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第一节、生态经济:生态与经济的思考(接2009年第5期) 二、传统经济的局限与反思 传统经济的一个缺陷在于低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大自然,森林、湿地、珊瑚礁、河流和海洋等生态系统不但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产品,而且提供了极其重要而且是不可替代的服务,且服务比产品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22.
薛文平  崔杰  阎振元  尤飞  刘琳 《环境工程》2012,(Z2):358-361,367
对大连土壤侵蚀敏感性和蛇岛老铁山区综合敏感性进行了评价。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结果表明:大连市中部地区和西北部小部分地区属于微度敏感;西部及东部地区属轻度敏感;北部与东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强度敏感。蛇岛老铁山自然生态系统老铁山区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数为5.5,九头山区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数为3.0,农田村落区敏感性综合评价指数为4.1。蛇岛老铁山自然生态系统老铁山区属重度敏感。  相似文献   
23.
正野生动物"光临"农家,到地里或家中吃"霸王餐",损失全由政府埋单。日前,笔者从北京延庆区园林绿化局了解到,从2002年实施野生动物造成损害补偿办法以来,全区已为野生动物毁损庄稼埋单686万元。(4月5日《北京日报》)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影响着人居环境和生活品质。每个人都是生物链中一分子,一个成员,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北京为野生动物吃"霸王餐"埋单,不仅体现了公  相似文献   
24.
工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工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和区别进行了研究,分别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内在动力、进化和演化、关键种、共生等方面进行了相似性研究。提出两者的区别在于工业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稳定性、复杂性差、环境变化的周期短、工业生态系统受双重规律制约、工业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和价值流互为反向、工业生态系统地域性不明显等。  相似文献   
25.
《环境保护科学》2006,32(2):F0002-F0002
人工湿地是人工建造的、可控制的和工程化的湿地系统,其设计和建造是通过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的优化组合来进行废水处理。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经过多年的研究,成功开发了适合北方特点的人工湿地技术,在污水处理和流域河道的水质净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介绍了生态农业的意义和作用,并就申请生态县,乡,村应具备的条件作了几点说明,对加快生态农业试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7.
工业生态学及其兴起 工业生态学基本概念 工业生态学是一门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学科,是一门研究工业或产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  相似文献   
28.
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物种灭绝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生态环境危机之一。由于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外来物种的引进、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原因,造成了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物种资源丧失等诸多问题。目前,我国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认识与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借鉴国际经验与成果,结合本国实际形成中国特色的方法与思路,改变传统的生态系统保护模式,走向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使碳循环成为研究热点,而城市作为人为碳排放的主要发生区域,城市碳循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城市碳循环包括碳的输入和输出,碳的输入主要是以食物、能源、产品等形式进入城市生态系统,经过代谢,一部分固定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形成城市碳库,另一部分返回到自然生态系统。过去的城市碳循环研究主要关注碳排放,随着城市碳循环系统整体研究的开展,城市碳储存逐渐得到关注。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