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2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206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403篇
基础理论   74篇
污染及防治   33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52篇
灾害及防治   4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1.
应用全差示光度法测定水和废水中的微量氰化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80时,CN-与3甲基1苯基5吡唑啉酮、吡啶及氯胺T反应形成稳定的蓝色产物,最大吸收波长为617nm,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12×105L/mol·cm。实验了采用全差示光度法测定微量氰化物的条件。通过蒸馏富集,建立了改进的吡唑啉酮法测定氰化物的分析方法,并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mgCN-/L,检测范围为0001~025mgCN-/L,可应用于水和废水中微量氰化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812.
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路径为“绿色优先,数字赋能”。为探究绿色化与数字化在产业层面能否实现协同发展,该研究利用全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验证数字经济在产业结构绿色转型过程中发挥的调节效应。首先使用多重门槛检验来寻找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在利用高阶函数进行拟合的基础上,加入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两大调节变量剖析环境规制和数字赋能的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规制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存在明显影响,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存在单门槛效应,即当环境规制力度越过门槛值后能够实现环境改善与产业结构升级共赢。(2)产业数字化与环境规制并行使得产业结构合理化出现了双门槛效应,随着两者融合程度加深,可通过逐步减轻环境规制力度来实现协同发展;但产业数字化与环境规制并行使得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单门槛效应消失,交互项系数显著为正但并不稳定。(3)数字产业化与环境规制并行对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生了单门槛效应,且随着两者融合程度加深,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的强度区间会逐渐扩大。(4)从局部地区的异质性回归结果来看,主要结论仍然可以得到验证,但发现经济发达片区存在向欠...  相似文献   
813.
地应力环境与围岩力学属性是隧道工程中引发岩爆的两大决定性因素。为了研究黑石岭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岩爆灾害的潜在威胁及其表现规律,通过对岩爆里程段的现场采样、运用Kaiser效应法测量原岩应力和室内岩石力学实验,探讨了工程区内白云岩的岩性特征及其破坏规律,并基于强度理论和冲击能指标分析了发生岩爆的可能性及其发生方式。分析得知,该工程区内岩爆的潜在威胁较大,尤其是测点1和测点2处发生强岩爆的可能性最大,须在工程开挖过程中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814.
硝基含能材料撞击感度的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硝基含能材料撞击感度预测研究的发展状况,介绍了硝基含能材料撞击感度的预测方法,并对各类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性作了分析和讨论。着重对定量结构-性质相关性研究(QSPR)在撞击感度预测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作了介绍,对样本集设计、描述符的筛选以及建模方法的选择作了分析与探讨。展望了含能材料撞击感度的预测研究的前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15.
1980-2007年中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测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是指居民家庭在炊事、热水、照明、室温调节等生活起居方面对能源的直接消费所产生的碳排放.研究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对1980至2007年中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阶段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碳排放量从6.728×107t碳增长至16.545×107t碳,人均生活用能碳排放量从每年68 kg碳增长至125 kg碳,呈较快的上升趋势,但仍处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较低层次;受益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及能源结构的改善,居民生活用能单位能耗碳排放量从每吨标准煤排放0.732 t碳下降至0.632 t碳,生活用能结构优化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人均生活碳排放的城乡比从5.87下降至1.84,城乡差距呈不断缩小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居民生活用能的节能减排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16.
城市群作为区域发展战略核心和经济建设的引擎,是城市间相互协同,发挥聚集效应一体化城市群体。城市代谢系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物质、能量、货币和人类劳动力综合协调的自组织系统。城市代谢系统失调被认为是导致城市人口负荷过载、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和资源过渡消耗等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主要原因,因而通过社会—经济—生态等多维度指标构建对城市群可持续发展评价尤为重要。本文以闽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结合城市代谢理论,从不同维度系统分析闽三角城市群能值代谢状况及可持续发展水平,并对不同城市群间和城市群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2010—2017年闽三角城市群总能值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不可更新资源能值比重增幅较大,表明经济发展以资源消耗为主,对城市群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人口增长、土地空间限制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矛盾。(2)从不同城市群之间对比来看,闽三角城市群与环太湖城市群在资源利用率和经济产出方面略有差距,但在能值货币比率和环境承载力等指标方面表现较好,反映出闽三角城市群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较为协调,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较好效果。(3)从城市群内部结构对比来看,厦门、泉州、漳...  相似文献   
817.
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能值指标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际能值分析理论现行能值评价指标体系作了归并简化,提出了评价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的能值指标(EISD);并将其应用于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对3种基塘农业生态工程模式进行了实例比较研究.结果表明,EISD同时兼顾环境影响和经济效益,能更好地评价同等环境压力下不同的产品生产结构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不同,即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同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818.
文章基于文献分析,提出了消费价值差模型,并以此结合量表和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消费价值差对消费者绿色商品的消费意向与市场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说明,消费价值差越大,绿色消费行为意向和市场需求程度越低,其中效用价值差与环境价值差的反向影响最大。鉴于上述结论,政府及企业在制定相关政策及设计推广绿色商品时,应重视消费者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并针对不同群体开展具有差异性的环保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819.
《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12):I0003-I0003
本刊讯:2014年11月,天津西青区开展第四期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培训工作.天津能源管理培训学校具体实施培训工作。参加培训的重点用能单位七十家一百余位代表参加。有关部门节能工作负责同志详细讲解了国家与天津地区各项节能政策与法律法规.培训学校负责同志和专家分别就各项政策解读、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基于云计算的能耗管理系统、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耗统计工作与节能专项补贴申报进行了专业化培训讲解。  相似文献   
820.
借助于激波管测定了几种碳氢燃料和空气混合物的爆轰极限、临界起爆能。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分析了所研究的碳氢燃料的爆炸危险性。同时根据烷烃和烯烃键的不同饱和度,分析了它们爆炸危险性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