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自然 和谐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变得越来越繁荣,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自然、改造地球的盲目行为和失当行为(诸如滥伐森林、毁坏草原、围湖造田等),而同时,也招致了大自然的无情惩罚和报复。酸雨、沙尘暴、沙漠化、洪涝、干旱、暴雨、龙卷风等,这一切都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深深地渗透着人为因素。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相似文献   
62.
杨珂 《世界环境》2013,(5):14-20
一、绿色教育的内涵 绿色是人眼所见地球植物世界的基色,它的多寡给人以生命力繁盛程度最直观的感受。它出现在画布上,是画家对大自然热情的描摹;它出现在厅堂中,是建筑师赋予空间以勃勃的生机。而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则以绿色作为生命的保护色。  相似文献   
63.
冬小麦 《环境教育》2011,(12):57-58
刚开始,我对这种"自然教育"的体验活动的作用有些怀疑。难道说孩子在自然中焕发了自己的天性,很快乐、自在地在自然中玩耍,可以比他们多些动植物知识的认知更加有意义吗?作为一个景观规划设计师,"自然"于我似乎并不陌生,然而忽然有一天被问到"什么是自然?"的时候,才知道我对此并没有真正的认识。在我的认知中,和大多数人尤其是城市人一样,有时候"自然"是另一个静默的世界,  相似文献   
64.
超重氢     
据《科学美国人》载文,人们认识超重氢还不足10年的时间。超重氢元素的最初发现是在一个反应堆内作为核变换的合成产物,随后在自然界中也探测到了超重氢。  相似文献   
65.
陈平 《环境》2012,(5):46-49
“孟春之月鸿雁北,孟秋之月鸿雁来”,这是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中有关鸟类迁徙的文字记载,说的是一年一度鸟类随季节变化的迁徙现象.2000多年以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指出了秋分以后,一些鸟类由寒冷的国家飞向温暖的地方,有时要飞往更远更温暖的地方.可见从古至今,鸟类的迁徙一直是自然界中最引人注意的生物学现象之一.  相似文献   
66.
重金属污染不是当前才裸露的问题,它在中国大地上"累积"了很长一段时间.重金属是"比重"比较大的金属,包括金、银、铜、铅、锌、铬、镉、汞等,以各种形态在自然界中释放和表达.要论起污染来,可以说从古至今都在"污染"着人类.过去人类无知无觉,或者说不把其当回事,或者说难以被当回事,大概是污染的当量小,而人类又生活在生态较好的环境中--身体消纳能力强的缘故.因此,除去一些特殊的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一般不太容易见到大量人体检出"汞超标"、"铅超标"、"铬超标"的事件.  相似文献   
67.
王小刀 《环境》2004,(5):39
据三联生活周刊报道,我国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28.7万。15—34岁人群中,自杀是第一位死因。这样算来,平均每天就有786人自杀。在自然万物中,自杀是有理性的人类所特有的现象。  相似文献   
68.
贺震 《环境教育》2009,(11):71-72
自从塑料大棚解决了部分蔬菜的反季节生长问题之后,人们似乎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现代技术已经可以越过季节的限制而随心所欲。因之,好多事情便与季节拧着干,或者说人们似乎淡忘了自然界中还有四季的分别。本该在一个特定季节做的事情,人们偏偏放到其他季节去做。比如植树就是这样。近年来,一些城市植树绿化的时节已渐渐模糊,有些城市反季节植树的总数己占到植树总量的40%以上。植树节前后不植树,酷暑盛夏挥汗如雨猛植树的现象在许多城市都不鲜见。  相似文献   
69.
杨箫  卢宝荣 《绿叶》2013,(12):73-77
自然界中普遍发生着基因在同一物种不同群体(个体)或不同物种之间进行转移的转基因现象。杂交育种和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育种.均是利用了自然界中基因转移的原理,其本质和目的都是一致的。但前者是通过有性杂交的方式来转基因以改良品种,面临着物种问的生殖隔离障碍、基因转移目标性较差等问题;后者则可在不同物种间转移.基因转移周期短、目标性强,但所转基因可能来自人类食谱中不常见的基因或经过遗传修饰,对其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健全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充分保障转基因生物技术的健康发展和安全应用。  相似文献   
70.
我们所存在的自然界中有很多植物是具有香味的,日常生活中常吃的一些水果、蔬菜也有着香味。据美国《预防》杂志报道:不同的香味可以实现减轻体重、促进记忆、增强性欲和帮助睡眠等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