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0篇 |
免费 | 213篇 |
国内免费 | 32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3篇 |
废物处理 | 54篇 |
环保管理 | 63篇 |
综合类 | 760篇 |
基础理论 | 220篇 |
污染及防治 | 146篇 |
评价与监测 | 139篇 |
社会与环境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77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41.
以苯系物(BTEX)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温度和加热时间对土壤中污染物BTEX解吸的影响,初步探讨BTEX各污染物沸点与分子量大小和去除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温度的提高,污染物BTEX的饱和蒸汽压也会随之增大,导致其在土壤中挥发性增强;采用一阶衰减模型计算BTEX热解吸的衰减常数,得出温度和加热时间可直接影响解吸过程;同时通过对BTEX各污染物去除率的比较,表明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的污染物,越不易被解吸出.通过加热可增强土壤中BTEX的热解吸,对热解吸现场小试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42.
543.
以苯系物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抽提技术,明确抽提速率在抽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考察不同苯系物的物性对去除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土壤中不同层次去除率的差异,初步探讨土壤中气体运动模式.结果显示,在3个抽提速率3、6、15 Lmin-1作用下,去除率在60%80%.分子量越大,沸点越高的污染物越不易被去除,各污染物去除率大小关系:苯甲苯氯苯乙苯间、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实验通过分析处理不同土壤层次抽提前后的浓度变化,发现表层土壤和中心位置土壤的去除效果明显.这是由于在负压抽提过程中形成的优先流:气体从阀门内进入,大部分气体沿着壁面到达土壤的表层,进入中心位置,最后通过抽提管壁的孔隙进入抽提系统中. 相似文献
544.
挥发性有机物是我国污染场地地下水中高频检出的污染物,在地下水中多以非水相液体(NAPL)形式存在,成为持久的污染源,具有较高的环境和健康风险。监测自然衰减技术以成本低,扰动小,无二次污染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概述了目前国外主要的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能力评价方法。60个污染场地的应用情况表明,污染物浓度趋势分析和水文地球化学指标方法的应用频率最高,简单的污染场地使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准确评价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自然衰减能力,复杂的污染场地需要综合多种手段(微生物学方法,微宇宙实验,稳定同位素分析等)提高自然衰减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既能指示污染物的降解途径,也能量化自然衰减的速率,是目前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自然衰减评价研究最受关注的技术。 相似文献
545.
正氯虫·噻虫嗪是新一代高效、广谱复配杀虫剂,由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和噻虫嗪(Thiamethoxam)复配而成,已被广泛应用到了农业生产中.欧盟、美国、中国等地区均对两种药物制定了最大残留限量.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残留分析方法主要是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等.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性差,灵敏度低;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但仍要复杂的净化过程以降低基质效应,影响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在线净化技术可简化前处理过程,减少人为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已成功应用于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的分析检测. 相似文献
546.
547.
548.
549.
再生塑料颗粒加工过程中,可挥发苯系物的暴露水平是作业人员所面临的健康风险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本文针对再生塑料颗粒这一特定暴露源,研究其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环境的风险影响,基于暴露场景评价法构建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利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25种再生塑料颗粒样本中8种苯系物的挥发浓度,可挥发性苯系物总体检测浓度范围在9.26×10−8 —8.68×10−1 mg·kg−1;构建“两步法”风险评估模型,运用模型评估了四类暴露群体的健康风险水平. 评价结果表明,乙苯是致癌风险的主要来源(74.16%),甲苯是非致癌风险的主要来源(39.78%),再生塑料加工过程中对作业人员的主要健康风险是苯和乙苯的综合致癌风险,重度体力劳动者的致癌风险水平超过可接受水平(10−6). 研究结果表明,再生塑料颗粒本身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可挥发苯系物会对作业人员造成一定致癌风险,尤其是对重度体力劳动者的健康风险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50.
化学氧化修复技术是处理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在施工过程中,氧化剂添加往往过量很多,造成氧化剂浪费,且多余氧化剂还会破坏土层结构及有机质含量。目前采用化学氧化法处理苯系物大多针对于地下水环境,面对复杂工况时的土壤苯系物污染,氧化处理缺少相应的系统数据支持。据此,本研究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活化过硫酸钠、高锰酸钾、过氧化氢、Fenton试剂和类Fenton试剂氧化不同苯系物的最佳条件和显著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氧化时间是对降解率影响较大的因素,但是降解不同苯系物所采用的氧化剂、氧化条件及显著影响因素有所不同。整体来看,苯系物中乙苯和二甲苯比较容易被氧化;对于氧化剂来说,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过硫酸钠氧化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上处理不同种类、不同浓度及不同比例的苯系物时,在氧化剂的选择以及氧化剂、活化剂、络合剂的浓度和反应时间等参数设置上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