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7篇
  免费   127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安全科学   26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608篇
综合类   1549篇
基础理论   187篇
污染及防治   50篇
评价与监测   47篇
社会与环境   204篇
灾害及防治   26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41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91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晓财 《环境》2001,(6):13-13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等矿物燃料,使二氧化碳在地球大气层中所占的比重在100多年的时间里增加了约10%,从而导致全球气温在最近1个多世纪里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这点已经得到科学家的普遍认同。在承认二氧化碳是气候变暖的“元凶”的同时,许多科学家根据自己的研究还提出了其他看似可笑,却确有根有据的看法。  相似文献   
82.
《世界环境》2007,(2):12-22
引言: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报告中,阐述了当前对气候变化主要原因.气候变化观测事实、气候的多种过程及归因.以及一系列未来气候变化预估结果的科学认识水平。本稿是在此前开展的各项评估的基础上.同时吸纳了过去六年中的科研新成果形成的。自TAR以来的科学进展,主要是基于大量更新和更全面的数据、对数据更复杂的分析、对各种过程更进一步的认识、模式对这些过程模拟的改进.以及对不确定性范围更广泛的分析得到的。  相似文献   
83.
《环境保护》2007,(6A):1-1
数百年的工业化进程推动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充分享受着现代化的舒适和便捷.然而,与之相伴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却直接危及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报告确认的观测事实表明,20世纪是过去1000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一个世纪.20世纪90年代则是整个20世纪平均气温最高的10年。这种现象在21世纪还将持续,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带来了海平面上升、极端灾难性气候频发、生态系统严重破坏的极端后果,人类在严峻的挑战面前战栗了。  相似文献   
84.
自然水体生物膜及其在水环境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然水体生物膜在决定水环境中痕量污染物的迁移、最终归宿、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生物可利用性和毒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简述了自然水体生物膜的定义、组成、吸附特性以及在环境中的作用,分析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自然水体生物膜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5.
潘晓云 《环境导报》2003,(14):44-44
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教育学生树立生态哲学观长期以来,人们始终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中心,能充当自然界的“主宰”,常常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对自然界进行盲目贪婪地索取,甚至认为这种行为是合乎道德规范的,是天经地义的,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也是这么认为的。他们不理解人类是自然系统中的一个要素,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不可能完全征服大自然,在某些方面还必须顺从大自然的生息规律,人类自身的幸福才能得到保障。例如在讲到《森林群落》时,我讲述了“美国黑色旋风”的故事,使学生从具体生动的事例中懂得像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如…  相似文献   
86.
杨高 《环境》2001,(6):12-12
气候变暖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的诸多影响中,海平面上升是最为确定的结果。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公布的《最近20年(1972-1992)世界环境状况》白皮书指出:“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升高了约0.5℃,海平面平均上升14厘米。下个世纪全球将升温2℃-5℃,海平面将上升65厘米-100厘米。”世界沿海地区下面临遭受“灭顶之灾”的严峻局面,中国的情形也不例外,国家海洋局从1990年起每年发表的《中国海平面公报》指出,近百年来,全国海平面平均上升速度为每年1.4毫米,广东岸段为每年2.2毫米。珠江三角洲位于构造沉降带,沉降速度达每年2毫米-7毫米,因此海平面上升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广州地理研究所李平日等专家研究,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海平面上升速度平均为每年2.3毫米,近17年来平均为4.8毫米,近4年来平均为8.8毫米,可见,本区的海平面上升速度在明显加快,已由毫米级增至接近厘米级。  相似文献   
87.
欧洲西北部的气候在过去的50年中经历了许多极端事件,风暴,雪暴以及导致洪水和侵蚀的暴雨等等,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夏天的气候表现出与地中海地区相似的气候波动,温暖时段,“双倍”强度的暴雨,洪水和山区的滑坡,这些极端气候事件与由温室效应引起的全球变暖是否关联以及如何关联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然而,由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原因,我们认为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和合理的,为了阐明极端侵蚀事件和自然风险与气候之间的联系,以及为了山区和海岸地带工作人员和游客的利益而采取安全的环境管理措施,进行连续的观测和分析是重要的,加深我们对局部极端天气事件与地区气候趋势之间联系(比如重建过去气温升高时期事件的频率)的认识也是必要的,本文对气候变化时期可能增加的两类侵蚀过程和自然风险进行了讨论,(1)春季由融雪触发的洪水和泥流;(2)夏秋委节由暴雨触发的洪水和泥石流。  相似文献   
88.
我国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世界大国之一,土地面积约960×104km2,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6.5%,人口超过10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3%。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多采,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平均每人占有各种自然资源却较少,一般都低于世界平均数。况且,在我国许多地区,森林的滥伐,水土的流失,土地的退化,环境的污染等方面都已达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因此,如何  相似文献   
89.
田晨 《世界环境》2007,(2):45-48
最新出炉的IPCC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不争事实,需要各行各业都积极应对。 全球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召开,这对北京来说是一大蛊事,但同时人们不免会担心,奥运会是否会给北京的气候带来更大的压力?毕竟奥运会期间,会有很多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将会是奥运期间的一大“消耗品”,其燃料会给北京的空气带来污染。另外,奥运会期间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北京带来新的污染。那么,以绿色奥运为主题口号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目前筹办情况如何,是否真正体现了“绿色”,在节能方面有哪些举措?是否能为减缓气候变化做贡献?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奥组委环境活动部部长余小萱。[编者按]  相似文献   
90.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分析了秋季鄂尔多斯市居民区、工业区和清洁区5个采样点大气PM2,、PM10颗粒物中正构烷烃组分,运用Cmax、CPl、Cn(wax)分子地球化学参数对污染源进行了初步示踪研究,并对污染程度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秋季大气PM2.5、PM10颗粒物上正构烷烃来源相对比较复杂,各功能区均不同程度的受到人为来源正构烷烃污染的影响.总体来说,工业区和居民区人为来源正构烷烃污染较重,这两个功能区污染状况基本相当,而清洁区受人为来源正构烷烃污染相对较小.在鄂尔多斯地区,气候因素尤其是风向因素对大气颗粒物上正构烷烃污染水平的影响比较大.通过与我国其它大中型城市进行对比发现,我国大部分城市市区大气PM2.5、PM10颗粒物中正构烷烃主要来自于人为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