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34篇
  免费   725篇
  国内免费   2875篇
安全科学   296篇
废物处理   127篇
环保管理   585篇
综合类   6280篇
基础理论   2631篇
污染及防治   777篇
评价与监测   612篇
社会与环境   181篇
灾害及防治   45篇
  2024年   160篇
  2023年   480篇
  2022年   517篇
  2021年   637篇
  2020年   444篇
  2019年   480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345篇
  2016年   473篇
  2015年   475篇
  2014年   734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527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464篇
  2009年   513篇
  2008年   522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349篇
  2005年   293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252篇
  2002年   235篇
  2001年   179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20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18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05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93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磁性Fe3O4改性蒙脱石的合成及表征,生活垃圾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研究,暗棕壤性保护地土壤磷素状况的研究,底泥陶粒对印染废水污染物去除特性的试验研究,高频放电等离子体法处理苯和甲苯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4.
煤矸石在露天堆放或用于复土造田时,因矸石经过自然风化和雨水淋溶的作用,会有部分有害元素溶出,从而随淋溶液进入水体或经过土壤渗入地下,污染水体和土壤。对永城矿区的矸石采用放射性Zn—65模拟实验研究土壤对Zn—65的吸附结果表明,3cm以上的土壤吸效率为93.14%,12cm以上的土壤吸附率为100%。说明永城矿区煤矸石用于复土造田时,其淋溶水不会构成对浅层地下大的污染。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利用统计分析和吸收系数描述了昆明西山土壤-植物系统中Fe,Mn,Ni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试植物在土壤-植物系统中对Ni元素均表现出相对的稀释和绥冲作用;对Mn元素,除了菊科夏田菊,山紫金子和牛旁外,均表现出相对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粉煤灰作为土壤改良剂,在准格尔煤田排土场中进行农作物的栽培试验。试验表明施加适量的粉煤灰种植农作物,能起到熟化土壤作用,达到增产的效果。利用粉煤灰复垦土壤,既节省了处理粉煤灰的费用,美化了环境,又为国家提供粮食,有着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化工环保》2005,25(2):113-113
2004年,Solucorp工业公司公布了一种可使含重金属(如汞、铅、镉、铬)的消耗品安全处置的技术。该技术被称作综合固定系统(IFS),是Solucorp公司的分子键接系统(MBS)向子弹、电池、脱漆剂甚至垃圾掩埋场衬里等消费品传送的载体。MBS可将消耗品中的可滤出重金属转化成不溶物形态。  相似文献   
9.
生物炭对土壤中铁生物还原作用和重金属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厌氧精瓶培养实验体系,探讨生物炭对土壤中铁的生物还原和其他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会影响铁还原菌希瓦氏菌(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对土壤中铁矿物的还原溶出,降低亚铁离子浓度。培养70d后,土壤-希瓦氏菌(SR)处理组亚铁离子摩尔浓度为(291.0±58.0)μmol/L,土壤-希瓦氏菌-生物炭(SRB)处理组亚铁离子摩尔浓度降为(94.7±32.4)μmol/L。同时,生物炭改变了铁生物还原作用对土壤中重金属迁移性的影响。SRB处理组土壤中可交换态锌、钴和镍含量低于土壤-生物炭(CB)处理组,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含量增加;与SR处理组相比,SRB处理组可交换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锌、钴、镍含量均有所增加。因此,在稻田等厌氧环境下应用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生物炭对铁矿物生物还原、重金属形态转化的影响需要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李子阳  刘伟  李春培  朱波  周明华 《环境科学》2024,45(7):4206-4217
为了弥补我国四川盆地紫色土丘陵区退耕还林对坡地土壤碳(C)和氮(N)时空分布影响的研究不足,依托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在万安小流域建立的长期观测样地,对比分析了约30年历史的退耕林地及其邻近的坡耕地不同坡面位置土壤的C、N形态、含量及其储量. 结果发现,退耕还林后,显著增加了剖面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及储量(P< 0.05),其中表层土壤(0~20 cm)SOC储量增加了25.86 t·hm-2,年均SOC储量增加速率为0.89 t·hm-2. 土壤总氮(TN)含量虽略有增加,但仅限于0~20 cm土层. 退耕林地与坡耕地相比,速效C、N养分如,土壤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在整个土壤剖面(0~70 cm)的差异性基本不显著(P> 0.05). 此外,研究还发现空间位置对坡耕地土壤TN、SOC、NO3--N、NH4+-N和DOC含量均有显著影响(P< 0.05);土壤TN和SOC含量沿坡面的变化趋势大小为:下坡位>上坡位>中坡位,而土壤NO3--N、NH4+-N和DOC含量沿坡面的变化趋势大小则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 退耕林地土壤仅DOC含量受坡位的显著影响,并沿坡面向下呈增加趋势. 结果表明,在评估紫色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时,不能忽视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