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55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is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and densely populated regions in China. Quantifying the amount of pathogens in the source of drinking water is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water quality. We collected water samples from six major water storage reservoirs in the PRD region in both wet and dry seasons in 2006. Results showed that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precipitation, location, as well as the in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i.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water, we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coliforms. Seasonally, the coliform bacterial concentrations in wet season were one to two orders of magnitude greater than those in dry season. Spatially, coliform bacterial levels in reservoirs near urban and industrial area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 < 0.05) than those in remote areas. Correlat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levels of coliforms had close relationships with pH, temperature, suspended solid, organic and inorganic nutrients in water. 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total coliforms in the reservoirs were closely related with wate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while fecal coliforms were more associated with external input brought in by seasonal runo .  相似文献   
72.
本文阐述了一种层次化的菌落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以计算机视觉和模式识别理论为依据,通过从宏观到微观的层次化图像分析方法,逐步实现了菌落区域的粗定位和细分割。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菌落区域的自动检测和计数。实验证明,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的实现菌落的自动计数,从而改进现有基于人力的"平板检测"菌落计数法。  相似文献   
73.
试验分别接种普通活性污泥、酵母浸粉和土壤三种不同的方法用SBR反应器培养真菌,使其成为活性污泥中的优势菌群,为纤维素乙醇发酵提供新的糖化途径。试验观察发现接种土壤上清液培养真菌是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污泥中的酵母菌菌落数达到4.83×105个/mg污泥,分别是普通活性污泥和酵母浸粉的69倍和3.47倍;而丝状菌菌落数可达到4.6×104个/mg污泥,分别是上述两种方法的16倍和7.7倍。采用土壤培养的污泥絮体较大、不规则、松散,菌丝很长,呈单体手状分布,对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率较高,分别达到80%和30%。实验还从微生物动力学参数耗氧速率间接指示真菌数量的百分比在三种情况下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74.
采用膜吸附-洗脱法浓缩水样,通过多管发酵法筛选出以可培养沙门氏菌为主的活体细菌.根据沙门氏菌invA基因的保守性,利用沙门氏菌属通用引物进行菌落PCR鉴定,进而确定沙门氏菌阳性平板数量.运用最大可能数法分析数据,计算出水样中可培养沙门氏菌的含量.该方法对沙门氏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涵盖性.通过对人工污染水样和城市污水厂二级处理出水的检测,证明了多管发酵-菌落PCR方法的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可操作性强,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样品中沙门氏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75.
细菌降解苯胺的生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驯化富集培养,从制药厂生化曝气池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降解苯胺能力强的菌株——AN12,经鉴定为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最适降解苯胺条件为:充分曝气供氧;温度为30℃;pH为7.0;降解时间30 h。在此条件下培养液中苯胺浓度为99 mg/L时,苯胺的降解率为82.4%   相似文献   
76.
平皿计数法测定细菌总数的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细菌总数的测定方法,分析了该方法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评定了水中细菌总数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77.
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监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对环境空气中细菌和霉菌监测的不同采样仪器、采样方式、培养条件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FA-1型和FA-2型采样器的采样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细菌和霉菌监测的采样时间以5min为最佳;细菌的培养以48h、37℃±1℃为优,霉菌的培养为96h、28℃±1℃为宜;对实验结果进行精密度检验,均达到了质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78.
徐州城市主要环境功能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徐州城市主要环境功能区空气微生物(细菌总数和霉菌总数)进行监测,对照有关评价指标,作出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评价,对不同时间、不同区域的差异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9.
目的:比较SimPlate监测方法与平板法用于地表水中细菌总数的监测。方法:使用爱德士复合酶底物技术(METTM)和传统方法监测地表水水样,比较SimPlate监测方法与平板法用于地表水中细菌总数监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对于地表水样品,两种方法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但是在统计学意义上结果一致性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0.
油田注水系统中悬浮物的含量和粒径中值是注水水质严格控制的两项指标。库尔特颗粒计数仪(MS3)采用最新的数字脉冲测量技术可测定水中的颗粒总数和粒径中值。文章主要论述了MS3的工作原理、功能参数。通过实验说明MS3在注水水质控制指标中的应用,以及通过测定水样的粒径分布和颗粒总数的变化情况掌握污水处理单元的处理效果,以利于更好的控制注水水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