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573篇
安全科学   160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953篇
基础理论   234篇
污染及防治   198篇
评价与监测   67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选用石英砂填充柱模拟土壤体系,通过测量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P)ζ电位、出流比等来考察不同环境因素(腐殖酸浓度、pH和离子强度)对其在饱和石英砂柱中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腐殖酸浓度的增加,Nano-HAP胶体的ζ电位相应增加(绝对值增加),吸附效率(α)相应降低,当溶液中腐殖酸浓度由0增加为10 mg/...  相似文献   
952.
济大学热能与环境工程研究所,上海 200092;2.上海宝钢研究院,上海 201900;3.上海电站辅机厂,上海 200090)摘要:试验研究了氧量为10.1%~16.7%的条件下,中高温区(450~1050℃)碳酰肼还原烟气中NOx,及以不同方式加入焚烧炉和烧结系统时抑制二{(左)口(右)恶}英的生成.结果表明,在烟气中氧量较高的条件下,碳酰肼在600℃和967℃左右,脱硝效率分别达到最大,850℃左右时最低,显示了双峰效应.将碳酰肼溶液喷入适当温度区域的烟气中,能明显降低二{(左)口(右)恶}英在再合成温区(250~450℃)收集的飞灰中的二{(左)口(右)恶}英含量;将碳酰肼混入烧结矿料中进行烧结锅试验,烧结烟气中的二{(左)口(右)恶}英排放含量随着碳酰肼掺混量的增大而降低;当碳酰肼的掺混量(质量分数)达到0.1%时,烟气中二{(左)口(右)恶}英的毒性当量浓度与不掺时相比降低了78.8%.研究表明碳酰肼可以多种方式加入焚烧炉和烧结炉中抑制NOx和二{(左)口(右)恶}英的排放,是一种很有前景的NOx和二{(左)口(右)恶}英双效抑制剂.  相似文献   
953.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RBI修正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风险的检测技术包括定性RBI判断和定量RBI计算,定性判断得到风险相对的高低,风险相对较低者则不必进行定量RBI计算,风险高者再进行下一步定量RBI计算。在API581中,国外风险分析统计表明,石化企业的风险分布范围有一个所谓的"二八"现象,即"80%的风险是由20%的设备引起",中高风险以上的设备范围一般在20%左右。但我国十套装置风险分析结果发现,这个结论在我国并不适用,我国中高风险设备往往在40%左右。论文分析了API581在中国应用的局限性,引入可靠度理论计算设备失效概率,预估未来的失效概率或可靠度,可以完整地以RBI方法在得知失效后果和失效概率下,评估出此设备在整个系统中所处的地位,从而适当地分配检测、维修资源,在RBI完成后再进行风险评价进而完成风险评估过程。  相似文献   
954.
硫酸盐还原菌还原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电镀厂废水的淤泥中,用Hungate厌氧技术分离出一株高效还原铬(Ⅵ)的硫酸盐还原菌,菌体为弧形杆状,宽0.5-0.8μm,长2-4.2μm,革兰氏阴性,极生单鞭毛,作无规则的渐近式运动,无芽孢,无荚膜,不完全氧化乳酸盐到乙酸盐,能利用可溶性淀粉,葡萄糖,蔗糖,H2+CO2,乙醇,甲酸盐等为唯一碳源。经鉴定属于Desulfovbrio sp.用SRIV菌进行去除铬(Ⅵ)的实验表明最适生长温度30  相似文献   
955.
为了解稀土元素的水生生物效应,通过小球藻的培养试验,研究了若干轻稀土元素镧(La)、铈(Ce)、镨(Pr)、钕(Nd)及其混合物对椭圆小球藻(chlorellaellipsoidea)的生理影响。结果显示,低浓度(2~10mg/L)稀土元素在短期内(1~3d)对小球藻叶绿素(a)含量的增长有轻微的刺激促进作用,但随着处理浓度的提高和时间的延长,小球藻叶绿 素(a)含量的增长明显受到抑制,当稀土浓度≥100gm/L时,其叶绿素(a)含量基本处于负增长,小球藻生长停滞,趋于死亡,此时其细胞亚显微结构遭到破坏,尤以叶绿体结构的变化最为明显。4种稀士元素及其混合物对小球藻的毒性尚属中等。  相似文献   
956.
在应用生物水解(酸化)法处理高浓度洁霉素生产废水中试试验中,着重研究水解(酸化)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菌群及其降解效率。同时采用GPC(凝胶渗透色谱)、GC/MS(色谱一质谱)等分析手段对水解(酸化)反应过程中有机物形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水解(酸化)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有埃希氏菌属、发酵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变形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等。同时,水解(酸化)反应具有将洁霉素废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的作用,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957.
单甲脒对鲤鱼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制定渔业水质标准的需要,用静态实验的方法测定了单甲脒对鲤鱼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亚急性试验经13.34、6.67、3.33、1.67、0.83、0.42mg/L单甲脒暴露35天。在18~21℃下,24、48、72、96h的LC50值分别为33.47、31.62、26.38、25.84mg/L。亚急性试验中,根据单甲脒对鲤鱼生长和脑、肝、肾、鳃ATPase活力的影响,求得单甲脒的最大允许毒物浓度为0.42~0.83mg/L。  相似文献   
958.
两波长定域同步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苯并(a)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提出了快速测定环境样品中强致癌物BaP的两波长定域同步荧光光谱法(SFDW),样品经有机溶剂超声提取后,可以不经过预分离而直接用于测定,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分析一个样品的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缩短为几分钟。其检测限为10~(-10)g,定量的线性范围至少可达三个数量级,该方法直接检测BaP的结果和样品经过分离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的结果相近,其相对误差小于±20%,易于实现仪器化。  相似文献   
959.
介绍了国内外对土壤(尤其是城市污泥)中的多氯代二口恶口英(PCDDs)的研究现状,包括:土壤中PCDDs的来源、分布及迁移转化情况,其环境稳定性使污染的危害程度加重;PCDDs在环境中的降解主要是光降解、微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  相似文献   
960.
含氟取代苯类化合物lgKow和-lg1/EC50的QSP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aussian98程序,在B3LYP/6-311G**和HF/6-311G**2种水平上全优化计算了24个含氟取代苯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基于得到的分子结构描述符,分别建立了用于预测含氟取代苯化合物正辛醇冰分配系数(lgKow)和毒性(-lg1/EC50)的模型,预测lgKow的模型包含3个变量(偶极矩(μ),总能量(TE)和热能修正值(Eth)),预测-lg1/EC50的模型包含2个变量(分子中原子最负的电荷(q-)和零点振动能(ZPE))。用交叉验证法对模型的稳定性进行了验证(q分别为0.8480和0.9154),并用t-检验和变异膨胀因子(VIF)对2个模型中各变量的显著性和自相关性进行了检验。预lg1/EC50的模型的预测能力优于溶剂化能参数得出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