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潘杰  刘健芝  田松 《绿叶》2015,(4):36-44
引言:有一则新闻:"全民补碘15年:碘盐致病疑云"。1990年,中国向世界承诺,要在2000年实现消除碘缺乏病。为实现这个目标,1994年,《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正式通过并施行,全民食盐加碘作为一项国策,以法律形式就此固定。但据中国健康教育中心2013年的数据显示,已有"5省区碘过量,官方承认威胁健康"。营养学以健康之名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我们的饮食方式和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可让我们困惑的是:如今人们的营养意识越来越强了,但健康问题却越来越多了。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营养学与健康知识的困惑潘杰:从碘盐的例子看,现代营养学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吴四清 《环境教育》2013,(12):77-78
只有掌握了ISO14001这个武器,才能真正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提高人民遵法、守法意识,促进组织提高自律机制,制定并实施以预防为主,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控制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人的自私性的生态哲学分析——论生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生态问题的哲学思考,从人性角度分析了该问题,承认该问题的出现是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反映,进一步提出它与人的自私性有关,正是人性中自私的成分在资本、科技等帮助下扩张而伤害了自然。因此可努力挖掘人性更和谐的成分,加以培养,达成社会共识,以指导人们的实践,也作为预防和处理生态问题的根本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剖析了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提出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两种模式:人工自然化模式和生态自然化模式。分析认为,人工自然化仍是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和保护的主导模式,而以生态自然观为指导,采取生态自然化开发模式才是实现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协调的最佳途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因为在养护以及树木生长环境两方面存在不良的因素,昆明胜利堂内一棵树龄30岁左右的雪松于不久前死亡。这棵树并非古树,也非名木,可昨天市园林绿化局却“小题大做”。带领相关园林专家及新闻媒体来到现场开了一个现场办公会。(4月29日《都市时报》报道)  相似文献   
16.
西方传统自然观的演变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古代有机论自然观和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分别对原始--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对社会结构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而19世纪后期以来对机械论自然观的批判则为现代环境运动的兴起提供了必要的哲学前提。  相似文献   
17.
司开玲 《绿叶》2012,(2):96-103
文艺复兴之后,人类将自然从认知的客体转变为控制的对象,导致了自然的客观化和严重的社会后果。与作为认知客体的自然所体现出的多样性不同,自然的客观化更强调同一性。由这种追求客观化而生成的知识越来越脱离普通人的生活体验,转变成专业技术人员的专有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普通的生活者关于自身所遭遇的污染与受害的感官表达越来越无力,于是出现了他们在环境诉求中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动物权利问题是西方环境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根据人类历史过程中自然观的变化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对人与动物关系的影响,把动物权利思想观念分为古代朴素的动物权利思想、近代动物权利思想以及现代动物权利观三种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19.
贾珺 《绿叶》2012,(10):117-122
伊恩·西蒙斯(Ian Simmons)是位长期从事环境史研究的英国地理学家,《环境史概说》是一部只有五章篇幅的全球环境通史著作,被译为包括日文在内的多国文字。正是这本小书体现出的研究特色,使西蒙斯在环境史学界独树一帜,在世界史叙事上对历史学家也有所启发。西蒙斯在的前言中写道:"这本书不想劝说历史系的学生成为环保人士或是反自然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自然观以劳动这一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为理论的逻辑起点,揭示了实践的观点在环境哲学自然观中的基础地位,从而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