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88篇
  免费   467篇
  国内免费   1582篇
安全科学   972篇
废物处理   249篇
环保管理   441篇
综合类   3709篇
基础理论   709篇
污染及防治   911篇
评价与监测   94篇
社会与环境   80篇
灾害及防治   72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84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09篇
  2019年   195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47篇
  2016年   186篇
  2015年   215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359篇
  2009年   347篇
  2008年   466篇
  2007年   476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366篇
  2004年   339篇
  2003年   249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131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70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固体介质中染料的降解反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 chrysosporium)3品系在固体介质中建立染料的降解反应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染料的脱色降解率。黄孢原毛平革菌在琼脂、沙子及土壤等固体介质中均能有效地降解偶氮染料、蒽醌染料及聚合染料;植物材料玉米芯和木屑可作为共代谢碳源被该菌利用;BKM-F-1767菌种降解能力最强,对活性艳蓝KN—R的进攻性优于对Poly R-478和比布列希猩红。  相似文献   
862.
土壤-植物根际磷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土壤-植物根际磷素养分状况及利用机理,提高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使土壤中潜在的难溶性磷库活化,提高磷肥利用率,对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论述了根际土壤中根际微生物、根际pH值、根系分泌物、菌根、根际土壤磷酸酶等各种因素对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的机理。  相似文献   
863.
水溶液中硝基苯的超声微电场降解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了超声微电场中硝基苯的降解过程,并探讨了降解机理及反应历程。结果表明,硝基苯的降解符合拟一级反应,超声与微电场的耦合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硝基苯的降解效率,在槽电压10V条件下,协同作用的降解速率比简单加和作用的速率高一倍以上,经过30min协同处理后可以获得93.8%的去除率,而溶液中饱和气体种类等对降民产生一定的影响,经紫外和SMPE-GC-MS分析,推断硝基苯在电超声场作用下存在氧化还原反应与热解、自由基作用等协同作用。主要中间降解产物为苯胺、偶氮苯、1-氧,2-苯基-二氮烯、1,2-苯二甲酸二丁酯、1,2-苯二甲酸丁酯异丁酯等,最终产物为CO2、水及无机盐类。  相似文献   
864.
生物膜法降解甲苯废气过程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陶粒为填料的生物滤池降解甲苯废气,并对清水试验和生物膜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生物膜法降解甲苯这样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具有良好的效果,已不再是清水试验中单纯的物理吸收过程,而是伴有生化反应的吸收过程,是以气膜控制为主的传质过程。  相似文献   
865.
电催化氧化降解大气中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娟  俞伟刚  郭锐  余宙  杨骥  贾金平 《环境化学》2007,26(3):392-394
将有机废气通过高效微孔曝气转移到液相,采用活性碳纤维作为电极,研究不同鼓气速率和不同电压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本方法适用于低浓度高气量有机废气的处理.在实验范围内,当曝气速率为20L·h-1,外加电压为5V的条件下,处理速率最稳定.  相似文献   
866.
帅丹蒙  杨波  余刚 《环境化学》2007,26(4):457-460
研究了Pd修饰活性炭毡(ACF)电极在不同增溶剂中(2,4,5-PCB)电催化还原脱氯效果,结果表明,以四烷基铵盐作为增溶剂时,2,4,5-PCB脱氯效率大体随着增溶剂疏水基团的增大而提高. 在增溶能力强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溶液中,2,4,5-PCB的脱氯效果均较好.羟丙基-β-环糊精(HPCD)无毒无害易降解,且其溶液中2,4,5-PCB反应条件低,脱氯效果好,是较优的增溶剂.  相似文献   
867.
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固体介质中染料的降解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黄孢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3品系在固体介质中建立染料的降解反应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染料的脱色降解率。黄孢原毛平革菌在琼脂、沙子及土壤等固体介质中均能有效地降解偶氮染料、蒽醌染料及聚合染料;植物材料玉米芯和木屑可作为共代谢碳源被该菌利用;BKM F 1767菌种降解能力最强,对活性艳蓝KN R的进攻性优于对PolyR 478和比布列希猩红。  相似文献   
868.
本文利用长沙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在线观测资料,结合罐采样-三级冷阱预浓缩-气相色谱法分析非甲烷烃类化合物和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醛酮类化合物,基于观测的光化学模型分析了长沙市区2017年5月和9月部分时段臭氧生成对前体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观测期间长沙市区臭氧浓度日变化均呈现典型的单峰特征,峰值浓度出现在15时左右,凌晨高浓度一氧化氮呈现对臭氧明显的滴定效应;5月非甲烷烃浓度和醛酮总浓度较9月高,非甲烷烃主要组成为烷烃和芳香烃类,其次为植物源烃类,而甲醛、乙醛和丙酮为醛酮类化合物主要组分.白天随着光化学过程的发展,非甲烷烃被逐渐消耗,其活性浓度随之降低.模型分析发现:5月份氮氧化物和植物源烃类对长沙市区臭氧生成贡献最大,削减氮氧化物对臭氧控制最为有效;而9月臭氧生成对烯烃和芳香烃最为敏感,削减人为源烯烃和芳香烃对臭氧控制最为有效.  相似文献   
869.
简略介绍了环戊酮和环己酮的应用及危害,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在环戊酮和环己酮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进展.具体介绍了环戊酮和环己酮降解代谢的过程及其相关的酶类和编码这些酶的基因,重点阐述了环戊酮1,2-单加氧酶和环己酮1,2-单加氧酶及其编码基因.图4参19  相似文献   
870.
UV/H2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表面活性剂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UV/H2O2光催化氧化法处理含表面活性剂废水,考察了反应时间、体系pH值、表面活性剂初始浓度、H2O2投加量、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表面活性剂降解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当初始pH值为4、H2O2投加量为1mL/L,反应时间为20min时,表面活性剂DBS的去除率为96%,AOS的去除率为93%,且UV/H2O2体系中,表面活性剂DBS和AOS的降解反应均符合表观拟一级反应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