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5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02篇
基础理论   3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双酚类化合物(bisphenols, BPs)是合成碳酸聚酯、环氧树脂和聚丙烯酸酯等高分子聚合物的主要原料,在商业制造中广泛使用。经过度排放污染环境,并能通过食物链放大作用在动物和人体内蓄积。已经在水体、底泥、室内灰尘、食品以及动物和人体内检测到双酚A(bisphenol A, BPA)及其替代品或衍生物等多种BPs。BPs对性激素、甲状腺素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具有干扰效应,能影响机体生殖功能、性腺发育、神经行为和激素依赖性疾病的发展,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的风险因子。多种BPA替代品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甚至比BPA更强,但缺乏全面的内分泌干扰效应评估数据和对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本文对BPs种类来源、污染现状及其内分泌干扰效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2.
根据HJ 648-2013《水质硝基苯类化合物的测定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的检测原理和方法,结合CNAS-GL06《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和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基本程序,以测定水中2,4-二硝基甲苯的含量为例,评定了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含量的不确定度,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并计算了其测定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含量,其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校准曲线拟合和测量重复性2个因素。  相似文献   
103.
热脱附气相色谱法测定大气中氯苯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热脱附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7种氯苯类化合物。研究表明该方法在0.005~1.0mg/m3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9,氯苯化合物回收率为95.2%~1 07%,相对标准偏差为2.6%~3.3%,检出限为0.005 m g/m3均能较好地满足实验室分析要求,且样品在热脱附管内保存期可达7d。  相似文献   
104.
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测定饮用水中19种苯胺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法(GC-NPD)测定饮用水中19种苯胺类化合物。结果表明,19种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检出限在0.060.45μg/L之间,其线性定量范围均为0.050.45μg/L之间,其线性定量范围均为0.0510.0 mg/L,相关系数(R)在0.995 110.0 mg/L,相关系数(R)在0.995 10.999 8之间;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0.7%0.999 8之间;方法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0.7%108.2%之间,RSD(n=6)为2.9%108.2%之间,RSD(n=6)为2.9%18.5%。该法灵敏度高,快速准确,用于实际水样测定的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5.
全氟化合物(PFCs)因其在环境介质中的稳定性、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性,引起全球的广泛研究.基于对地表水中全氟化合物污染分布特性相关资料的分析,得出地表水中全氟化合物主要以PFOS和PFOA的形式存在.文章阐述了紫外光催化降解地表水中典型全氟化合物过程中不同催化剂的降解机制.总结了光催化降解的一般过程以及不同研究方法的基础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作者对地表水中典型全氟化合物降解技术的发展方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6.
通过在活性炭吸附采样管中定量加入氯苯类化合物标准样品,于大气采样器上模拟采样后测定各组分回收率的方法,研究了实验室常用有机试剂二硫化碳、甲醇、正己烷、苯、乙腈、丙酮等,对活性炭采集大气中氯苯类化合物的解吸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二硫化碳溶剂对氯苯类化合物各组分具有较为高效、稳定的解吸效能,是日常环境监测实践中使用活性炭吸附-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废气中氯苯类化合物的较为理想解吸溶剂.  相似文献   
107.
《环境化学》2011,30(6):1217-1219
苯酚类化合物是一种水体污染物,欧盟规定饮用水中每种苯酚类化合物的限量为0.5μg·L-1,日本厚生劳动省(Ministry of Health,Labour and Welfare)规定饮用水中苯酚类化合物的含量不得高于5μg·L-1  相似文献   
108.
淮北孙疃矿区是华北两淮地区典型的煤炭资源开采基地.以往涉及煤矿区地表尘的环境研究多集中在重金属和水溶性离子等,对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Cs)研究较少.利用气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GC-MS/MS)检测了孙疃矿区及周边环境地表尘中16种母体多环芳烃(16PAHs)、烷基多环芳烃(aPAHs)及部分含氧多环芳烃(OPAHs)的含量.结果表明,孙疃矿区地表尘中ΣPACs含量范围为283.8~36852.5 μg ·kg-1(均值为4114.2 μg ·kg-1).其中,ΣaPAHs(均值2593.8 μg ·kg-1)约为Σ16PAHs(均值1074.9 μg ·kg-1)的2.4倍,是PACs污染的主要贡献者.地表尘中16PAHs和aPAHs在组成上均以相对分子质量低的PACs为主.OPAHs含量较低,均值为445.6 μg ·kg-1.同时,PACs污染主要集中在矿区周边及煤矸石填埋道路附近.利用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推测研究区主要受成岩源影响,其次是煤和生物质燃烧,交通源及石油产品泄漏的占比较小.特征比值结果显示,当Σ16PAHs/ΣPACs<0.25时主要受煤矿区污染.PMF结合终生致癌风险(ILCR)结果显示,研究区对儿童存在潜在致癌风险,风险主要来自煤和生物质燃烧及煤炭开采.我国淮河流域煤矿区众多,研究结果可为煤炭开采区PACs的污染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该文通过优化土壤中硝基苯类化合物加速溶剂萃取/净化方法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采用丙酮-二氯甲烷混合溶剂(1∶1,V/V)为萃取溶剂,萃取温度80℃,循环2次;经硅酸镁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该法对土壤中20种硝基苯类化合物有良好的分离效果,选择不同浓度基体加标得到的回收率为73.0%~108%,相对标准偏差在1.8%~8.4%之间,方法检出限为2~10μg/kg。  相似文献   
1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酰胺类化合物,采用多孔玻板吸收管采集环境空气中的酰胺类化合物,吸收液经0.22μm膜过滤后,经C18色谱柱分离,采用紫外检测器检测。丙烯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的检出限分别为0.04μg/m3、0.000 2 mg/m3、0.000 2mg/m3(10 ml吸收液,采集15 L环境空气样品计)。高、中、低三种浓度三种酰胺类化合物的回收率区间为70.8%~90.2%,相对标准偏差范围小于9.6%。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环境空气中酰胺类化合物的快速、准确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