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6篇
  免费   377篇
  国内免费   1508篇
安全科学   319篇
废物处理   135篇
环保管理   216篇
综合类   2995篇
基础理论   649篇
污染及防治   710篇
评价与监测   94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184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324篇
  2013年   252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304篇
  2010年   235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9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了对诺卡氏菌株C-14-1以及转基因工程菌ZM1的安全性进行合理评价,并为该产品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安全防护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根据国家标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就C-14-1菌株以及ZM1菌株的粉剂对试验动物进行了相关的毒理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株菌株对昆明小白鼠的急性经口LD50>5 000 mg/kg,急性经皮毒性LD50>2 000 mg/kg,均属于微毒或无毒类;对大耳白兔皮肤刺激平均指数72 h后为0,皮肤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眼刺激平均指数48 h后为0,眼刺激强度为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952.
以颗粒状活性炭为吸附载体,对两种单体生物染料进行脱色吸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确定出最佳优化条件:活性炭用量80g/L,溶液pH值约为5、5,溶液最佳温度为35℃,搅拌速度为150rpm/min,此时染料脱色率可达98%以上;在几种条件实验过程中,将两种染料进行对比发现:红色染料脱色率一般都比绿色染料脱色率高,而且前者一般比后者反应较敏感。同时,从活性炭的表面结构方面探讨吸附脱色机理,为活性炭深度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可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3.
氢氧化镁-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对印染废水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印染废水脱色是废水处理的重要问题,利用无枳/有机复合絮凝剂可取得优良的脱色效果。采用氢氧化镁一壳聚糖复合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脱色处理,研究了pH值、壳聚糖投加量、复合絮凝剂加入量等对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镁一壳聚糖复合絮凝剂比单独使用氢氧化镁絮凝剂脱色效果好。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甲壳素的脱乙基产物。来源丰富,且具有无毒副作用、易降解等优点。利用壳聚糖作为复配剂制备的复合絮凝减少了镁盐的使用量,有效降低了废水处理成本,避免引起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954.
厌氧菌对硝基苯污染河道底泥的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条件下,以长期受硝基苯(NB)污染的化工厂排污口底泥和河道底泥混合为菌源,分离纯化出4株能厌氧降解硝基苯的细菌。其中菌株N-O在低温(10℃)条件下可以快速去除20 mg·L^-1的硝基苯。在松花江(吉林市段)底泥中分别接种10 mL·L^-1、20 mL·L^-1、30 mL·L^-1、40 mL·L^-1(菌悬液/处理溶液)N-O菌进行NB降解研究,结果表明接种30 mL·L^-1时,N-O菌对底泥中NB的降解效果明显,72h内达到了NB的完全去除;但是该菌对降解副产物苯胺(AN)几乎没有去除效果,寻求在厌氧环境下同步降解NB、AN的优势菌,将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955.
聚磷菌厌氧时吸收乙酸和丙酸的代谢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中存在过多的磷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聚磷菌(polyphosphate accumulating organisms)因为能过量吸收磷而倍受关注。厌氧时,聚磷菌能大量吸收污水中的挥发性脂肪酸,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为好氧吸磷做准备。经过总结在厌氧条件下,聚磷菌Accumulibacter吸收乙酸和丙酸代谢转化的化学计量方程,并对模型中系数、还原力的产生、糖原降解途径以及厌氧条件下最终产物PHA的组成进行了讨论,得出挥发酸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且糖原经过ED途径提供还原力,多聚磷酸盐水解提供ATP和释放磷酸盐于体外,最终产生PHA的假设过程。但是,经过众多模型试验,一些假设仍没有得到最后的结论,所以应该进一步用富集程度较高的污泥进行精确研究。本文最终希望利用聚磷菌的代谢模型在工程运用中发挥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956.
在1台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中,研究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H2S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当相对湿度约为20%时,TiO2光催化剂净化H2S有较高的效率,在较高相对湿度条件下,由于H2O分子在反应中参与和H2S气体的竞争吸附,降解H2S并不彻底;经SO42-表面修饰的TiO2具有较好的反应活性和抗湿性,这种抗湿性能够更稳定地净化不同湿度下的H2S气体。  相似文献   
957.
投加EM菌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污泥中投加EM菌处理高浓度垃圾渗滤液,以常规的微生物处理为对照。以COD为考察目标,探讨了在好氧条件下处理时,各种条件因素(温度、时间、pH、污泥负荷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投加EM菌对处理出水COD分子量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好氧条件下处理渗滤液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效果差异显著。试验组在最佳的好氧条件下可使COD的去除率达到72.5%,高于对照组26.3%。在好氧条件下处理渗滤液,试验组出水中小分子COD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58.
去年底,国家环保总局、交通部联合发出关于汽车维修行业开展二氟二氯甲烷(CFC-12)制冷剂回收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环境保护部门和交通部门认真组织开展汽车维修行业二氟二氯甲烷(CFC-12)制冷剂回收工作,对汽车维修企业回收利用制冷剂提出明确要求。本期的环境在线栏目对这个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那么.什么是CFC-12,它对我们的环境又会造成那些危害?本期茶座将和您共同走近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959.
针对土壤农药污染问题,介绍了微生物菌剂的概念、类型及有效微生物菌株,总结了液体菌剂和固体菌剂的主要制备方法,阐述了微生物菌剂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实例,提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研发出针对多种目标污染物、高耐受、长保质期的微生物菌剂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960.
以九寨沟为案例地,利用CFA结构方程验证集体记忆信息建构特征。研究表明:(1)九寨沟居民关于“5·12”大地震集体记忆的信息建构特征可以从社会交流、媒体宣传、生活场景、事件记载等4个维度进行测量;(2)“广播电视节目”的路径系数最大(1.31),说明居民主要通过广播电视节目获取自然灾害认识,它是当地居民集体记忆的信息建构主要来源;(3)潜变量中“事件记载”和“生活场景”的相关系数最大(0.93),“媒体宣传”和“社会交往”的相关系数最低(0.29),这与当地恶劣的自然生活环境和同质化社会背景下社会管理者意愿有关系;(4)“广播电视节目”的残差(e4)方差较大,说明其信息来源多样且内容丰富,它是集体记忆出现变化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