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3篇 |
免费 | 114篇 |
国内免费 | 314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225篇 |
废物处理 | 107篇 |
环保管理 | 111篇 |
综合类 | 858篇 |
基础理论 | 34篇 |
污染及防治 | 238篇 |
评价与监测 | 17篇 |
社会与环境 | 24篇 |
灾害及防治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100篇 |
2022年 | 131篇 |
2021年 | 117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33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41篇 |
2014年 | 68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67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61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84篇 |
2004年 | 57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39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20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为揭示输电线路覆冰舞动机理,开展了覆冰导线舞动风洞试验,通过变化风速、风向、弧垂等参数研究了柔性覆冰导线舞动特性。研究表明:覆冰导线在风荷载作用下变形到平衡位置,并围绕平衡位置以多阶模态进行振动。覆冰导线顺风向平均变形和振幅最大,并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增大。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三塔四线耦合体系模型,给出了塔线体系舞动响应。计算结果显示:覆冰导线距离初始位置2 m处的平衡位置开始舞动,导线振幅不断增大,舞动轨迹呈椭圆形,导线竖直向振幅明显大于横向振幅。同时基于疲劳累积损伤准则进一步评估了输电杆塔关键节点的舞动疲劳损伤和疲劳寿命。研究发现酒杯塔线体系在舞动过程中上下曲臂交点位置是最易发生疲劳破坏的关键节点,在输电塔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上下曲臂交点处的构件疲劳损伤,最后给出了输电塔主要关键节点的舞动疲劳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42.
在新时代全面践行“生命共同体”整体系统观背景下,将碳中和发展目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建设中,优化符合甘肃实际省情的国土空间格局及提出相应发展策略,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甘肃省县域为例,基于碳中和研究视角,测算分析2010年、2015年和2021年全省87个县域土地利用碳收支量,运用GIS空间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方法进一步探究其时空分异特征及碳排放空间关联网络整体特征. 最后结合主体功能区划进行低碳发展导向下的国土空间优化分区,提出差异化的低碳发展策略. 结果表明: ①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但增幅相对较小,空间上呈现“中部和东部高,西南低”的分布态势,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 碳吸收量在空间上呈现“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林地是主要的碳汇. 净碳排量呈增加趋势,省内约58.62%的县域处于碳失衡状况. ②2021年县域碳排放空间网络关系紧密且规模较大,呈现“核心-边缘”形态,城关区和七里河区处于网络核心地位,在网络中接受较多关联关系. 陇中地区网络联系频繁,陇东南地区联系次之. ③以碳排放量、碳吸收量和生态承载系数为依据,以社会网络空间关联性结果为角色定位,将全省划分为4种碳中和分区. 同时,叠加分析主体功能区划,将全省县域重构为7个国土空间分区并对各分区提出差别化区域低碳优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43.
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处理链霉素有机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厌氧中温发酵条件下,用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日处理200吨链霉素有机废水的工业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44.
污泥微膨胀状态下短程硝化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了实现"低氧丝状菌活性污泥微膨胀"和短程硝化的结合,本试验采用SBR反应器,研究了在微膨胀状态下,短程硝化的启动方法和短程硝化启动过程中污泥沉降性的维持策略.分析了水质、pH、DO和温度等环境因素以及混合液流态、曝气方法和进水方式等运行条件对污泥沉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处于7.2~8.0,温度处于20~25℃时,通过维持低溶解氧和准确控制曝气时间可以逐步在污泥微膨胀状态下实现短程硝化.系统运行160个周期后,亚硝酸盐积累率可从28%逐步上升到80%.通过改变进水体积交换率和辅助调节曝气量的方法可以有效维持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在污泥微膨胀状态下,VER在0.25~0.33适时调节,可控制污泥容积指数在150 mL/g附近小幅波动.在好氧阶段后期,会出现溶解态总氮浓度的小幅上升. 相似文献
945.
谢凤岩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11,(11):53-55,68
通过对活性污泥中生物相观察,判断乳品废水污泥膨胀的类型,指出pH值偏低、有机负荷增高是分别引发丝状菌膨胀、非丝状菌膨胀的主因,并通过提高pH值、降低有机负荷等方法,解决污泥膨胀,恢复污泥活性。 相似文献
946.
以仲胺3-甲基胺基-1-丙醇(MAP)为主吸收剂、二甲基亚砜(DMSO)为有机稀释剂、五甲基二乙烯三胺(PMDETA)为辅助吸收剂,制备了新型MAP-DMSO-PMDETA三元相变吸收剂,考察了其相变行为和CO2吸收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MAP、DMSO与PMDETA的质量比为3∶6∶11,吸收温度为40℃,CO2体积分数为10%,进气流量为1.25 L/min的优化条件下,吸收饱和后发生液液分相,吸收剂负载量为0.79 mol/kg,吸收负荷为0.47 mol/mol(以MAP计),富相的体积分数为45.1%,并富集了95.1%的CO2,而黏度仅为11.83 mPa·s;该三元相变吸收剂不仅解吸性能优异,同时循环稳定性良好,经5次吸收-解吸循环,解吸负荷稳定在0.34 mol/mol(以MAP计)左右,解吸效率可达69.4%。 相似文献
947.
948.
本文研究了Br-/Br2体系的电化学方法脱除烟道气中二氧化硫的各个影响因素:温度对电解体系的性能影响;温度、酸度以及吸收方式对脱硫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9.
在经济发展和生态承载的双重制约下,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需要探索更多的技术手段.植物是构建陆地和海洋碳汇体系的重要载体,同时植物修复技术也是治理环境污染的一种科学手段.然而,目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植物降污(包括降低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浓度和降解污染物两个方面)或植物固碳单一方面,而没有考虑植物降污固碳的双重效益.为挖掘植物的碳中和效应,从碳中和植物入手,深入阐述碳中和植物的降污固碳效应及其进展,评估碳中和植物与其他生物(比如动物、土壤微生物)以及环境功能材料的降污固碳潜力,并对碳中和植物与动物、微生物以及环境功能材料与生态系统协同耦合降污固碳效应的机制进行探究.最后,对碳中和植物降污固碳效应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设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