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1篇
安全科学   10篇
废物处理   5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24篇
基础理论   61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71.
为了解煤层中产甲烷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结合厌氧培养箱和平板划线分离技术从山东兖煤菏泽能化公司赵楼煤矿距离地表936 m处坑道顶板取得40℃煤层水样品中微生物进行富集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在该条件下存在产甲烷微生物,并分离得到一株产甲烷菌株M-3,该菌株呈短杆状,菌体大小约(1.0-2.0)μm×0.5μm;革兰氏染色显阳性;在平板上生长出圆形黄色菌落,边缘光滑整齐;可以利用乙酸、甲酸、甲醇和H2+CO2(V/V=2:1)作为唯一碳源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45℃;对酸碱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中性条件下甲烷产量最多;最适NaCl浓度为0.2-0.6 mol L-1.对菌株M-3的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菌株与Methanobacterium bryantii同源性高达99%,G+C含量32.9%.本研究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RNA分析,鉴定菌株M-3为M.brytantii.  相似文献   
172.
低温纤维素降解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内蒙古部分地区土壤中低温降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研究,以期获得一些高酶活的低温纤维素酶产生菌.采用纯培养的方法,在10℃下培养获得纯培养物.以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PCR扩增后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确定种属.以DNS法测定纤维素酶活性,并对酶活较高的菌株进行产酶条件的优化.结果共分离得到55株可低温降解纤维素的菌株,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它们分别属于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硬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以及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该55株菌的纤维素酶活性均在22℃下最高.其中菌株CF11在10℃下的酶活在分离得到的55株细菌中最高.通过优化,菌株CF11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条件初步确定为pH值为6.5,培养时间为10 d,并且是以酵母提取物作为氮源,其纤维素酶活为58.091 IU.因此菌株CF11是一株极具开发潜力的低温纤维素酶产生菌.  相似文献   
173.
利用过滤的天然珍珠养殖水参照BG11配制加富培养液,将1株能促进鱼害微囊藻生长的微小杆菌属菌株(Exiguobacterium sp.013,简写为E.sp.013)进行纯化扩大培养后与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平裂藻(Merismopedia sp.)和惠氏微囊藻(Microcystis wesenbergii)按一定菌、藻密度比例同时接种后进行为期24 d的培养试验,利用特定生长率和细胞密度等指标观察并检验E.sp.013菌株对4种蓝藻生长的影响,同时检测培养液中优势菌群的数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E.sp.013菌对铜绿微囊藻、水华微囊藻和惠氏微囊藻具有显著促生长和延长稳定生长期作用,对平裂藻不具有显著促生长作用,但对延长其稳定生长期具有显著效果;试验培养过程中E.sp.013菌落数量占所有菌落总数的比例始终高于46%,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表明E.sp.013菌具有调控其他菌群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4.
微生物选育技术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微生物特别是细菌进行筛选和培育 ,可以得到降解能力强的高效菌株 ,将这些菌株应用于废水生物处理 ,能够增强废水处理工艺去除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及削减其毒性的能力 ,本文对此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相似文献   
175.
为探究沉水植物附生细菌的功能特性,选取苦草(Vallisneria natans)在室内配置模拟污水进行菌群驯化,分离苦草根、叶际附生细菌进行筛选,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结果,共分离纯化和保藏172株菌株(分布于5个门、15个目、42个属),其中根际分离菌107株,叶际分离菌65株.将分离得到的5个门、30个属、47个种的82株代表性菌株进行脱氮、解磷释磷、产吲哚乙酸(IAA)和去除有机物功能验证实验.最终筛选到高效氨氮去除菌10株、硝氮去除菌9株、解无机磷菌12株、解有机磷菌11株、产IAA菌11株及去除有机物菌10株.苦草根、叶际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较为丰富,该研究中筛选到的高效功能菌丰富了对苦草附生微生物资源的认识,为沉水植物合成菌群的研制和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6.
一株纤维素分解菌利用枳实废渣产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枳实废渣为碳源,对产纤维素酶G2菌进行固体发酵,通过测定FPA、CMC、C1酶活的大小,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产酶最适条件为:枳实在发酵前需进行酸处理;氮源为硫酸铵;含水率为70%;初始pH为5~6;发酵周期为6天.在以上最适条件下,G2菌酶活力为FPA:31.8 IU/ml,CMC:11.86 IU/ml,C1:15.79 IU/ml.  相似文献   
177.
研究了Triton X-100、鼠李糖脂二糖脂(di-RL)和CTAB等3种表面活性剂对1株热带假丝酵母菌株Candida tropicalis降解十六烷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的Triton X-100对菌的生长及其十六烷的降解无明显影响,而高浓度的Triton X-100则抑制菌的生长及其对十六烷的降解,96h后Triton X-100浓度分别为0, 0.1, 0.3, 0.5, 1.0和3.0CMC时,对应的十六烷的平均残留率分别为20.5%, 20.2%, 22.0%, 54.4%, 71.2%和68.8%.di-RL促进菌的生长及十六烷的降解,且促进作用随着di-RL浓度的增加而增大,96h后浓度为0.1, 0.3, 0.5, 1.0和3.0CMC的di-RL分别促使十六烷的平均残留率降低到17.4%, 16.6%, 9.9%, 8.8%和7.8%;di-RL在发酵过程中被降解,且添加的di-RL的浓度越大,其被降解的比例越大.CTAB完全抑制菌体的生长和十六烷的降解,表明其具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8.
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菌株B35和T100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和TX-100)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的部分微生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抑制了细菌和放线菌的生长,且TX-100的毒害作用强于Brij35.另外,菌株B35和T100对土壤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和TX-100有强降解作用,经菌株B35处理后,茶园土和菜园土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Brij35的降解率分别为67.26%~72.55%和67.86%~82.55%;经菌株T100处理后,茶园土和菜园土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的降解率分别为66.02%~70.04%和72.02%~72.27%.微生物活度与有机质含量和毒性物质密切相关.立即接种降解菌的降解作用弱于缓后接种.   相似文献   
179.
两株表面活性剂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洗涤剂厂排污口附近的河水中,分离纯化到2 株能分别以壬基苯基聚氧乙烯醚(Triton X-100)和十二烷基聚氧乙烯(23)醚(Brij-35)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降解菌株,分别命名为菌株T-1 和B-2.根据菌落特征、菌体形态、生理生化反应分析以及16S rDNA 序列分析,确认菌株T-1 为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 sp.),菌株B-2 为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在底物浓度较低(50~100 mg/L)时,Triton X-100降解速度<Brij-35;在底物浓度较高(200~1500 mg/L)时,Triton X-100 的降解的速度>Brij-35.T-1 在pH6~8,B-2 在pH7 时生长最好;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5,30℃.2 株菌对氮源利用广泛.Zn2+、Ca2+、Al3+、Fe3+对T-1 和B-2 均有轻微的抑制作用,Cu2+均有毒性.  相似文献   
180.
从受钻井废水污染的土壤样品中筛选菌株进行生物处理实验,确定7株菌进行菌剂配伍。通过正交实验剔除可能有抑制作用的菌株,并确定菌剂各组成菌株的最佳配比,制成复合微生物菌剂。考察5种添加物对菌剂的影响,结果显示,当硫酸铵的添加量为20 mg/L时降解率为60%,高于其他添加物。生物强化实验结果显示,投加菌剂的反应器对钻井废水的平均降解率为42%,比未投加菌剂的对照实验的平均降解率(16%)高,而且耐冲击负荷性和降解性能稳定性优于对照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