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2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301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3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针对污染源废气中的非甲烷总烃,采用传统方法操作过程繁复。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双通道气相色谱法展开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通过一次进样获得两组标样数据,能够快速有效进行甲烷、氧和总烃定量分析,获得精准度较高非甲烷总烃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442.
萱草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的根际机制和根系代谢组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亚男  程立娟  周启星 《环境科学》2016,37(5):1978-1985
采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花卉植物萱草(Hemerocallis middendorfii Trautv.et Mey.)对大港油田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设定的土壤石油烃污染含量为:0、10 000和40 000 mg·kg~(-1).结果表明,萱草对石油烃含量≤40 000 mg·kg~(-1)具有良好的耐性,并且萱草对石油烃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的修复效果比较显著,主要表现在试验组石油烃的去除率分别为53.7%和33.4%,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31.8%和12.0%).通过GC-MS测定土壤中的氨基酸、有机酸以及糖类等成分的相对含量,并结合PCA和PLS-DA模型探讨了土壤石油烃去除的根际机制.结果发现,萱草的种植确实改变了土壤各成分的分布特征,而且其中喃葡萄糖对石油烃的去除起到关键的作用.此外,对萱草根系代谢组学的分析结果显示,仅在污染组发现了特殊的代谢物丙氨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和亚油酸.而且,石油烃的暴露确实改变了萱草根系的初生代谢流,引起了一些代谢物的显著变化.总之,萱草可以种植于石油烃含量≤40 000 mg·kg~(-1)的污染土壤,并具备了对石油烃的修复能力;同时石油烃的暴露改变了萱草的根系代谢,而这种改变可能是萱草对石油烃污染土壤做出的代谢响应.  相似文献   
443.
有机质对金属元素的迁移、沉积、富集成矿有重要的作用 ,有机烃是有机质最终的裂解产物 ,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和穿透性。研究发现八卦庙金矿床有机烃与金矿体品位呈正相关关系 ,矿床的矿化富集中心也是有机烃的浓集中心 ,利用有机烃的这一特点可以进行隐伏金矿床的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444.
烃类热裂解生产过程中设备、管线、阀门的泄漏是引起火灾的重要原因,此外,还存在着管式裂解炉易产生结焦,高压操作具有爆炸危险,深冷分离易发生冻堵,高温裂解气、加氢反应火险性较大,工艺中存在引火源等特点。因此,防火防爆措施应从合理布置工艺装置,严格控制操作温度、压力、物料流量、流速及液位,避免裂解炉结焦,防止冻堵,设置安全装置,加强防火管理,采取紧急处理措施,配置灭火设施诸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445.
在30Nm^3/h中试装置上研究了聚酯生产废气在Cu—Mn催化剂上的催化燃烧。研究表明,应用催化燃烧工艺能够连续平稳处理聚酯生产废气。其适宜操作条件是:催化燃烧反应器进口温度250℃,空速20000h^-1。经此条件处理后。总烃去除率达97.1%-99.6%,净化排气中总烃和乙醛浓度均小于100μL/L,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46.
从物理、化学和生化3个方面综述了芳香族硝基化合物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介绍了两种最新的废水处理方法纳米技术和等离子体技术,并展望了此类废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47.
作者建立了以净化仪表空气为空白值的总烃气相色谱测定。空白值色谱峰高精密度为0.42~1.93%,本法的相对误差<1%,检出限为0.03ppm。  相似文献   
448.
设计了一组实验,将7个石油烃生物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迫近在预实验中所得的最佳水平上,探索了石油烃中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烯烃等不同组分在生物修复过程中各自的降解模式和降解速度。研究发现:碳数的多少是影响石油烃组分降解速度的最大因素;C23烷的降解速度近似于石油烃的总体降解速度;碳数越大,降解越难进行;当碳数相同时,不同类石油烃组分的降解速度由其官能团所决定。  相似文献   
449.
厦门港海面微表层对海水中石油烃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尼龙网采样器采集厦门港微表层样品,荧光法测定总烃含量。结果表明,次表层中石油烃含量为 6—14μg/L,微表层石油烃含量为 13—48μg/L,富集系数范围为1.86—4.44,平均富集系数3.34。  相似文献   
450.
本文总结了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二次生烃作用的四大特征;对不同演化阶段的烃源岩发生二次生烃作用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此确定了华北地区下古生界二次生烃作用的范围;通过模拟实验,对华北地区下古生界海相碳酸盐岩二次生烃作用潜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