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1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402篇
安全科学   519篇
废物处理   37篇
环保管理   546篇
综合类   2199篇
基础理论   310篇
污染及防治   150篇
评价与监测   204篇
社会与环境   159篇
灾害及防治   153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8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307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31篇
  2010年   191篇
  2009年   209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环境保护》2007,(11B):15-15
11月16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最后一部份气候变化报告,警告说,全球变暖可能带来长远的、不可逆转的影响。报告指出,人类活动将导致“突然的或者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和影响”。报告内容涵盖了气候变化的证据,气候变化对目前以及将来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如何阻止这些危险发生的各种观点。IPCC的专家们一致同意,过去数十年来地球温度的升高主要出自人类活动而非自然因素。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72.
阐述了密切值法和污染损失率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评价步骤。通过实例分析,得出这两种方法的结论具有一致性;利用密切值法对各个决策目标进行质量排序,再利用污染损失率法计标出各污染物对环境的损害程度,并对决策目标进行等级划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能全面地进行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73.
全球入侵物种信息网络:能找到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ioScience中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_矗也许是近年来最广为引用的关于入侵物种的科学研究,计算得出仅在美国,每年在入侵物种上的费用为1380亿美元(Pimenteleta1.2000)。全世界每年为入侵物种付出的代价估计为几千亿,包括控制费用、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农产品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失。这个庞大的数目远远超过了每年所有自然灾难的总费用(Munich Re Group2004),这使得入侵物种无论在农业还是在自然生态系统方向都成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但是我们仍有希望应对入侵物种的挑战,而且这种希望大部分源自于为入侵物种及其影响的信息管理而发展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74.
影响北京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用主成份分析研究了影响北京地区土壤元素背景值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土壤元素背景值的主要因素,在平原地区是地貌条件,在山区是成土母质。  相似文献   
75.
中国山地分区及其开发方向的初步意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山地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这是我国土地构成中一个显著的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我国宜农的土地少,且后备资源不足;而林牧业和多种经营前途广阔。 从生产角度来看,山区的开发、整治是和山地的邻近地区不可分割的。因此,这里称之为山区的应是自然、社会、经济等复杂的地域综合。  相似文献   
76.
阐述了密切值法和污染损失率法的基本原理和分析评价步骤。通过实例分析,得出这两种方法的结论具有一致性;利用密切值法对各个决策目标进行质量排序,再利用污染损失率法计标出各污染物对环境的损害程度,并对决策目标进行等级划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应用,能全面地进行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77.
张卫东 《环境导报》2003,(22):47-47
基于自然情境的环境教育活动,是以感性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参与活动为主体、以运用和验证环境科学知识分析解决环境问题,形成科学的生态观为主要目的学习方式。它以教育“互动”为中介,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一种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指导的活动,以学生自主活动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以培养个性、情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78.
云南土壤钴元素背景值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维钧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16-118
对云南省土壤钴元素背景值进行了采样分析,结果显示:云南土壤钴元素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中位值16.0mg/kg,几何均值14.88mg/kg,95%置信区间0.92~41.17mg/kg,背景值高于全国,接近南方部分地区。并对其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9.
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工业废水中的氟化物含量时,针对废水pH值跨度大,沉淀物较多的特点,对比在不同pH值和不同的样品移取方法下,氟化物含量的变化,从以上两方面加以控制,准确地测定其含量.  相似文献   
80.
强化混凝去除黄浦江水有机物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强化混凝去除有机物的效果与水源的分子量分布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黄浦江水中低分子量的溶解性有机物占多数,因此,强化混凝处理有机物效果有限.对于<1k分子量区间的有机物.增加混凝剂投量可有效去除紫外吸光值(UV254),但去除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效果很差.尽管增加混凝剂投量和降低pH都能有效地去除有机物,但决定强化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是pH,去除黄浦江水有机物的最佳pH范围为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