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16篇
  免费   625篇
  国内免费   1444篇
安全科学   1974篇
废物处理   290篇
环保管理   988篇
综合类   6350篇
基础理论   563篇
污染及防治   1033篇
评价与监测   443篇
社会与环境   103篇
灾害及防治   141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203篇
  2022年   182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259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736篇
  2013年   487篇
  2012年   565篇
  2011年   619篇
  2010年   492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620篇
  2006年   589篇
  2005年   515篇
  2004年   427篇
  2003年   508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325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93篇
  1998年   261篇
  1997年   242篇
  1996年   239篇
  1995年   205篇
  1994年   169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93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101篇
  1989年   8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81.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石油化工废水处理领域目前尚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有关石油化工废水处理的各种方法,阐述了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生物法与物理化学法组合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难生物降解废水的处理是继续研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982.
综述了一种新型分离技术——膜蒸馏技术在石化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在高盐度废水处理和挥发性有机物废水处理两个方面的进展;指出膜蒸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膜污染;预测了膜蒸馏及其集成技术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83.
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是制约生物处理出水达标和回用的主要污染物,处理工艺和操作条件的不同可能造成其特性差异。阐述了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定义和产生机制,对膜生物反应器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组成、分子质量分布、亲水/疏水性、螯合性和毒性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影响其产生、特性和去除的因素。由于膜的截留作用使溶解性微生物产物在膜生物反应器中积累,容易引起膜污染。可以通过优化操作条件,减少溶解性微生物产物的产生,提高出水水质,有效地抑制膜污染。  相似文献   
984.
万成略 《劳动保护》2009,(12):92-94
在钢铁冶金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深度冷冻法是最经济的制氧方法。因能大批量生产制得纯度极高的氧气,该法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深度冷冻法制氧工艺复杂,设备装置庞大,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容易导致群死群伤的事故发生。因此,加强深度冷冻法制氧的安全生产与事故控制,成为钢铁冶金企业在应用该法时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5.
作为企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成本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产品价格和企业竞争能力,因此.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一直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当前,许多企业在人工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上存在直接裁员降薪、不缴或少缴社会保险等一味降低绝对人工成本的误区,结果既存在违法风险、损害企业声誉,又伤害员工感情,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必须在搞清楚人工成本含义和人工成本控制实质和思路的基础上,实施战略性的人工成本控制。  相似文献   
986.
悬浮载体生物膜工艺挂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浮载体挂膜需经历微生物在载体表面可逆吸附-不可逆吸附-固着态生长的过程.试验研究发现,悬浮载体挂膜效果受载体性质、环境因素、接种污泥活性及悬浮微生物浓度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控制较低的悬浮态微生物浓度,保证固着态微生物的优势生长,是挂膜能否成功的关键.在适宜的温度和操作条件下,经历20 d左右时间可完成悬浮载体挂膜.  相似文献   
987.
试验了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对于猪场污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COD混凝平均去除率达44.7%,NH3-N 混凝去除效果差;在平均容积负荷(COD)高达2.5 kg/(m3*d)的情况下,MBR对于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7.1%-93.4%、79.1%-88.7%;系统COD和NH3-N总去除率分别为93.0%-96.0%、81.7%-89.9%,出水COD、NH3-N达到了<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相似文献   
988.
王敏 《安全》2009,30(2):40-41
2006年9月29日,某厂一台SFLI-31500/63型变压器在运行中突然压力释放阀喷油和一次B相套管漏油,变压器的轻瓦斯保护、重瓦斯保护和差动保护全部动作(虽然重瓦斯和差动保护都是0s保护),该变压器立即退出运行,所带负荷由其他变压器承载。该铭牌标示阻抗电压为9.3%,路损耗为173kW,空载电流为0.616%,空载损耗为35kW,油箱为钟罩式结构。  相似文献   
989.
我国安全社区的建设与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燕 《安全》2009,30(9):49-50
20年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办了第一届事故与伤害预防大会,会上正式提出了“安全社区”的概念,来自50个国家的500多名代表在会上一致通过了《安全社区宣言》。宣言指出:任何人都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这一原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进全人类健康及全球预防意外及伤害控制计划的基本原则。世界卫生组织为了推广安全社区的理念,  相似文献   
990.
复杂社会技术系统安全控制人因研究的转变趋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分析复杂社会技术系统的特征及其事故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出目前安全控制的人因研究领域中的4种新趋向:分别是从关注个体因素到关注组织因素;从强调行政控制到呼吁社会控制;从考察近端因子到探讨远端征兆;从考核导向向优化发展导向。四大趋势的转变为系统的安全控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开辟了安全控制研究新的领域。最后,笔者结合4方面的转变,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企业安全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