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78篇 |
免费 | 260篇 |
国内免费 | 137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79篇 |
废物处理 | 115篇 |
环保管理 | 148篇 |
综合类 | 2346篇 |
基础理论 | 561篇 |
污染及防治 | 728篇 |
评价与监测 | 32篇 |
灾害及防治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82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30篇 |
2020年 | 91篇 |
2019年 | 139篇 |
2018年 | 112篇 |
2017年 | 139篇 |
2016年 | 155篇 |
2015年 | 149篇 |
2014年 | 253篇 |
2013年 | 195篇 |
2012年 | 196篇 |
2011年 | 226篇 |
2010年 | 184篇 |
2009年 | 225篇 |
2008年 | 232篇 |
2007年 | 195篇 |
2006年 | 210篇 |
2005年 | 172篇 |
2004年 | 141篇 |
2003年 | 125篇 |
2002年 | 133篇 |
2001年 | 91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78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32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16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9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指出了印染废水中常用物化脱色方法的局限性。主要讨论了印染废水中物化法脱色技术的优化组合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2.
3.
用发光菌对废弃物浸出液体作急性毒性试验,操作简便,反应迅速,价格低廉,经济实用,仅30分钟就可以用EC50对废弃物浸出液的毒性作出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4.
生物炭对土壤中铁生物还原作用和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厌氧精瓶培养实验体系,探讨生物炭对土壤中铁的生物还原和其他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会影响铁还原菌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对土壤中铁矿物的还原溶出,降低亚铁离子浓度。培养70d后,土壤-希瓦氏菌(SR)处理组亚铁离子摩尔浓度为(291.0±58.0)μmol/L,土壤-希瓦氏菌-生物炭(SRB)处理组亚铁离子摩尔浓度降为(94.7±32.4)μmol/L。同时,生物炭改变了铁生物还原作用对土壤中重金属迁移性的影响。SRB处理组土壤中可交换态锌、钴和镍含量低于土壤-生物炭(CB)处理组,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增加;与SR处理组相比,SRB处理组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钴、镍含量均有所增加。因此,在稻田等厌氧环境下应用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生物炭对铁矿物生物还原、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5.
根际促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对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从对植物生长的直接和间接调控作用两方面综述了根际促生菌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阐述了根际促生菌在调控植物生长中的作用机理,并对根际促生菌在土壤及环境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6.
7.
一株焦化废水降酚菌的质粒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处理焦化废水的活性污泥池中,分离得到了一株具有降酚能力的细菌, J A. J A 可以在含酚的 H P 复杂培养基中生长,也可以在以酚为唯一碳源的 A B P 培养基中生长,且具有产黑色素的特点.用碱裂解提取质粒的方法发现它含有一个质粒,定名为p X H1 ,并测定了这个质粒的大小约为2 .6 kb .用限制性内切酶 Bgl I和 Rsa I进行双酶切,作出了初步的物理图谱.p X H1 经过20 次没有酚作为选择压传代培养后仍然能100 % 保留,同时, J A菌仍具有降酚能力,表明其具有很高的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土传病原真菌,可以侵染120多种不同的植物物种并引起疾病,其中包括番茄、香蕉、棉花和拟南芥.因此,了解植物与尖孢镰刀菌的互作机理对植物的生产和育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植物激素信号传导网络已成为植物与病原物相互作用的关键调节系统.综述主要植物激素对尖孢镰刀... 相似文献
9.
3株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烛缸法培养富集、分离,结合除磷试验、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及异染颗粒和PHB颗粒染色辅助检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得到3株具有较高脱氮除磷效率的反硝化聚磷菌DNPA8, DNPA9和DNPA10。在富氮富磷培养基中培养48 h,各菌株的脱氮率均大于75%,除磷率均大于78%。采用多相分类的方法确定了3株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类地位,DNPA8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DNPA9为水生丛毛单胞菌属首次发现的反硝化聚磷菌;DNPA10为约翰逊氏不动杆菌。该研究结果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治理提供了有效的菌种资源。 相似文献
10.
用从土壤中筛选的假单胞菌ER-106株细胞进行了转化苯丙酮酸生产L-苯丙氨酸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转氨反应最适温度35 ̄40℃;该转氨酶可在pH7 ̄10范围内催化反应而活力变化不大;0.5%戊二醛处理细胞可降低其转氨酶活力;表面活性剂处理细胞或在反应液中加入Mg^2+能显著提高转氨反应速度;L-天冬氨酸是转氨反应的最适氨基供体;底物转化率与底物浓度、氨基供体浓度有关。在此反应体系中,E4-106菌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