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环境技术》2009,27(2):1-2
2009年3月20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江苏省国防科工办主持的“ES-350—870/LTT2525型(350KN)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胜利召开,标志着由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级35吨和国内最大2.5In×2.5m水平滑台的ES-350—870/LTT2525电动振动试验系统的科技成果通过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  相似文献   
42.
5月16日上午,坐落于苏州古城区学士街的名汇精品车模品牌店即全闰首家私人汽车模型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庆典。此次庆典吸引了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赛车时代》摄制组。上海电视台财经频道《天下汽车》栏目,江苏省电视台,苏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年友》栏目及苏州104.8交通台等十几家媒体前往采访。  相似文献   
43.
利用2021—2022年Sentinel-2卫星搭载的多光谱成像仪(MSI)遥感数据,通过SNAP遥感软件提供的植被生物物理参数处理模块(Biophysical Processor),反演了苏州消夏湾生态安全缓冲区的5种植被生物物理参数,包括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比例(FAPAR)、植被覆盖度(FVC)、叶面积指数(LAI)、冠层叶绿素含量(CCC)和冠层含水量(CWC),开展植被生态环境监测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生态安全缓冲区2021年建成并投入运行后,植被覆盖度和生物量有所增加,区域植被冠层结构有所改善,植被生物物理参数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了消夏湾生态安全缓冲区发挥了生态涵养成效。该研究方法能在大尺度上快捷、高效地反演植被生物物理参数,可为通过植被遥感动态监测评估生态安全缓冲区的生态功能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4.
随着现代工程专业化水平和复杂程度的日益增长,高质量的项目管理已经成为目前大型工程顺利建成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以苏州河环境整治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为基础,通过对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特点和重要性进行梳理、分析,论述了项目管理对大型工程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从项目信息管理、工作量统计、文明施工管理、工程档案管理等方面入手,成功完成该项目建设任务。结合所得工作成果,提出下一阶段项目管理工作的改进建议,所得成果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5.
根据苏州市科委S9128研究项目,利用美国陆地资源卫星Mss和TM负片,经MulticolorData System 4200F机作单、多波段与多波段比值合成和线性增强处理,通过47个方案得假彩色卫片71张的基础上进行解译。卫片显示出NW353°—NE13°与NWW280°的线性影象,以及NE53°和NW335°二组共轭线性影象,以区别本区华夏系及新华夏系老构造格局及其影象特征。对前者、通过综合多种方法查证,证明:我区存在一个近EW向张扭性构造与近SN向压扭性构造、并与之相配套的共轭线性影象所组成的新生构造体系。通过对1899对共轭线性影象的计算机统计处理,得出该体系的现代主压应力轴方位为SEE93°,与前人对我区现代主压应力轴方位多种研究结果大致吻合,说明本区自古生代至现代其主压应力轴方位逆转44°。同时还发现了本区存在较多的环形构造与环形旋卷构造。  相似文献   
46.
简述了1990年—2000年苏州市区水系的变化及京杭运河苏州段沿岸主要工业污染源的变化,对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指出,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的变化主要受水系的改变和污染源防治的共同影响。提出,除继续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防治外,还需对水系范围内的生活、农业等方面产生的污染进行防治;在规划水利建设工程时,应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与生态建设全面地比较与评价,按其结果再实施工程建设;已建成的环太湖闸在不影响其主要功能的情况下,应保持开启,让优质的太湖水补给运河,从根本上改善苏州市区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47.
花岗岩类谱系填图法的指导思想,是从解体大岩基入手,建立同源岩浆演化的等级体制及其与岩石地层单位的对应关系,逐步实现按地质构造背景划分花岗岩的区划.该方法在苏州西部地区的区调工作中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从丰富多姿的侵入接触关系,建立了该区花岗岩的谱系,论证了主体花岗岩的产状是向北缓倾的岩席,进而,探讨了控岩构造和侵位机制.阐述了花岗岩与矿产的时空关系,并用热力驱动成矿说(HHP理论)解释了苏州各类高岭土矿的成因.  相似文献   
48.
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托,本着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论述了苏州河东段沿地区规划的设想,包括阶段目标和区域功能结构的确定,重点分析了苏州河东段沿线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并对其主要功能及空间环境的创造提出了规划意见。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苏州近十年的大气环境数据的分析,描述出其发展趋势,并找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中心的完善和促进苏州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与途径,即以"城市布局、产业能源结构、交通设施与工具、区域合作"为改善与建设主架,各层次、多方位有机协调提升苏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从而推动苏州现代生态城市的建设,提升苏州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50.
根据对酸雨现状及十年变化趋势分析,苏州市十年间酸雨污染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全省亦处于前列。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因子。从气象条件、能源消耗、污染源排放、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对酸雨污染变化原因及其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得出,苏州市酸雨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