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719篇
安全科学   99篇
废物处理   96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1166篇
基础理论   361篇
污染及防治   292篇
评价与监测   26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日本京都水研株式会社利用海绵体活性淤泥进行废水处理时,高浓度淤泥能有效附着在特殊固定床 (生物试管道 )的空隙中而不致于脱落。这种方法使历来的活性淤泥处理法中不为人所发现的多种特殊性能得以发挥,实现了低成本化并节省空间。   1.提高单位容积负荷,压缩装置结构   保持在高浓度的活性淤泥作为大型颗粒化了的活性淤泥 (即所谓的海绵体活性淤泥 )来利用,它便能发挥前所未有的多种功能。这被称作集团功能,而其海绵体则具有不发生膨胀的优点。另外,将标准活性淤泥法与之比较可知,该技术中只需要通常接触滞留时间约 1/4,便可…  相似文献   
99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从废水、土壤、活性污泥中筛选到2株絮凝剂产生菌。参照伯杰氏手册进行菌种分类鉴定,初步确定均属氮单胞菌属(Azomonas sp.)。将Azomonas sp.在产絮凝剂的培养基中进行发酵培养后,测定其对高岭土悬浮液的絮凝活性。废水絮凝实验表明,该菌种所产絮凝剂絮凝效果明显,可絮凝各种水溶液中的悬浮物质。  相似文献   
993.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培养条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讨论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培养条件,研究表明该菌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尿素,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8左右,试验还发现过量的通气量不利于絮凝剂的合成。  相似文献   
994.
污染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的PRB技术及展望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45  
PRB技术是一类就地修复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新型技术,主要由注入井、浸提井和监测井3部分所组成。污染地区的水文地质学研究,是实施该技术的关键;化学活性物质的筛选、注入的部位、浓度、速率以及是否均匀分布,是该技术是否有效的关键要素。胶态零价铁PRB技术,被证明是一项修复由卤代烃、卤代芳烃和有机氯农药以及一些有毒金属(如铬、硒、铀、砷和锝等)引起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的有效技术。尽管这些技术存在一定的弊病,但与传统的处理方法相比,其技术上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可以预料,这一技术在我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5.
针对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聚丙烯(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定向聚丙烯(O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6种典型原料的塑料制品生产,选择了广东省内5家典型生产企业,通过气袋采样法和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系统进行了样品采集和测定,获得了塑料制品行业VOCs排放化学谱和排放因子.对企业所采用的活性炭吸附法、水雾喷淋法等VOCs处理方法,比较了VOCs废气处理前、后的差异.结果表明,所采样企业VOCs处理前、后组分均以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VOCs)、芳香烃和烷烃为主;主要物种为己醛、苯乙烯、甲苯、甲基乙基酮和正十二烷等.VOCs处理前、后排放因子变化分别为1.0~8.1 g·kg-1及1.5~6.8 g·kg-1,平均分别为4.6 g·kg-1及4.3 g·kg-1.VOCs经处理前、后归一化臭氧反应活性(ROF)分别为2.83和2.43 g·g-1,主要由OVOCs和芳香烃贡献;归一化二次有机气溶胶反应活性(R...  相似文献   
996.
本文针对啤酒厂灌装生产线的洗瓶剂的种类,在实验室进行试验,通过数据中的COD去除率和产气量来探讨灌装生产线洗瓶剂浓度对厌氧反应器内的污泥活性是否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7.
进行了利用陶粒生物滤池工艺低温生物预处理黄河微污染水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的降低对陶粒生物滤池去除CODMn、UV254和氨氮的影响不明显,其平均去除率分别为11%、22.2%和61.2%。水温低于5℃时出水中亚硝酸氮浓度升高。此外,低水温条件下陶粒上生物膜脱氢酶活性仍然较高。  相似文献   
998.
HCO3^-碱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与光合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3 mM(ALK2.3)和12.4 mM(ALK12.4)HCO-3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FACHB 927)生长与光合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LK2.3显著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至培养结束,与对照相比对生物量的抑制率为38%,ALK12.4条件下虽然至培养结束生物量没有显著变化,但碱度增加铜绿微囊藻生物量有一个快速的增殖期,之后其生长速率持续下降.碱度增加强烈抑制光合色素Chla的合成,ALK2.3和ALK12.4条件下对Chla含量抑制率分别为74%和56%.藻胆蛋白与叶绿素a的比值(PBP/Chla)在碱度增加的条件下有显著升高.HCO-3碱度增加,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活性先降低之后逐渐恢复,至处理结束表现出低碱度(ALK2.3)促进光合活性,高碱度(ALK12.4)对光合活性影响不显著.说明HCO-3碱度增加对铜绿微囊藻有一定伤害作用,与高碱度(ALK12.4)相比,低碱度(ALK2.3)对细胞的伤害程度更大,随着细胞的增殖,碱度对细胞的伤害作用逐渐恢复,且低碱度下细胞恢复更快.暗示碱度可以作为水华控制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99.
光照对芦丁稳定性及抑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羟基结构易被氧化,为了解其羟基被氧化后,是否还具有抑菌、抗癌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对芦丁光照处理前后的含量、抗氧化活性(清除DPPH.和还原能力)、分子结构以及抑菌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芦丁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呈下降趋势,降解反应属于一级反应,半衰期为187.3 d.结构鉴定表明,光照处理芦丁母核结构没有降解,只是A环5、7-OH和B环3′、4′-OH氢解离,芦丁在溶液中以负离子或自由基形式存在.芦丁氧化前后的浓度与抑菌效果均成良好的量效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 2和0.933 0.但氧化芦丁的EC50值(15.58 g/L)与对照(6.34 g/L)相比差异显著(P<0.01).可见,氧化芦丁的抑菌活性明显降低.这进一步表明,芦丁分子结构的细微改变与体外的抗氧化活性和抑菌活性三者之间的构效关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通过对KZ1床层、KZ2床层、KZ1和KZ2复合床层在不同床层厚度条件下,对氯化氰蒸气的动活性进行对比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了后者并非前两者之和,而有了大幅提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