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0篇 |
免费 | 213篇 |
国内免费 | 32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3篇 |
废物处理 | 54篇 |
环保管理 | 63篇 |
综合类 | 760篇 |
基础理论 | 220篇 |
污染及防治 | 146篇 |
评价与监测 | 139篇 |
社会与环境 | 4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35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48篇 |
2015年 | 51篇 |
2014年 | 98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71篇 |
2011年 | 59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74篇 |
2008年 | 80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77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56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46篇 |
2000年 | 27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27篇 |
1994年 | 21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6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6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51.
采用Tenax-TA/吸附热解吸、光离子化气相色谱法(GC-PID)对北京市大气中苯系物(BTEX)的小时平均浓度进行了为期1年的观测.结果表明,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4.43、7.03、2.27、4.18和2.06 μg·m-3.苯系物之间具有很好的同源性,其浓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这些变化特征与交通尾气排放、采暖期化石燃料燃烧、光化学反应活性等密切相关.苯与甲苯特征比值(B/T)的分析表明,交通尾气排放是北京市大气中苯系物的主要来源,冬季和早春采暖期化石燃料燃烧也是北京市大气中BTEX的重要来源之一.乙苯与二甲苯比值(E/X)的季节变化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与北京市大气光化学反应活性季节变化趋势相似.2009年北京夏季总苯系物的平均浓度比2004年夏季减少了2/3,表明北京市政府为改善空气质量所采取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552.
选取杜鹃 (Rhododendron hybrids)、橡皮树(Ficus elastica)、变色木(Codiaeum variegatum)、萱草(金娃娃)(Hemerocallis fulva)、一品红(Euphorbia pulcherrima)和国兰(Cymbidium sinense)等6种植物,采用动态熏蒸方式,研究其在6 h熏蒸时间内,分别对3个浓度水平的苯、甲苯以及苯/甲苯复合气体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6种植物对几种有害气体均有净化作用,但不同浓度水平下净化效果有明显差异.植物对甲苯的选择性净化作用会因为苯的介入而受到抑制.实验植物在苯浓度为0.64 mg·m-3,甲苯浓度0.76 mg·m-3时达到最佳净化效果.兼顾到实际应用中污染物浓度、时间、污染物种类及数量等因素,将植物进行适当合理的搭配可达到稳定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553.
苯并[a]芘(BaP)是一类兼具强致癌性和非致癌毒性的物质,可随PM_(2.5)经呼吸途径进入人体而威胁健康.本文采集2016年北京城区监测点PM_(2.5)样品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其载带BaP浓度.通过BaP的流行病学及动物毒理学数据的检索和分析,确定BaP呼吸暴露的致癌和非致癌毒效应评价终点及其剂量效应关系.运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s)指标估算了呼吸途径人群PM_(2.5)载带BaP暴露导致的疾病负担.结果显示北京市BaP导致总疾病负担为431.36 DALYs·a~(-1),每千人DALYs为0.03 a~(-1).其中非致癌效应的疾病负担为1.98 DALYs·a~(-1),致癌效应为429.39 DALYs·a~(-1).不同毒效应的疾病负担排序为:癌症(99.54%)发育毒性(0.41%)生殖毒性(0.04%).不同季节的疾病负担贡献差异较大.北京市BaP暴露导致疾病负担的主要贡献季节为冬季,疾病负担贡献的顺序为冬季(88.01%)秋季(4.91%)春季(4.34%)夏季(2.74%). 相似文献
554.
来源于机动车尾气的苯能溶于大气水滴、云雾等水相中并发生水相光氧化反应,在水分蒸发后,产物保留在颗粒相中形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粒子.本文采用雾化器将羟基启动苯水相光氧化反应溶液雾化产生气溶胶粒子,通过扩散干燥管除去水蒸气后产生SOA粒子,采用气溶胶激光飞行时间质谱仪进行在线检测,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离线测量SOA的化学组分.实验结果表明,激光解吸附质谱中存在醛类(m/z=29(CHO~+)、57(CHOCO~+))、羧酸(m/z=44(COO~+))和苯环(m/z=39(C_3H~+_3)、65(C_5H~-_5))特征裂解碎片峰.SOA粒子的红外光谱图中存在苯环C—H和C=C双键,以及C=O双键、C—O、O—H和C—O—C键的伸缩振动吸收峰,电喷雾电离质谱中存在m/z高达915的离子峰.这表明醛类、羧酸、酚类、芳香醚类产物和酚类产物发生聚合形成的高分子量化合物是SOA粒子的主要化学组分.这为研究人为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水相反应形成SOA的机理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55.
556.
为研究仪器法和化学法对滤毒罐苯防护时间结果的一致性以及对防护时间判定的影响因素,参照强制性国家标准《呼吸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GB 2890—2009),通过选择不同的实验条件,测试4种不同滤毒罐对苯的防护时间,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显著性差异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仪器法测定的防护时间小于化学法测定的防护时间;2种检测方... 相似文献
557.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全国5个气候区的223户民用住宅中进行不同季节入户,对空气中污染物采样,并对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浓度进行分析.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的算术平均浓度分别为6. 78、17. 4、17. 68和9. 87μg·m~(-3).相比其他国家室内苯系物浓度,中国室内苯系物浓度稍高;我国相关标准对于室内苯系物浓度的标准限值远高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标准限值.在众多影响室内苯系物浓度的因素中,主要分析了装修完工时间、吸烟和做饭频率与苯系物浓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室内苯系物浓度仅在装修后2 a内有明显地降低;与装修完工时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装修程度一致时,吸烟和不吸烟家庭中室内苯系物浓度无显著性差异,但吸烟时散发的苯可能更易于以三手烟的形式存在室内,长期室内苯的贡献率大于甲苯;做饭时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主要是烷烃和醛酮类,而房间中苯系物浓度与做饭频率的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558.
2004年夏季在广州四个不同区域采集大气颗粒物样品,参照美国环保局(US EPA)标准方法测定其中二噁的含量,采用热分解光学分析法测定元素碳和有机碳的含量。结果表明,花都、荔湾、天河、黄埔大气颗粒物中二噁浓度(毒性当量)平均值分别为3815fg/m3(104.6fg I-TEQ/m3)、12777fg/m3(430.5fg I-TEQ/m3)、6963fg/m3(163.7fg I-TEQ/m3)、10953fg/m3(769.3fg I-TEQ/m3)。简单地分析了广州大气颗粒物中二噁的含量特征,以及与元素碳、有机碳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59.
土壤气相抽提法去除红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壤气相抽提技术(SVE)是一种安全、经济、高效的土壤治理技术,广泛应用于不饱和土壤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本实验以我国南方典型土壤红壤(粘性较大的土壤)为实验土样,选用最常见的挥发性有机物苯作为污染物,采用一维土柱通风模拟SVE过程,研究了通风流量、土壤含水率以及间歇操作对苯污染红壤去污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土柱垂向气相中苯浓度变化趋势一致,通风初期浓度迅速降低后进入长时间的拖尾阶段,拖尾阶段初期进行间歇操作可降低能耗达到较经济的治理效果.通风流量与土壤含水率是影响净化时间和修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两者均存在最佳值.当通风流量为600 mL/min,含水率为17.2%时本实验净化时间降低为36 h,去除率为99.9%,达到了最佳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