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安全科学   119篇
废物处理   30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323篇
基础理论   94篇
污染及防治   88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1.
白腐真菌对染料脱色及降解过程机理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许多白腐真菌对染料具有广谱的脱色和降解能力,其脱色及降解作用可能主要是由于其在次生代谢阶段产生的木质素过氧化酶LiPs和猛过氧化MnPs所致。培养条件对白腐真菌脱色及降解活性有较大的影响,在培养基中加入藜芦醇和二价猛等能够显著提高木质素过氧化酶的产生;富氮培养基会抑制LiPs的生成;硫脲、叠氮化物、氰化物等均能明显地抑制白腐真菌的脱色及降解活性;缓冲液的选择对维持稳定pH值和菌丝的形态有一定作用,从而影响其脱色效果;富氧环境是一切白腐真菌对染料进行脱色和降解的必要条件;适度的搅拌混合有利于反应时的物质之间传递;一般地,在培养时间达到3天以后白腐真菌才能达到较高的脱色与降解活性。染料分子大小和结构及其基团的位置对脱色及降解效果有明显影响。使用特殊填料极大提高处理系统中的生物量以克服真菌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提高处理能力是该技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512.
本文通过酶固定化技术合成漆酶-黄麻复合材料(L-SJ),以Cd2+和刚果红(CR)为模型污染物,通过批处理法研究了黄麻和复合材料对Cd2+和CR的等温去除规律,考察了漆酶浓度、温度、pH和离子强度对Cd2+和CR去除的影响,并结合红外光谱图探讨其去除机制.研究发现,黄麻和复合材料对Cd2+和CR的去除曲线均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复合材料对Cd2+的去除高于黄麻,增大约1.71—1.96倍,但降低了对CR的去除.黄麻与复合材料对Cd2+的去除均表现为放热反应;随pH的增大,黄麻对Cd2+的去除先增大后趋于平稳,而复合材料则不断增大;随离子强度的增大,黄麻与复合材料对Cd2+的去除不断下降.黄麻与复合材料对CR的去除随温度、离子强度的升高而增大,随pH的增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漆酶效能实验发现,NaOH预处理、戊二醛改性和漆酶负载均增大了复合材料对Cd2+的去除,NaOH预处理和...  相似文献   
513.
详细介绍了湿解焚烧处理生活垃圾技术的原理和其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具体应用,并简述了其在一段时间的调试和运行后表现出的优点.为国内未来垃圾气化熔融焚烧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14.
以集中空调中处理室内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应用背景,搭建了试验台.实验研究了真空紫外灯(主波长254 nm,185 nm)降解甲醛的影响因素以及产生O3的情况.研究表明,在产生的O3浓度低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16mg/m3)的情况下,真空紫外灯也能够高效地降解空气中低浓度甲醛(<1 mg/m3);甲醛降解率与反应器空气流速及甲醛初始浓度成反比;降解速率与甲醛初始浓度成正比,与反应器空气的流速成反比;绝对湿度对真空紫外灯降解甲醛有一定的影响;反应器空间大小对甲醛降解影响比较显著.应用于集中空调系统净化室内空气中VOCs,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15.
采用大田小区的试验方式,通过分析常规施肥+秸秆还田(CK)和常规施肥+秸秆还田+秸秆促腐菌剂(IT)两个处理土壤团聚体、理化性质和酶活性以及phoD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稻麦轮作秸秆还田条件下秸秆促腐菌剂配施对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及解磷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促腐菌剂处理秸秆腐解率显著提升42.1%,土壤团聚体水稳定性显著增加,土壤平均重量直径(MWD)显著提升46.7%,大团聚体数量(R0.25)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增加62.5%和22.2%,但无显著差异。促腐菌处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含量以及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11.8%、59.8%、62.6%和33.8%,但土壤pH、EC以及腐殖酸、全量氮磷钾和速效钾含量等无显著差异。促腐菌处理小麦产量增加不显著,而籽粒全磷含量较CK显著提升28.1%。基于phoD基因的微生物群落对比分析,IT处理显著增加了phoD微生物群落物种数量,同时显著改变phoD微生物群落结构,但两个处理phoD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冗余分析(RDA)结果显示,phoD微生物群落结构与pH、速效氮和MWD均...  相似文献   
516.
本文推导对水质管理规划中经典BOD5响应矩阵的一种改型模式,并对数值例加以阐述.该模式以BOD5总量为控制对象,任一河流断面的BOD5输入量在此响应矩阵中仅出现一次,从而使响应关系由下三角矩阵改变为每一行均含三个变量的稀疏矩阵。这一改型不仅提高了计算速度,更重要的是,由于改型模式具有运输问题类型良好的特殊结构,可以方便地判断一个水质管理规划问题是否可行和给出可行的充分必要条件,这一特性具有较大的实际经济意义.改型模式与经典模式所需数据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517.
剩余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何岩  周恭明 《环境技术》2004,22(1):39-42
针对当前污泥处理遇到的环境标准日益严格和污泥量急剧增加的矛盾。指出今后污泥处理的方向应当是以减量化为主,资源化和无害末端处置为辅;并对当前污泥减量化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应用上的概述,同时对将来减量化的发展作以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18.
内电解法白腐菌生物处理活性染料染色废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采用从自然界中采集 ,经分离、纯化 ,得到的对染料废水脱色效果较为明显的菌株 ,应用内电解法对染料废水进行预处理 ,以改善其可生化性之后 ,进行活性染料染色废水的生物处理实验。确定了最佳组合工艺条件 :内电解进水pH值为 3 5 ,停留时间 15min ,白腐菌纤维球载体固定化生物处理 ,进水pH值为 4 5 ,溶解氧浓度 >8mg L ,停留时间 12h ,脱色率达到近 10 0 % ,CODCr、BOD5去除率分别达到 90 7%及 94 8%。  相似文献   
519.
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对于研究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煤炭工业资源—环境—经济系统耦合机制,构建了该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和TOPSIS法计算煤炭工业资源—环境—经济系统以及各子系统的评价值,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耦合协调度,评估煤炭工业的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水平.结果表明:2008-20...  相似文献   
520.
二鼠李糖脂对白腐菌降解稻草中木质纤维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固态发酵方式采用白腐菌对稻草中木质纤维素进行降解,并研究了生物表面活性剂二鼠李糖脂对该降解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二鼠李糖脂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降解过程水溶性有机碳的含量,添加0.007%和0.021%二鼠李糖脂的实验组最高TOC(total organic carbon)浓度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3.6%和54.5%,这有利于黄孢原毛平革菌的生长,且延缓了菌体的衰退。添加临界胶束浓度0.007%和0.021%浓度的二鼠李糖脂可使LiP(lignin peroxidase)酶活分别提高85.7%和41.2%,二鼠李糖脂对MnP(manganese peroxidase)酶活没有显著影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介入促进了白腐菌对稻草中木质素的降解,添加0.007%二鼠李糖脂可使木质素降解率提高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