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573篇
安全科学   160篇
废物处理   56篇
环保管理   89篇
综合类   953篇
基础理论   234篇
污染及防治   198篇
评价与监测   67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9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97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185篇
  2009年   10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8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腐殖酸对土壤吸附四溴双酚A 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批量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腐殖酸(HA)对3 种土壤吸附四溴双酚A(TBBPA)的影响,并且采用增溶法探讨了HA 与TBBPA 在溶液中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TBBPA 的表观溶解度随HA 加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在供试浓度范围内(以DOC 计,0~90mg/L)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的TBBPA 与HA 结合系数为8807L/kg.HA 的加入增加了TBBPA 在土壤中的吸附,增加的程度受土壤类型和HA 添加浓度的影响.分析发现,HA 对土壤吸附TBBPA 的影响主要与HA 和TBBPA 在溶液中的结合作用、在土壤中的累积吸附效应以及溶液pH 值等有关.  相似文献   
972.
VUV/TiO2/H2O2法去除水中微量硝基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过氧化氢(H2O2)强化的真空紫外光催化(VUV/TiO2/H2O2)方法对水中微量硝基苯(NB)的去除效果,同时考察了H2O2 投加量、NB 初始浓度、重碳酸盐和腐殖酸对NB 降解的影响.采用负载在钛片上的二氧化钛(TiO2)薄膜为光催化剂,以能发射185nm 真空紫外线(VUV)的紫外灯为光源.结果表明,去离子水中50µg/L 的NB 反应60s 后去除率即达到97.9%.随H2O2 投加量的增加, VUV/TiO2/H2O2 对NB的降解速率先增后减;初始浓度低于170µg/L 时,初始浓度对NB 降解影响不大;重碳酸盐和腐殖酸对硝基苯降解有显著的抑制作用.VUV/TiO2/H2O2能快速有效地去除地表水(含碳酸盐和天然有机物)中的微量NB,5min 内初始浓度为90µg/L的NB去除率达到94.1%, UV254在4min 内也降低了53.3%.  相似文献   
973.
采用Na2CO3溶液将SO4^2-/TiO2表面的SO4^2-洗脱下来,用热重(TG)、NH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吡啶吸附的红外光谱等手段,分析洗脱前后SO4^2-/TiO2表面的酸量和酸类型的变化;在相同晶型、结晶度和吸光特性条件下,考察了SO4^2-/TiO2表面的酸性对Cr(VI)光催化还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O4^2-/TiO2表面同时存在Lewis酸位和Bronsted酸位,通过Na2CO3溶液降低SO4^2-/TiO2表面的酸量并去除Bronsted酸位后,其对Cr(Ⅵ)的光催化活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974.
莱州湾东、南沿岸海(咸)水入侵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莱州湾东、南沿岸地区是世界上具代表性的海水入侵区域之一,该地区有海水、埋藏卤水(古海水)两种不同的入侵类型。为揭示该地区地下咸-淡水过渡带复杂的水化学变化过程和地下淡水被侵染的机理,通过在典型地段咸-淡水过渡带的4条地下水观测剖面,进行了长期水化学监测分析。研究表明,现代海水、卤水在入侵过程中的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有明显不同;地下水与含水岩层间的离子交换与离子吸附作用对咸水的地下入侵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75.
本文以高压液相色谱仪作为样品分析手段,对C18键合相吸附剂富集饮用水中苯并(a)芘回收效率的影响因素逐一进行系统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在优化的样品富集和样品分析条件下,该方法具有快速、安全、高效和低耗等优点,在绝对进样量0025~03mg之间,线性良好,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5ng/L,同时准确度和精密度也得到很好地控制。另外,该方法在自来水及其源水的样品分析中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976.
本文基于Hg(Ⅱ)meso四(3氯4甲氧基苯基)卟啉(T(3Cl4MOP)P)Twen80显色体系,提出一种高灵敏度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痕量汞(Ⅱ),研究了汞配合物的形成条件。在pH72~79的中性介质中和Tween80的存在下,沸水浴加热6min,反应进行完全。汞(Ⅱ)量在18~104μ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汞(Ⅱ)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4526,4616=988×106L·mol-1cm-1,检出限为18ng/ml。方法用于工业废水中痕量Hg(Ⅱ)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77.
生物流化床去除水中腐殖酸的动力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腐殖酸的吸附机理作了论述。在Monod方程基础上,结合生物量、世代时间及停留时间之间的关系,推导出稳态条件下腐殖酸(HA)的降解动力学模式ss0=11+a1s0+a2θ。利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动力学模式中的待定参数a1、a2进行了优化估计,得出a1=0.0171,a2=0.079。以实验数据对该动力学模式加以验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78.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对太湖局部水域水质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根据不同生态类型水生高等植物的净化能力及其微生境特点,设计建造了由漂浮、浮叶、沉水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等组成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artificialcomplexecosystem;AcE),并在太湖五里湖中桥湖湾内以动态模拟试验,从群落水平研究了多种水生植物镶嵌组合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对富营养化湖水的净化能力。结果表明,富营养化湖水经该系统净化后,藻类生物量(以Chla计)下降58%,氨氮下降66%,总氮下降60%,总磷下降72%,可溶性磷酸盐下降80%,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与以该湖湾湖水为水源的水厂出水相比,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出水的氨氮比水厂出水的氨氮平均低45%,总氮低37%,可见经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处理的湖水部分指标优于同源的自来水。  相似文献   
979.
使用切面流超滤方法,将Pahokee泥炭中分离出的腐殖酸分为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8个级分(UF1:<1k;UF2:1~3k;UF3:3~5k;UF4:5~10k;UF5:10~30k;UF6:30~50k;UF7:50~100k:UF8:>300k),表明该泥炭中的腐殖酸主要分布于几个高相对分子量级分中(UF5,UF6和UF8),可占所提取的腐殖酸质量的83 5%.体积排阻色谱的流出曲线说明可以通过超滤手段将腐殖酸这种复杂的、非均匀性的大分子物质分成相对均一的、窄相对分子量分布的分子.而两种方法所测相对分子量的差异可能与两个操作系统间不同的操作条件有关.各超滤级分的腐殖酸对菲的吸附实验说明相对分子量是影响腐殖酸吸附的一个重要参数;随相对分子量的增加,腐殖酸对菲的吸附及其非线性特征均增强.  相似文献   
980.
分子结构在腐殖酸对菲吸附行为中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连续碱提取具有不同结构组成特征的腐殖酸级分,考察了分子结构在腐殖酸对菲吸附行为中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腐殖酸中元素碳、表观分子量以及脂肪碳含量的增加,腐殖酸对菲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的非线性特征都呈增强趋势;相反,随着腐殖酸中元素氧和芳香碳含量的增加,腐殖酸对菲的吸附能力和吸附的非线性都逐渐减弱,这主要与结构中极性官能团所连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