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74篇
环保管理   70篇
综合类   202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47篇
灾害及防治   4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近40a来中国喜马拉雅山不同流域冰湖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70年代、1990、2000、2010年4个时相的冰湖编目数据,分析近40 a来中国喜马拉雅山区不同时段、不同流域和不同海拔冰湖的变化特征。近40 a来中国喜马拉雅山区冰湖变化总体呈现"数量弱减少、面积持续显著增大"的趋势,平均数量减少0.3%,面积增加53.1%±11.5%,但冰湖变化年代际差异明显。西部流域冰湖面积增速明显快于东部流域,由西至东,平均以线性递减率为2.4%/(°)的趋势减少。不同海拔高度的冰湖面积呈扩张态势,76.7%的流域冰湖面积年净增率在不同高度带上呈现出"单峰型"增长模式,其他流域呈"双峰型"甚至"多峰型"扩张模式,体现不同高程上冰湖扩张的复杂性与气候变化的垂直差异性。  相似文献   
252.
本文阐述了1988年澜沧—耿马强烈地震中邮电通信系统交换、传输、用户终端、房屋等破环情况,以及由此引起的对生产、生活和抗震救灾工作的严重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强震通信保障对策,对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大震灾害通信对策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3.
山区乡村建筑防洪与减灾技术研发课题一行5人组成调研组,于2009年8月20日赴江西省黎川县厚村乡焦陂村进行了山区洪水灾害调研工作.厚村乡地处武夷山脉西麓,山区面积约占乡域的67%,境内山峦叠峰,溪流交错.焦陂村与厚村乡比邻,位于山脚下大源河河岸.大源河是山间的一条小河,河床宽20多米,平时河床中有水,清澈见底.  相似文献   
254.
论述了阳山县江英乡生态环境特点、土壤类型和各类土壤的肥力特性。着重讨论了生态环境与作物生长的关系,指出了各类土壤种植作物的适宜性,为阳山县江英乡农业综合开发与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55.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球受石漠化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尽管相关部门针对石漠化问题进行了治理,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石漠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依然不容忽视。石漠化的形成与演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人为、气候、地貌等,其中气候因素是对石漠化影响最直接且最活跃的因素,往往会对生态环境形成严重影响。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市气象因素为例,首先概述了该地区气象要素特征,并重点探讨了气象要素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生态修复的影响,提出科学地生态修复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6.
中国西南岩溶山区土地利用的基底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岩溶山区的水文地质-地貌基底,塑造独特的驱动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的流水-斑块自然营力,如水土资源组合、小生境结构形成、化学元素富集、特定作物指示等,控制着人们如何才能重建该区健康生态-经济范型的根本过程,以获得清晰的基底环境与土地利用间效应与响应的科学认识。为更好做好岩溶山区生态完整性的恢复与人们福祉的提高,本区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为:①认识基底环境与土地利用间的相互关系,重建重要历史时期的土地利用格局,开展合适土地利用实践的选择为适宜性手段,重建岩溶景观生态完整性;②理解基底环境内的长时间序列的土地利用过程,分析它们的不同健康程度,整体认识岩溶景观格局的形成与演化,为合适生态-经济范型的厘定提供科学依据和成功途径;③理解认识基底选择合适的利用行为与违背基底受到惩罚这一规律,构建西南岩溶山区水-土资源脆弱性成因的解释框架,找出未来该区土地利用与基底环境间的效应互馈关系。  相似文献   
257.
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一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进行长期、定点和规范化监测,了解其浓度变化趋势和区域分布,有助于深人了解其源、汇的分布和大气氧化过程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58.
为客观准确地评价山区二级公路常态交通风险,将风险源分为动态风险源和静态风险源.首先,基于白化权函数的综合评价法建立事故后果模型,基于历史事故数据建立事故概率模型,以评价静态风险;其次,结合白化权函数和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事故后果模型,采用有序Logit模型建立事故概率模型,以评价动态风险;最后综合动静态风险结果评价...  相似文献   
259.
以西部山区的缩影川西为研究对象,利用交通矢量化数据和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在GIS软件支持下,探讨"十五"计划以来不同时期川西山区交通通达性与GDP的海拔空间分异性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3年间川西山区交通通达性有了显著提高,各县通达水平两级分化有所减弱,高值区集中于攀西城市群,低值区主要位于甘孜州;(2)川西山区GDP与交通水平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海拔梯度分异,表现为中低海拔区中海拔区高海拔区高原区,呈现出"反自然梯度特征";(3)从整体上看,川西山区通达性指数与GDP存在显著正向关联且关联程度不断加强,交通主干线显现出更为明显的经济促进作用,而边缘化的地理区位不利于地区对外开放,阻滞了经济发展;(4)不同时期各海拔区交通通达性及其构成要素与GDP的关联方向和程度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60.
以澜沧江某水电站坝址区碎裂松动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岩质边坡现场调查,并运用 ANSYS 有限元软件模拟河谷演化和冻融循环过程,综合分析碎裂松动岩体的成因。调查结果表明,碎裂松动岩体的形成与区域赋存的地应力场、地层岩性、河谷演化及高原冻融风化有关。数值模拟揭示了河谷演化过程中边坡岩体持续经历主应力降低、剪应力增大的状态,应力释放而驱动边坡岩体结构面破裂,形成大量的卸荷拉张裂隙,初现“松动”特征;在大温差冻融循环作用下,原本存在裂隙面的岩体不断扩展延伸直至发生疲劳性损伤裂化。由此,总结了碎裂松动岩体的成因机制,该成果对高寒山区深切河谷碎裂松动岩体的形成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