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9篇
  免费   947篇
  国内免费   2175篇
安全科学   705篇
废物处理   390篇
环保管理   366篇
综合类   4914篇
基础理论   866篇
污染及防治   1197篇
评价与监测   383篇
社会与环境   123篇
灾害及防治   217篇
  2024年   119篇
  2023年   362篇
  2022年   392篇
  2021年   384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365篇
  2018年   217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292篇
  2015年   363篇
  2014年   574篇
  2013年   458篇
  2012年   510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469篇
  2009年   465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432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340篇
  2004年   333篇
  2003年   265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徐一飞  沈阳 《环境科技》2004,17(1):25-26
采用水解—接触氧化—沉淀工艺处理高浓度米果废水,设计规模为100m^3/d。处理后的CODcr,BOD5,SS和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8%,97.7%,94.4%,94.7%,总排放口水质为:pH=7.61,CODcr=70.7mg/L,BOD5mg/L,SS=29.2mg/L;色度的稀释倍数为8。  相似文献   
152.
上海市大气PM2.5中溶剂可抽提有机物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溶剂抽提、分离、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2000年10月至2001年8月上海市5个不同功能区采集的大气PM_(2.5)样品中的溶剂可抽提有机物进行了检测,共检测出正构烷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有机酸、有机醇、有机酯等各类溶剂可抽提有机化合物267种。检出的82种多环芳烃中有15种属于美国EPA优先控制污染物名单。比较了不同季节、不同区域PM_(2.5)样品中正构烷烃、多环芳烃等化合物分布特征的差异。检出的喹啉类含氮杂环类化合物以及有机酸等污染物表现出一定的机动车排放特征。  相似文献   
153.
SO2排放对我国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而损失计算对于SO2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方法计算不同排放水平下的森林损失.本研究以硫沉降超临界负荷作为计算森林损失的参数,推导了适用于我国硫沉降导致森林损失的剂量-响应函数,并以湖南省为例,以1995为基准年,计算了2000年~2020年高中低3种SO2排放方案下的森林损失.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今后湖南省经济和能源消费的增长,森林损失将继续增加.高排放方案下2020年SO2排放将增长1.2倍,但森林损失增长4.3倍,边际损失高于6000元/t.在当前排放水平下对SO2排放进行削减,边际效益达到1500元/t,因此控制SO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对湖南案例的不确定性分析显示,计算方法有较高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区域SO2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54.
 针对生物法净化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过程机理研究表明,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甲苯气体是一个以气膜控制为主的传质过程,其中甲苯的生化降解属于瞬时快速化学反应,即甲苯的生化降解反应速率远远超过甲苯在液膜中的扩散速率,甲苯的生化降解在气液相界面处即可发生,其宏观表现即为甲苯气体直接吸附在润湿的生物膜上后迅速被微生物生化降解。因此,可以从气体吸附理论的新角度去解释生物法净化废气中低浓度挥发性有机物的动力学过程。对于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生物法净化装置的设计与操作而言,凡能改善传质条件、减少气膜阻力的措施均能强化这一生物吸收净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5.
废水处理填料的性能由孔隙可变性、剪切作用、比表面积、微层次作用和亲水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构成,发展填料技术的关键是要研究如何提高这些功能作用发挥程度,而且还要充分考虑耐用的性质与经济性。对填料技术的理论和构成形式进行了论述;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填料技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6.
经实验室对革梁料厂排放的1.2.4-酸工业废水进行处理的结果表明,混合废水经过两级混凝沉淀处理,CODcr去除率可达62.5%,色度去除率可达80%,再经过滤及活性炭吸附,最终出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均可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7.
ACF的结构及其滤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活性炭纤维与颗粒状活性炭的平行实验,对比了ACF与GAC的物化特性和基本结构,以说明ACF作为新型环境功能材料的特点,在实验室建立的流动法测定材料吸附特性的系统中,对ACF在不同流量下对不同上游浓度污染气体(NH3)的吸附性能进行了测定,获得了ACF的穿透曲线,对其吸附性能与吸附床流量和上游浓度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以ACF为滤料的空气过滤器的除污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58.
~(134)Cs在水-萍-底泥系统中的消长遵循指数回归形式;萍能从水体中吸收~(134)Cs,并富集在其体内.萍种间的富集能力有差异,其中,小叶满江红>满江红>蕨状满江红>浮萍>卡州满江红,底泥对水体中的~(134)Cs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从而减少萍对水体中Cs的吸收量;在适当的土水比下,底泥能有效地去除水体中的~(134)Cs;钾离子能抑制萍对~(134)Cs的吸收.  相似文献   
159.
本文就我国中小型煤气发生站洗冷废水处理难题进行试验研究,提出了化学氧化法和活性炭吸附法两种工艺,是处理该废水比较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0.
采用加压活性炭生物膜法处理以对硝基甲苯磺酸盐为主的难降解的有机废水的研究,是在活性炭生物膜法处理有机废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实验结果表明,在加压9.8×10~4Pa(1kgt/cm~2)的条件下,COD_(Cr)去除率为62%~70%,比常压活性炭生物膜法高20%~25%;其容积负荷Nv=1.7~2.9kgCOD/m~3·d,比一般活性污泥法高3~6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