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7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907篇
安全科学   110篇
废物处理   57篇
环保管理   83篇
综合类   1726篇
基础理论   572篇
污染及防治   186篇
评价与监测   236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富营养化水体异味物质的臭氧氧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缪恒锋  陶文沂 《环境科学》2008,29(12):3439-3444
使用臭氧氧化技术,对无锡太湖富营养化水体中GC-MS检测到的6种目标异味化合物进行去除研究.结果表明,异味化合物臭氧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方程,反应速率由不同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结构特点决定,由高到低排列为:β-紫罗兰酮(3.3×10-3 s-1)>β-柠檬醛(2.8×10-3 s-1)>2,4-癸二烯醛(2.7×10-3 s-1)>香叶基丙酮(2.2×10-3 s-1)>土味素(1.4×10-3 s-1)>2-甲基异莰醇(5.6×10-4 s-1).臭氧化反应产生一系列小分子醛、酮类物质和少量醇、酯类化合物.进一步研究发现,重碳酸盐可以阻碍臭氧氧化过程中的自由基反应途径,从而对臭氧氧化异味化合物产生抑制作用;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物也能通过和臭氧的竞争性反应机制降低异味化合物的臭氧化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993.
大气中羰基化合物GC/MS分析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灵敏度高、可靠并且能同时检测大气中20种羰基化合物(C1~C10)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是采用涂布PFPH(衍生剂)的Tenax TA作为固体吸附剂采集大气样品,然后再经过溶剂洗脱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离检测的一项分析技术.校正曲线的可决系数(R2)、检测限(LOD)、平行样标准偏差(RSD,n=6)、回收率分别为0.995~1.00,0.15~1.04ng·m-3,7.3%~15.8%和92.7%~109.2%.该方法成功地应用到对大气中羰基化合物的定量检测.对羰基化合物浓度的日变化分析表明,上海大气中羰基化合物浓度变化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4.
以官厅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多环芳烃(PAHs)和有机氯农药(OCPs)在沉积物中的浓度及在30 d暴露笼养稀有鮈鲫和三油酸甘油脂-醋酸纤维素复合膜(TECAM)中的富集水平,来评价PAHs和OCPs在水体中不同介质中的富集规律,并探讨了用TECAM膜对水生生物进行生物有效性评价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目标污染物的沉积物生物富集系数(BSAF)和沉积物TECAM膜富集系数(TSAF)在湿地各点之间均存在着较大差异,变异系数分别在10%~70%和20%~50%之间,且BSAF和TSAF与Kow均没有一致的变化规律.对于所研究的目标污染物尤其是PAHs,稀有鮈鲫的BSAF值比平衡分配模型的预测值(在1~4之间)小1个数量级左右,而TSAF值则比较接近水生生物的模型预测值.同时也发现湿地中OCPs的BSAF和TSAF相互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关系,5个实验点相关系数分别为0.80、 0.87、 0.83、 0.85和0.84(p<0.01),而PAHs的BSAF和TSAF相关关系不显著(p>0.1).由此可见,联合应用沉积物、稀有鮈鲫和TECAM膜能更可靠更准确地评价PAHs和OCPs这类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污染状况,TECAM膜作为一种生物模拟采样器能很好地预测鱼对OCPs这类较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是对水体中疏水性有机污染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一个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995.
南黄海中部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分布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GC/MS)技术,在一个航次内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16种优先监控的PAHs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采用菲/蒽、荧蒽/芘、荧蒽/(荧蒽+芘)、吲哚芘/(吲哚芘+苯并(g,h,i)菲)等特定比值对PAHs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检出PAHs的总含量为90.4~732.65ng·g-1,各站点均以4~6环为主;与其它站位相比,倾废区的HOI站位受到PAHs污染较为明显,无论是16种PAHs总量还是高分子量组分最高值都出现在该站点,虽然该海区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没有超出生物影响低值,但苯并(b)荧蒽、吲哚芘和苯并(g,h,i)芘等一些没有最低安全标准的PAHs也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对海洋生物具有潜在的毒副作用.PAHs可能来源于原油、生物和煤燃烧造成的污染.  相似文献   
996.
大清河流域表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采集大清河流域72个表层七壤(0~20cm)样品,利用GC/MS分析技术,研究了土壤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的含量和组分特征,根据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和苯并[a]蒽/(苯并[a]蒽+麓)和荧葸/(荧蒽+芘)比值分析了其污染来源,并初步评价了其污染水平.结果表明,表层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含量范围为54.2-3231.6μg·kg-1,均值和中位数分别为405.1和233.2μg·kg-1.多环芳烃组分特征表现出以萘、菲等2-3环多环芳烃为主,其含量占到总含量的49%,4环和5~6环含量分别为31%和20%.大清河流域土壤多环芳烃污染主要来自于燃烧源,并表现出以生物质和煤的燃烧为主要来源的特征.相对于国内外其它地区多环芳烃检测结果和土壤标准,大清河流域土壤多环芳烃处于中等偏低污染水平,Nap和Fla是主要的超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997.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wenty-one sites of Yellow River Estuary and Yangtze River Estuary were determined for sixteen priority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by isotope dilution GC-MS method. The total PAH contents varied from 10.8 to 252 ng/g in Yellow River Estuary sediment, and from 84.6 to 620 ng/g in Yangtze River Estuary sediment. The mean total PAH content of Yangtze River Estuary was approximately twofold higher than that of Yellow River Estuary.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di erence may be the rapi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high population along Yangtze River and high silt content of Yellow River Estuary. The evaluation of PAH sources suggested that PAHs in two estuaries sediments estuaries were derived primarily from combustion sources, but minor amounts of PAHs were derived from petroleum source in Yellow River Estuary. PAHs may be primary introduced to Yellow River Estuary via dry/wet deposition, wastewater e uents, and accidental oil spills, and Yangtze River Estuary is more prone to be a ected by wastewater discharge.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定量分析了台州市路桥区37个河流沉积物样品中16种优控PAHs的浓度,并对其分布特征、来源及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16种PAHs的检出率均为100%,其总含量(∑PAHs)范围为59.3~3 180μg/kg,平均值为722μg/kg,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处于中低程度污染水平;∑PAHs与有机碳(TOC)显著相关(r=0.699,p0.001),表明TOC是影响沉积物中PAHs污染水平和归趋的重要因素之一.同分异构体比值和因子分析表明,路桥沉积物中PAHs来源于混合源,其中燃烧源占优势.有6个采样点的平均ERL商值1,表明路桥部分采样点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沉积物样品中PAHs的毒性当量浓度(TEQBaP)介于3.41~485μg/kg之间,7种致癌性PAHs对TEQBaP的贡献为98.4%,是生态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珠江广州段水体微表层与次表层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组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9年3月对珠江广州段微表层与次表层水中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与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珠江广州段微表层和次表层水中16种溶解态PAHs浓度为622.0~2132.2ng·L-1,与DOC存在正相关关系;颗粒态为316.7~639.5ng·L-1,与颗粒物浓度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PAHs的组成以2~3环为主,溶解态中2~3环PAHs占总量的86.0%~95.7%,明显高于颗粒态中2~3环PAHs占总量的(68.8%~84.0%)百分比,PAHs的辛醇-水分配系数及其物理化学性质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微表层对PAHs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富集因数EF在1.1~1.5之间(溶解态1.2~1.5,颗粒态1.1~1.3).  相似文献   
1000.
真菌对污染旱地红壤中苯并[a]芘共代谢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恒温和恒定转速培养条件下,模拟生物泥浆反应器法,选择从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来的青霉菌、黑曲霉、白腐真菌等3种真菌,在添加不同浓度菲和邻苯二甲酸作为共存底物情况下,研究其对旱地红壤中苯并[a]芘(B[a]P)的共代谢降解.结果表明,未灭菌土壤对B[a]P有降解能力,当土壤中添加菲时,提高了B[a]P在土壤中的降解率,100 mg.kg-1浓度菲处理的降解率显著高于200 mg.kg-1浓度菲处理,邻苯二甲酸对B[a]P降解影响不大.灭菌土壤中B[a]P几乎没有降解,添加共代谢底物后土壤中B[a]P降解率变化不明显.添加菲及邻苯二甲酸均促进了青霉菌对B[a]P的降解,提高其降解率,其中添加菲的效果更明显.与灭菌土壤相比,接种黑曲霉提高了B[a]P的降解率,但是添加菲与邻苯二甲酸却均抑制了黑曲霉菌对B[a]P的降解.白腐真菌对旱地红壤中B[a]P的降解能力较差,但当菲或邻苯二甲酸存在时能显著提高白腐真菌对B[a]P的降解,且菲比邻苯二甲酸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