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29篇
综合类   117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2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引领互动",教师需要加强对"引领互动方式的研究。要真正做到"先学后导""互助展评"应先改变教师的思想。  相似文献   
62.
实现课堂高效,不仅要注重良好课堂氛围的创建,也要重视学生的人人参与。同时,教师课堂应变能力也是高效课堂师生互动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3.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试用)》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其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课程标准提出的任务呢?笔者结合自己近些年来作文教学的体会,就作文教学模式的合理构建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4.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则可以采用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教学方式以及任务型等多种教学途径,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协作学习就是基于这一理念而产生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65.
为了满足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的需要,进行地理教学导入模块的应用是必要的,这需要针对具体的地理课程教学方式,进行合理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问题的解决,进行学生学习的引导,保证学生对于解决地理问题兴趣的提升,保证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的提升,积极做好相关的探究工作,使学生的地理素质及能力得到提升,保证学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启发,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66.
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因此,在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灵活使用电子白板,能有效营造和谐氛围,增强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分解难点、突破重点,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情感共鸣,使音乐课堂成为师生心灵相约的场所,有效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7.
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人才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为了促进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良性发展,应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协调引导作用,与此同时,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要符合教育规律,积极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另外,企业应充分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与高校共同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68.
尊敬的顾秀莲副委员长,各位嘉宾,同志们:今天,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深入探讨发展责任保险的有关问题。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促进保险业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相互结合和共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代表国家局,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顾秀莲副委员长在百忙中出席我们的  相似文献   
69.
安防企业与保险企业同属经营与风险相关产品的企业,两者在经营上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双方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沟通,致使双方的优势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因此,探讨安防企业与保险企业的基本关系及其良性互动的途径和方式,对双方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0.
随着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完美整合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已成为教学的新任务、新目标、新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