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8篇
安全科学   14篇
环保管理   66篇
综合类   167篇
基础理论   100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滇西北亚高山针叶林林窗大小与更新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分析了云南西北部碧塔海自然保护区的亚高山针叶林林窗大小对林窗植被和更新的影响。调查区域出现了1级林窗(面积<50m^2)占36%,Ⅱ级(50-75m^2)21%,Ⅲ级(75-100m^2)19%,Ⅳ级(100-125m^2)13%和Ⅴ级(>125m^2)11%。结果表明,亚高山针叶林因林窗大小不同而导致小环境条件的差异,使林窗植被和更新与林窗干扰密切相关。林窗大小对林窗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结果,密度分布以及云冷杉更新苗的空间分布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小林窗(Ⅰ级)的物种多样性比大林窗(Ⅳ级和Ⅴ级),中林窗(Ⅱ级和Ⅲ级)高。云冷杉更新幼苗以中,小林窗较多,且在小林窗中呈随机分布,主要分布在林窗中心和过渡区域(88%);在大,中林窗中则呈集群分布,主发分布在过渡区域,占44%-50%。同时,研究表明该区亚高山针叶林有效更新的林窗阈值面积大约为75m^2。图4表3参22。  相似文献   
52.
广西柳州市仅存的一片“绿肺”----“长 林”,如今都让每一个热爱柳州的人为之痛心疾首。 这片让柳州人奉为“绿肺”的“长林”位于柳州市柳北区跃进路旁。此地原是树木稀少的郊野,30多年前,几万名热爱柳州的建设者响应“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高举红旗、肩荷银锄来到这里植树,他们勤劳的汗水历经数年才营造出一片长约2公里,宽约500米的郁郁葱葱林带,柳州人都称之为“长林”,更有长期困在水泥楼宇、城中城的人极为形象地称之为“绿肺”。 随着城市的发展,长林成了柳州市的“城中森林”,市园林局在林中派驻管理机…  相似文献   
53.
城镇生活污水排入水体,严重影响水资源的使用价值。沙漠地区因缺水,造成许多地方造林失败。本文提出了将城镇生活污水就近引浇防沙治沙工程林的构想,并从经济和环境影响两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该方案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54.
不同类型植被河岸缓冲带对模拟径流及总磷的消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九龙江上游北溪流域,选择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P.purpureum)、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红叶石楠(Photinia fraseri)3种植物及原生撂荒杂草地,构建对照(A)、草本(B)、灌草(C)和灌木(D)4种不同处理的植被缓冲带,通过模拟不同浓度面源污染下的农田径流,探讨不同植被组合对径流量及总磷的消减效果.结果表明:各缓冲带不同植被对径流量及总磷的消减效果均表现为草本灌草灌木,其中,草本缓冲带对径流量的消减率最高,达到86.93%,在高、低浓度进水时对总磷浓度的消减分别为95.20%、80.69%;4种不同植被缓冲带对总磷浓度的消减效果随缓冲带宽度的增加均出现上升的趋势,其中,前半段消减效果最佳,后半段消减趋势减缓;高浓度污染进水条件下缓冲带对总磷的消减效率高于低浓度进水;4种缓冲带对磷总量的消减量分别为27.70、28.02、28.06和26.94 g.研究成果可为九龙江上游河岸缓冲带建设及流域氮磷污染率治理和生态评价提供科学示范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张微微  李晓娜  王超  赵春桥  史瑞双 《环境科学》2020,41(11):4895-4904
基于密云水库上游北京境内白河段9个监测断面的水质数据,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空间尺度(100、200、300、500和1000 m)河岸带缓冲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与水质总氮(TN)和总磷(TP)的关联性,识别水质对景观特征响应的最佳缓冲区尺度.结果表明,密云水库上游北京境内白河周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随着河岸缓冲区不同宽度的变化而不同,在河岸小尺度缓冲区表现得更明显,对水质TN和TP空间分异解释的最佳尺度分别为300 m和100 m河岸缓冲区.300 m缓冲区尺度,耕地斑块密度和草地聚集指数是影响河流TN的主要指数.100 m缓冲区尺度,城乡居民点面积比例对河流TP影响显著.该研究表明,优化河岸缓冲区300 m宽度范围内的景观格局,特别是耕地和林草地的合理配置提高农业景观的连通性和聚集度以及岸边城乡居民点面积与污染物排放控制,对于改善北京境内白河段河流水质的生态功能和保障密云水库饮用水安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6.
2006年夏季,经对全区各生态类型区实地调研:干旱程度普遍高,湖泊集水线急剧向心退缩或湖泊干涸,湖泊萎缩、河流湿地退化特征明显;进入6、7月中旬,大范围、大面积草原土地处于裸露状态,沙源丰富,草原返青尚无从谈起;荒漠草原上迅猛发展的露天矿开发,裸露外排土场成为新的人为沙尘源。本文定性报告了内蒙古草原新增沙尘源现状。  相似文献   
57.
固体火箭发动机高原荒漠环境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提高导弹武器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总结了高原荒漠地区的环境特点,分析了高温、低温、温度交变和辐射等典型环境条件对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影响,提出了提高导弹武器系统高原荒漠环境适应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58.
首先,阐述了美国ACI318-08规范中钢筋混凝土受弯、受压构件的设计原理和基本假定。与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不同,ACI318-08规范是根据构件的受力破坏形态来确定名义抗压和抗弯承载力的折减系数的,相对于延性破坏,脆性破坏构件的承载力折减较多。然后,由平衡条件、平截面假定及Newton迭代格式,推导出林聪悟-直线法的计算公式。编制程序实现该算法时,须根据最大、最小配筋率的规定对迭代区域进行限定;在确定P-M相关曲线上的拐点位置的基础上,实现中性轴高度在曲线上的分段迭代。通过在曲线拐点处设置微小增量及自动调整中性轴高度等方法,解决了程序计算时可能出现的迭代发散问题。算例表明,所编制程序的计算结果具有很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59.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1,44(4):23-27
文章为阐明杉木林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杉木林进行氮磷添加,设置4个不同处理(CK、N1、N2和P),测定了土壤Cr、Cu、Fe、Mn和Zn含量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N、P添加后,在6种处理中,杉木林土壤重金属的含量FeMnCrCuZn,Cr和Cu的相对增加量为正值,而Mn和Zn相对增加量基本为负值。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pH与Fe表现出显著正相关性,并且重金属元素之间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冗余分析表明全磷和pH值对土壤金属Cr和Cu活性的影响较大,土壤全碳、全氮和含水量对金属Mn、Zn和Fe活性较大。路径分析表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直接和间接效应最终通过级联效应影响重金属活性。  相似文献   
60.
采伐林窗对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初期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人为采伐活动形成的林窗对马尾松低效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以39 a生的马尾松人工林7 种不同大小林窗(G1:100 m2、G2:225 m2、G3:400 m2、G4:625 m2、G5:900m2、G6:1 225 m2、G7:1 600 m2)以及林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林窗中央和林窗边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微生物生物量磷(MBP)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①林窗大小显著影响了林窗内各位置土壤MBC和MBP,对MBN影响不显著;MBN与MBC变化趋势相同,均随林窗增大呈先升后降的单峰型变化,但MBN变化幅度较小,MBP仅在林窗中央具有单峰型变化。MBC、MBN和MBP分别在面积为400~900 m2、225~625 m2和625~900 m2的林窗较高。总体来看,中型林窗更有利于微生物生物量的增值。②季节变化对土壤MBC、MBN、MBP均有极显著影响,MBC为夏高春低,MBN夏高冬低;MBP的变化较复杂,秋季相对较高。③林窗中央与边缘间MBC、MBN、MBP差异不显著,但MBC、MBN显著高于林下。说明较之马尾松纯林,林窗内土壤微生物活性有较大提高。④土壤温度对MBC、MBN有显著影响,土壤含水量对MBN、MBP有显著影响,土壤温度和水分是林窗形成后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