与树脂的质子化基团的静电作用减弱了对Cu(Ⅱ)的静电斥力,Cu(Ⅱ)与SDZ分别与PSTY中的极性基团发生配位作用和氢键作用进行竞争吸附,但Cu(Ⅱ)的配位结合力更强,虽然吸附到树脂上的Cu(Ⅱ)还可以通过桥连作用吸附SDZ,但作用较弱,因此,共存的Cu(Ⅱ)抑制了PSTY树脂对SDZ的吸附,Cu(Ⅱ)浓度越大抑制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93.
文章研究了水溶液中磺胺甲啊恶唑(SMX)和磺胺嘧啶(SD)的γ射线辐照降解,考察了吸收剂量、初始浓度、溶解氧和pH值条件对SMX和SD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γ辐照可有效降解水中的SMX和SD,其降解率和矿化程度随吸收剂量的增加而升高;较低的初始浓度和中性溶液条件有利于SMX和SD的辐照降解;溶解氧可使降解受到一定的抑制,强酸和强碱环境均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在pH为6.5的条件下,初始浓度为5 mg/L的SMX和SD溶液分别受到5 kGy和1.5 kGy的辐射照射时,SMX和SD被完全降解转化,研究结果可为水体中抗生素的辐照降解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4.
一株积聚四氢嘧啶的青海湖盐单胞菌的分离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青海湖采集20份水样,利用RM高盐培养基分离获得35株嗜盐菌.选取其中一株优势中度嗜盐菌QHL25进行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QHL25菌落圆形或椭圆形,乳白色,不透明,中心突出,边缘透明,生长盐度为0~2.9 mol/L,最适生长盐度为1.45 mol/L.显微形态呈短杆状,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单个或成串排列.最适生长pH为8.5,最适生长温度为37℃.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盐单胞菌属(Halomonas sp.)相似性为98%;结合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初步认定该菌株隶属于γ变形杆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海洋螺菌目(Oceanospirillales)盐单胞菌科(Holomonadaceae)盐单胞菌属(Holomonas).薄层层析(TLC)定性分析可知QHL25胞内含有相容溶质四氢嘧啶;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分析表明,在1.7 mol/L的NaCl浓度下,四氢嘧啶含量约为36.70 mg/g(细胞干重).  相似文献   
95.
魏红  孙博成  杨小雨  李克斌 《环境科学》2017,38(6):2393-2399
实验以H_2O_2和KI作为分子碘(I2)的来源,研究比较了超声、紫外分别增强H_2O_2/KI降解磺胺甲基嘧啶(sulfamerazine,SMR)的效果、主要影响因素、分子碘的生成、主要活性物种和产物.结果表明,超声、紫外均能有效增强H_2O_2/KI对磺胺甲基嘧啶的降解,超声的增强效果明显;pH值对磺胺甲基嘧啶的去除率影响较大,pH为2.6~5.6,去除率随pH升高而降低;自由基抑制结果表明,碘自由基(I·和I-2·)是超声、紫外增强H_2O_2/KI降解磺胺甲基嘧啶的主要活性物质.HPLC/MS/MS分析检测到一碘代苯.  相似文献   
96.
磺胺嘧啶在覆铁石英砂中迁移特征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  林青  徐绍辉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1):4712-4721
为了探讨磺胺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迁移特征,以磺胺嘧啶(SDZ)为研究对象,以石英砂(QS)为介质,采用高温加热法制备覆铁石英砂(IOCS),通过土柱出流实验,研究不同铁含量和离子强度对SDZ在IOCS中迁移的影响,并利用Hydrus-1D软件对结果进行模拟.土柱出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IOCS表面铁含量增加,其表面粗糙度越大,且表面携带的正电荷越多,SDZ越容易吸附在IOCS表面,其相对浓度峰值越低,不利于SDZ的迁移;离子强度的增加,促进了SDZ在QS和IOCS中的迁移,这主要是受静电作用、表面络合作用和竞争吸附作用的控制.模拟结果显示,非平衡单点吸附模型(OSM)可以较好地模拟不同铁含量和离子强度下SDZ的迁移过程,拟合曲线与实测曲线几乎重合,R2>0.97,RMSE<0.032,拟合效果较好;反演所得吸附分配系数kF随着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减小;阻滞因子Rd与其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吸附特征参数β>1,而一阶动力学速率常数α均较小.  相似文献   
97.
以某畜禽养殖场土壤筛选分离到的一株对磺胺甲嘧啶(Sulfamethazine,SMZ)具有耐受性的酵母菌(Sakaguchia cladiensis,A5)为研究对象,开展生长特性及其对SMZ-Cu2+复合污染中SMZ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SMZ和Cu2+胁迫下,菌A5也能较好生长.降解性能研究显示,菌A5在复合污染体系中反应3d,SMZ去除率达37.3%,共存的Cu2+对SMZ降解具有促进作用.当投菌量为1g/L,溶液pH值为中性,菌A5对1mg/L SMZ的降解效果最佳.透射电镜分析表明,SMZ和Cu2+共存时,菌A5的细胞壁膜破损严重,导致细胞质外流.  相似文献   
98.
为了研究在磺胺类兽药胁迫下,两种作物在不同生长期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响应,采用室内根际箱培养实验,测定玉米、小麦根际微界面土壤磷脂脂肪酸的量,研究在磺胺嘧啶(SD)胁迫下,不同作物根际土壤微界面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结果表明,SD对根际微生物活性的有抑制作用,且强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同一浓度SD作用下,根际微界面微生物生物量不同,在实验中,根际3mm和根室的微生物生物量最大,且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同微生物对根际效应敏感程度不同,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蓝细菌和硫酸盐还原菌根际效应明显.在SD胁迫下,根际不同微界面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明显.细菌、G+、G-、放线菌的生物量,随SD浓度升高而下降,主要表现为抑制效应,而对真菌生物量则表现为激活效应,生物量增加. 小麦根际土壤真菌:细菌(F/B)随SD浓度的升高,比值增大,在高浓度(5mg/kg)胁迫下,F/B比值最大(0.74),与对照差异显著(P < 0.05),说明土壤污染修复能力增强,而sat/mono比值在高浓度SD胁迫下降低,说明微生物群落结构向有利于SD降解的方向转化.根际效应有助于SD的降解,在1mg/kg SD作用下,小麦根际土壤降解率为7.01%,而非根际土壤降解率仅为2.49%,不同作物表现出的根际效应强弱不同,玉米根际效应强于小麦.  相似文献   
99.
采用根际袋盆栽实验,研究了在小麦和玉米根际效应作用下,土壤对磺胺嘧啶(Sulfadiazine,SD)吸附/解吸热力学与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小麦和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对SD的吸附/解吸均较快,描述2种作物根际与非根际对SD吸附过程最优动力学方程皆为Elovich方程,其次是双常数方程和抛物线方程.在实验所采用的SD浓度范围内,不同处理小麦和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对SD的吸附量均随着S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根际对SD的吸附能明显高于非根际.用Freundlich方程描述小麦和玉米根际与非根际对SD等温吸附行为最为适宜.SD在小麦和玉米根际与非根际的解吸过程都是非线性的,且在根际的解吸能力明显低于非根际.此外,将小麦和玉米根际与非根际的平均吸附常数(Kf-ads)及平均解吸常数(Kf-des)与土壤有机质、pH、黏粒3种理化性质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发现,有机质是影响根际SD吸附/解吸行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0.
磁性还原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抗生素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日益突出的抗生素水污染问题,利用共沉淀法制备磁性还原石墨烯(rGO/Fe3O4),并研究其对污染物去除性能。通过考察pH、吸附时间、污染物浓度等影响因素,研究rGO/Fe3O4对四环素(TC)和磺胺嘧啶(SDZ)2种典型抗生素的吸附性能,并分析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rGO/Fe3O4对2种抗生素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对TC和SDZ的最佳吸附pH分别在4.0和5.0左右,对应的最佳吸附量分别达到(114.29±1.60)和(20.64±2.17)mg·g-1;对TC的吸附效果要好于SDZ。rGO/Fe3O4对2种抗生素污染物的吸附更符合准二级反应模型,表明吸附过程是由化学反应控制,而不是物理扩散控制,通过计算可知,TC的吸附速度要快于吸附SDZ。rGO/Fe3O4对TC和SDZ的吸附过程更接近 Langmuir 吸附等温方程,模拟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23.46和28.49 mg·g-1,与实测值很吻合。rGO/Fe3O4具有优良的磁性分离效果,可以快速完成与液相污染物的分离;对rGO/Fe3O4吸附2种抗生素的机理主要包括π-π共轭作用、氢键作用、静电作用以及范德华力等,这些作用力使rGO/Fe3O4对抗生素具有优良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