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7篇
综合类   109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71.
刘琦 《中国安防》2014,(6):95-97
随着网络监控产品的大量使用,催生出多元化的网络存储设备,而网络硬盘录像机(NVR)就是真中的题型代表。NVR与DVR显著的区别在于它的网络化。DVR的配套前端是模拟摄像机,它们之间通过同轴电缆直接相连:NVR的配套前端则是网络摄像机,网络摄像机将采集的图像进行编码处理后通过网络传输给NVR,NVR接收到这些监控码流后进行录像存储、本地解码显示以及对外转发等相关处理。随着NVR砬用领域的逐渐扩六,它已经充分体现出其在潮络化视频监控中的优异性,逐渐成为视频监控市场中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72.
基于自动站资料的苏州灰霾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苏州2010~2013年的逐时气象和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对苏州灰霾天气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发现:苏州灰霾的小时频率为30.7%,灰霾等级以轻微灰霾为主,干霾占总灰霾的比例为85.6%.2013年12月灰霾小时频率最高,达82.3%.灰霾小时频率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上午8:00时,达36.3%,14:00~16:00时,灰霾频率最低,约为25%左右;灰霾期间,PM10、PM2.5、PM1.0和散射系数分别是非灰霾期间的1.72、2.07、1.88和2.58倍.采用不同的灰霾日标准,苏州年均灰霾日数在94~243之间,相差极大.灰霾频率和气象条件有密切关系,灰霾频率最高的相对湿度区间为70%~80%,重度霾最多出现在90%~95%的相对湿度条件下;随风速增加,灰霾频率逐渐下降,在西北风向下,灰霾频率最大.大气消光以颗粒物散射消光为主,约占总消光的82%左右,黑碳的吸收消光约占13%左右.  相似文献   
73.
基于ArcView的空间型苏州河环境信息系统原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流域污染源调查的大量第一手资料,依据GIS开发设计中原型法的思想,以结构化系统分析为主要技术路线,以ArcView为主要软件平台,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Avenue所开发的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管理信息系统,探讨了系统开发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确立系统开发的构想与目标、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开发、系统应用等。笔者认为,流域环境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为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的规划与管理提供高效、科学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规划与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74.
领先创新——就业和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苏州模式已显雏形 近些年来,苏州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工作,着力推进社会充分就业,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保障事业整体推进,各项业务指标完成情况均位于江苏省前列,取得了显著成绩,并不断创出新的工作亮点,  相似文献   
75.
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群众性、综合性非常强的工作。近年来,伟成机电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由传统粗放型的管理模式逐步向科学的现代管理方式转变,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日常的事情制度化,责任的事情程序化。公司的主要做法有:  相似文献   
76.
基于能值分析的苏州市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婧  王远  陈洁 《四川环境》2010,29(4):72-77
本文利用能值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苏州城市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流,并建立了苏州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值评价指标体系,评估其可持续发展程度,并对其能值指标的发展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显示,2007年苏州市系统利用总能值达到616.71×1021sej,能值自给率仅为35.5%,环境负载率达到61.67。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能值指标对比得出,苏州市是一个高度外向型生态经济系统,其系统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外界资源的输入,面对现在不稳定的世界经济发展和外部环境,苏州市必须加大系统自身的供给能力,提高系统自身的稳定性;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系统环境负载率;加强高科技和人才投入,提高系统可持续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7.
王芳  高倩  贺晟晨  王远  陆根法 《四川环境》2010,29(6):102-106
借助绩效评价理论探索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的指标和方法,并尝试运用多目标决策方法中的嫡值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开展研究试点。通过对苏州市1997~2008年间的循环经济发展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年来苏州市循环经济绩效水平呈U型发展趋势,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但未来在提高低能耗第三产业比例、降低纺织业综合能耗、提高工业电力利用率等方面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较好地反映该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对于苏南同类城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TOPSIS方法较好地避免了主观因素在综合分析过程中的影响,但无法就各评价因子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影响途径等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需注意与其他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78.
根据对酸雨现状及十年变化趋势分析,苏州市十年间酸雨污染程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在全省亦处于前列。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污染因子。从气象条件、能源消耗、污染源排放、产业结构等影响因素对酸雨污染变化原因及其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得出,苏州市酸雨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79.
利用苏州市2005—2010年土地利用以及能源消耗数据,对苏州市碳排放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05—2010年苏州市碳排放呈逐年增加趋势,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林地是主要的碳汇。并根据结果提出了关于减少碳排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0.
苏州市黑碳气溶胶的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2年1—12月,对苏州市区黑碳气溶胶浓度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区黑碳平均质量浓度为3.3μg/m3,且季节变化明显,即夏季的平均浓度最低,秋末、冬初、春末时段黑碳浓度易出现高值,其分布规律与春季秸秆焚烧、秋冬季逆温雾霾时期相吻合;与周围生物质燃烧和工业排放有关。日变化有明显的峰值、谷值,一般在每日的6:00—9:00、18:00—20:00出现高值,低值则出现在午后12:00—15:00;与国外城市相比,苏州黑碳浓度偏高,但与国内城市(北京、天津、沈阳、本溪)相比,则浓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