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9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219篇
安全科学   56篇
废物处理   51篇
环保管理   120篇
综合类   963篇
基础理论   565篇
污染及防治   121篇
评价与监测   647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145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阐述了利用气相色谱技术测定含酸废水中焦油组成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 ,其分析结果对焦油的回收利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对于炼油厂等类似企业的污油组成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气相色谱法分析水中的多氯联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晓宾 《环境科学丛刊》1992,13(5):34-36,37
  相似文献   
23.
采用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的方法对酸性染料厂有机废液中的高浓度二氯苯进行回收,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回收的二氯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以确定回收率.结果表明,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均能有效地回收废液中的二氯苯,常压蒸馏的回收率约88%,减压蒸馏具有相对较好的回收效果,回收率约94%。两种蒸馏方法的选择需要在经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24.
前言空气中二甲苯的测定是用直接进样法,此法在采集样品时存在很大的瞬时性,标准配制复杂,测定灵敏度低.为此经多次反复研究试验,用重水性有机溶剂二硫化碳加一定体积蒸馏水作吸收液,进行采样,二甲苯标准用二硫化碳配制,气相色谱法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的问题.经多年来实践表明此法操作简便,最低检测浓度为0.1mg/m~3,可作为空气中二甲苯测定方法进行推广和应用.吸收液中的蒸馏水对防止二硫化碳在采样过程中的挥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本文提出了用硅胶管采集空气中亚磷酸三甲酯,用丙酮解吸,再经K-D浓缩管浓缩后进行气相色谱测定.方法采样效率100%,解吸率大于93%,室温下放置五天未发生丢失,方法的检测限为0.1mg/L,最低检测浓度为0.04μg/m3(采气体积为240L).本法已应用于农药厂车间空气及环境质量监测.  相似文献   
26.
烃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与其分配系数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从烃类化合物气相色谱保留指数预测其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公式,研究了以不同极性相上测得的烃类化合物保留指数预测其分配系数的准确性,得出弱极性柱上测得的化合物保留指数能更准确的预测其分配系数,从而为烃类化合物分配系数的测定和预测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7.
本文详细介绍了顶空气相色谱分析法测定的适用范围,试剂材料样品采集和试验结果等。  相似文献   
28.
讨论了到目前为止以原子吸收和原子发射作为水样和底泥样中有机锡形态分析检测手段的一些进展,评述了离子态有机锡化合物的萃取及其衍生方法,还讨论了仪器检测灵敏度、选择性及实用性方面的一些进展,最后论及了测定误差来源胶分析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9.
对丙烯酸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条件及其空气采样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相色谱可以有效分离丙烯酸甲酯,丙烯酯乙酯,丙烯酸丁酯。直接采样分析方法简便易操作,定量准确,活性炭吸附采样可降低检出浓度,但采样时间不易把握,受解吸效率影响使该方法灵敏度降低。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