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5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739篇
安全科学   230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131篇
综合类   1762篇
基础理论   244篇
污染及防治   85篇
评价与监测   146篇
社会与环境   30篇
灾害及防治   71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89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漓江流域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为了解漓江流域水体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在2019年5月对漓江干流采集62个表层水样,对水样中As、Cd、Cr、Mn、Cu、Zn、Hg、Co和Sb这9种重金属的浓度进行了分析检测,运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其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水样中重金属平均浓度顺序为:Mn > Zn > As > Cr > Cu > Sb > Co > Cd > Hg,其均值都未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标准限值,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水质标准.从空间分布来看,As、Cr、Zn和Sb的高浓度区主要分布在漓江下游,而Cd、Cu、Hg、Co和Mn高浓度区主要分布在漓江上游.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Cd、Mn、Cu和Co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Cr、Zn和Sb主要来源于旅游交通运输;As主要来源于岩石风化和土壤侵蚀;Hg主要来源于生活垃圾处置不当和大气沉降.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儿童比成人更易于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威胁,化学致癌物重金属通过饮水途径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远远超过非致癌物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Cr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最大值大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0×10-5 a-1);非致癌物重金属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10-14~10-9 a-1)呈现出Co > Cu > Hg > Zn > Sb > Mn,均远低于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992.
针对一般压力容器的爆炸情况,对容器内物质分3种集态分别讨论计算其爆炸能量、爆炸冲击波大小及其破坏范围,以此进行事故分析和后果预测。  相似文献   
993.
采用多场耦合软件,建立了螺旋式热源PCC能量桩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温度、荷载、热源匝数、桩长、混凝土密度及混凝土弹性模量等因素对能量桩桩身应变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无热源情况下,PCC能量桩桩身应变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大而增大,沿着桩身自上而下逐渐减小;热源的存在会导致桩身应变由正变负,说明了温度因素的主导性;桩身应变会随热源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在同一热源温度下相同位置处桩身应变均随着桩顶荷载的增加而增加;设定在热源温度50.5 ℃和桩端顶面40 kN荷载条件下,热源匝数数量的减少会导致桩身应变的增大;桩身应变随着桩长的不断减小而减小;混凝土密度的减小使得桩身应变不断减小;混凝土弹性模量减小导致桩身应变的增大。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为研究武汉市道路尘中碳组分污染特征及来源,于2018年5月在武汉市青山区采集道路尘样品,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样品中有机碳(OC)、元素碳(EC)、烟炱(soot)和焦炭(char)含量,并使用特征比值法、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法对道路尘碳组分污染特征和来源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道路尘中OC、EC、soot和char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9、2.21、2.04、0.17 g·kg-1,说明不同碳组分含量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性.相关性分析表明OC和EC的来源存在一定差异,且EC主要贡献来源是soot.OC;EC和char;soot比值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武汉市青山区道路尘中碳组分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排放,也可能受到生物质燃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1):190-197
文章在岳阳市一个国家空气质量监测站附近,采用罐采样方法采集一次O_3污染过程期间环境全空气样品,利用预浓缩-GC/FID/ECD/MSD技术分析106种VOCs,共检出77种VOCs,研究其组成与来源。结果表明:岳阳市秋季大气TVOCs体积分数为(44.91±15.52)×10~(-9),以烷烃(19.9%~53.0%)、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15.7%~55.9%)为主,优势物种为C2~C5烷烯烃、OVOCs、苯系物及卤代烃。秋季VOCs丙烯等效浓度范围为60.46×10~(-9)~230.04×10~(-9);臭氧生成潜势范围为76.37~394.30μg/m~3;反应活性较高的物种为异戊烷、间/对-二甲苯和甲苯及丙烯、乙烯,根据反应活性物种初步判断岳阳市VOCs主要来源为机动车尾气排放及本地石油化工企业排放。特征比值溯源发现秋季异戊烷/正戊烷体积浓度比值为2.6,受机动车排放源影响更大。甲苯和苯、邻二甲苯和苯及间/对-二甲苯和苯体积浓度比值平均值分别为0.05、0.01和0.07,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生质燃料、煤燃烧源。邻二甲苯和乙苯、间/对-二甲苯和乙苯体积比值均值分别为0.80和2.71,受溶剂排放影响较大。控制岳阳市秋季O_3污染应着力于交通排放、LPG燃烧排放源、生物质燃烧源、石油化工及溶剂挥发排放的治理。  相似文献   
998.
为了解青岛市雾日PM1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程度及其来源,并评估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依据能见度及湿度数据对雾日进行划分,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PMF)源解析模型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研究青岛市雾日亚微米颗粒物(PM1)中金属元素的来源和健康风险.结果表明,清洁雾日PM1浓度略高于清洁日,而污染雾日PM1浓度是霾日PM1的1.11倍,清洁日的3.07倍.秋冬季雾日金属元素受人为源影响,K元素含量最高;夏季雾日的主要贡献元素是典型的地壳元素Ca、Fe、Al及海盐Na元素.PMF结果表明秋冬季雾日PM1中金属元素主要来自煤/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源、地壳源、海盐源、船舶源和工业源;夏季雾日PM1中金属元素主要来自煤/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源、地壳源、海盐源、船舶源和工业源.夏季采样点位临海,海雾频发,海盐源为夏季雾日金属元素的重要贡献.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成年人与儿童暴露于青岛秋冬季雾日PM1的非致癌风险均低于阈值.成人和儿童呼吸途...  相似文献   
999.
雷州半岛地下水重金属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地下水重金属的来源确定和健康风险评估,是新时期我国环境管理中重点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解雷州半岛地下水环境状况,采集44件地下水样品,测定分析了Cr、Mn、Cu、Zn、As、Cd、Hg和Pb元素的浓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相关系数和主成分分析探讨了地下水重金属的来源,最后结合健康风险模型对不同途径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除As、Mn和Cd外,雷州半岛地下水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值均未超过Ⅱ类水质标准(GB/T 14848-2017).②总体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即南部高于北部.③研究区8种重金属可被辨识出3种主成分(PCs),PC1(Cu、Zn、Cd和Pb)主要为工农业及交通因子,PC2(Cr、Mn和As)主要为自然源和人为源双重因子,PC3(Hg)主要为自然源因子.④研究区各金属的健康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成人的风险高于儿童,饮用途径的风险高于皮肤暴露途径.环保部门应指导合理地开采地下水资源,严格控制污染来源,以期降低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线监测仪(EXPEC 2000-MS)于2020年1月1日-2月11日对济源市环境空气中VOCs进行监测,分析了疫情防控前和期间TVOCs及其组分的变化特征、臭氧生成潜势(OFP)及来源解析.结果表明,疫情防控期间济源市TVOCs浓度均值为121.7×10-9,比疫情防控前增加了61.2%.烷烃、炔烃和烯烃的平均浓度和占比相对于疫情防控前明显减少,而卤代烃的平均浓度上升了79.5%,占比增加2.6%,OVOCs的平均浓度升高了5.5倍,占比显著增加了31.4%,主要来自乙醇、丙酮、三氯甲烷、溴甲烷和氯乙烷等化合物的排放.疫情防控前济源市的OFP主要以烯烃的贡献为主,关键活性物种为乙烯、1-丁烯、乙炔等,而疫情防控期间OVOCs对OFP的贡献不容忽视,关键活性物种主要是乙醇、乙烯、丙烯醛、甲苯等.用PMF模型法判断济源市VOCs的来源贡献,疫情防控期间对TVOCs贡献占比较高的来源依次是:燃烧源(33%)>消毒剂(31%)>工艺过程源(17%)>植物源(8%)>溶剂使用源(7%)、汽油车尾气(7%)>柴油车尾气(6%).受疫情的影响,机动车尾气、工艺过程和溶剂使用源对济源市TVOCs的贡献大幅降低,分别降低了17%、17%和10%,来自于消毒剂使用的乙醇、含氯的消毒剂(三氯甲烷、氯乙烷等)对济源市TVOCs的贡献明显增加了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