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93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28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302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1.
为了深入认识石油烃的厌氧降解过程,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了大庆油田采油废水处理系统厌氧池和进水中的微生物群落特征。基于DGGE和克隆文库的分析结果均表明,厌氧生物膜中存在的古菌源自于采油废水。厌氧生物膜和采油废水中的古菌主要是产甲烷菌,包括嗜甲基的Methanomethylovorans thermophila和利用氢和甲酸的Methanolinea tarda。值得注意的是,氢营养型的M.tarda在厌氧生物膜中得到了富集。进水和厌氧生物膜中的细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进水中的主要细菌类群为Epsilonproteobacteria,而生物膜中的主要类群为Nitrospira和Deltaproteobacteria。在厌氧生物膜中发现许多与产甲烷古菌(尤其是氢营养型产甲烷菌)协同降解石油烃类物质的细菌相关克隆:其中一个克隆与Syntrophus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该类菌是产甲烷菌介导的厌氧烃降解微生物区系中的关键细菌;许多Deltaproteobacteria克隆属于group TA类群,该类群细菌主要参与芳香族化合物产甲烷菌介导的厌氧降解过程。这些结果表明,在大庆油田采油废水厌氧处理系统中已经建立起由产甲烷菌所介导的厌氧石油烃降解的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212.
石油降解菌的筛选优化及其对油污土壤的修复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牛肉膏蛋白胨-布氏哈斯培养基、蓝色凝胶培养基作为初筛和复筛培养基,从石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出2株可产生微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石油烃降解菌。并将菌株投加到油污土壤中进行修复研究,考查了不同影响因素对修复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2株菌对中度石油污染土壤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向油污土壤中直接投加菌株修复70 d时对石油烃的去除率为52%;(2)向油污土壤中投加降解菌并同时补充氮营养液,修复70 d时对土壤中总石油烃的去除率可达到75%;对土壤中正构烷烃的去除率为66%;(3)与土壤的含水率及土著菌的降解效果相比,向油污土壤中投加降解菌以及补充氮磷营养液是影响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13.
适量土壤样品加入四氯化碳后静置过夜,再经热浸,脱水,过滤,振荡吸附后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石油烃。简化分析步骤,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分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14.
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气相色谱法检测废气中甲烷、非甲烷总烃的方法存在诸多问题。针对标准参考气体的选择、采样方式、样品保存、配气方式、仪器配置等方面做了重点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甲烷作为标准参考气体最佳,根据污染源的实际状况,可选择动力采样或玻璃注射器手动采样。样品气保存在惰性气袋中比玻璃注射器更好,实验分析更推荐双柱配置的气相色谱,手工配制标准气系列、使用填充柱也可很好的满足检测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15.
根据非甲烷总烃排放标准、分析方法和实际监测情况,对非甲烷总烃定义、总烃峰型异常、氧峰干扰、方法检出限测定和采样容器选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气态烃的衍生物属于非甲烷总烃,烃的衍生物和色谱柱类型是导致总烃峰型异常的主要原因,使用除烃空气作载气可消除氧峰干扰,非甲烷总烃为差值结果,应按照EPA SW-846标准测定检出限,PVF气袋本底低、气密性和化学惰性好,是最佳的非甲烷总烃采样容器。  相似文献   
216.
在非甲烷总烃的分析中应用十通阀与六通阀的联用技术,实现双通道进样和反吹除残功能。通过标准曲线实验和实际样品测试,证实改进后的方法能有效解决传统分析方法中存在的多个问题,并简化了操作,缩短了分析时间,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延长了色谱柱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17.
气相色谱法测定废气中非甲烷总烃,国内外相关标准选用的标准气体各不相同,通过试验考察各标准气体对测定的影响,并比对相关文献信息。结果表明:甲烷和丙烷(浓度以碳计)在填充柱气相色谱仪和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上的响应无明显差异,而采用甲烷作为标准气体,分析时间短,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218.
采用可渗透性反应墙(PRB)协同微生物作用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进行室内模拟修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PRB对石油烃污染地下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反应器运行200 d后,生物PRB前端介质总石油烃(TPH)含量高,15个取样点的TPH质量浓度为0.74~5.42 mg/L,后端介质TPH含量较低且分布较均匀,10个取样点中TPH均低于0.29 mg/L,生物PRB出水中未检出TPH.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生物PRB内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生物PRB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随着横向距离的增大而降低,其中B2与B5取样点微生物相似度最高,达83.1%.在生物PRB前端TPH浓度高的部位,微生物群落较为稳定,多样性较低,而后端TPH浓度低的部位,微生物群落不稳定,多样性较高.  相似文献   
219.
稠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与菌群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烷烃、芳烃、胶质沥青质为唯一碳源,从稠油污染过的土壤里分离、筛选可培养的降解菌,将16株组合构建SL-16稠油降解菌群,通过室内摇瓶实验测得该菌群在最佳条件下对陈庄油田稠油降解率可达68%,其适宜的生长及降解温度为35~45℃,pH值为7.0~9.0,含盐量为4 000~14 000 mg/L,接种量为2%,稠油...  相似文献   
220.
浅析含油污泥处理中石油烃控制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烃含量是含油污泥处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控制指标。文章分析了含油污泥中石油烃组成及主要污染控制要求,介绍了国内外含油污泥处置对石油烃含量的控制现状;依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的相关规定,以及对原油中芳香族化合物及其多环芳烃含量的研究成果,对采用石油烃指标进行危险废物鉴别做了推论计算。结果认为:含油污泥等固体废物及其处理残余物的石油烃含量≤0.25%,不属于危险废物;石油烃含量介于0.25%~1.7%时,其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最终需要进行危险废物鉴别而确定;石油烃含量1.7%,则属于危险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