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37篇
安全科学   144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15篇
综合类   720篇
基础理论   126篇
污染及防治   55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5 毫秒
631.
632.
微生物絮凝剂高产菌株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分离的方法,从旱地、水田和池塘的污泥中分选出12种产絮凝剂的菌株。其中随机标号为I2、F11和G菌株的絮凝效果比较好,进一步根据不同培养时间、碳源、氮源和助凝离子,对此3株菌进行了培养条件及絮凝条件的研究。又依据絮凝反应时凝聚团产生的快慢和大小,确定菌株I2、F11有最好的絮凝效果。实验过程中还发现了筛选产絮凝剂菌株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33.
微生物絮凝剂诱变菌最佳培养条件及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出絮凝率在80%以上的菌一株。通过培养液中絮凝活性的分布测定,发现絮凝剂属于细胞代谢产物,用化学分析的部分分析方法对絮凝剂粗提物进行检测,发现其成分主要为糖。通过生长曲线的测定,选定菌的诱变在培养72h以后进行。经过三代诱变,得到了稳定性好且絮凝率高的诱变菌。通过絮凝剂制备工艺及工艺参数的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634.
悬浮生物膜载体强化氨氮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斌  祁佩时 《环境科学》2006,27(12):2502-2506
为了缩短氨氮降解时间,提高氨氮转移速率,利用新型悬浮载体对氨氮降解进行了研究.将生物膜培养分成3个阶段,每个阶段采用不同的运行条件,提高了膜上硝化菌的附着量,在载体上培养形成了以丝状细菌为附着体的蜂窝状微生物薄膜,增加了微生物附着的比表面积,薄膜的形成有利于氧气的扩散和基质的转移,为硝化菌提供了有利的生存环境.试验在pH值7.8~8.2,温度为24~29℃的条件下,在曝气90min时,氨氮从78 mg/L降解到2 mg/L以下,COD从140~300 mg/L降解到50mg/L以下;在曝气180min时,氨氮浓度从80~130 mg/L降解到3.5 mg/L以下,COD浓度从150~350 mg/L降解到46 mg/L以下.试验实现了同步去除COD和氨氮,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缩短了氨氮的降解时间,提高了氨氮降解速度.从微生物学和动力学理论对悬浮生物膜载体高效的氨氮降解和硝化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35.
不同培养条件下扰动对两种淡水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研究了单种和按1∶1配比混合培养条件下,不同扰动强度对铜锈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所模拟的扰动强度范围内,较小的扰动有利于藻类的生长和聚集,单独培养的微囊藻和栅藻均在扰动强度为90r/min时藻比增长率最大;当转速大于该值时,随着扰动强度的加大,藻比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在共培养体系中,铜锈微囊藻的比增长率均大于单独培养时的比增长率,且在扰动强度为90r/min时最大;栅藻由于竞争能力较弱,生长能力受到微囊藻的抑制,其生长状况明显劣于单独培养时的情况,且比增长率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636.
对粪产碱杆菌B-20进行发酵培养,观察菌株生长与絮凝剂积累、絮凝性、糖类物质消耗和氧浓度之间的关系,发现菌株的生长与絮凝剂的积累呈正相关,并且发酵培养过程中pH保持在7.2~7.9.通过热诱变获得能够稳定传代的B-2022突变菌株,比较了在不同pH、CaCl2添加量、菌液添加量以及不同温度条件下,其与原菌株B-20的发酵混合液的絮凝率差异,发现热诱变菌株B-2022具有更好的絮凝性能,尤其对pH的适应性较强,最优的絮凝条件为pH=9.0、100 mL高岭土悬浮液中1%(质量分数)CaCl2和发酵混合液添加量都为4 mL.进一步将热诱变菌株B-2022紫外诱变45 s,得到紫外诱变菌株B-2022c,其最佳絮凝率可达94.3%,比原菌株B-20和热诱变菌株B-2022的最佳絮凝率分别提高了2.4%和1.7%.通过化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得絮凝剂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637.
本试验选用了水解酸化与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山梨酸生产废水进行处理.探讨了厌氧污泥和好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条件;考察了温度、pH以及HRT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优运行条件.  相似文献   
638.
为了解宁夏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矿化对气候变化和封育禁牧措施的响应,该研究选取未封育(FY0)、封育5年(FY5)、9年(FY9)和12年(FY12)的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碱液吸收法,分别在5、15、25和35℃条件下对不同封育年限的荒漠草原0—20 cm土壤进行76 d的培养,探讨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各封育年限荒...  相似文献   
639.
硝化细菌富集培养及处理富营养化水体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沈阳市北部污水处理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进行培养,使污泥中异养细菌数量减少,硝化细菌数量增加,成为优势菌,并用此污泥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结果氨氮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640.
阐述了将《大肠菌群多管发酵法》(GB/T 4789.28-2003)初发酵时间24 h延长至48 h的原因,通过对139份不同种类样品进行大肠菌群总数检测,发现有12份样品增加了大肠菌群数,表明延长初发酵培养时间,可以增加迟缓发酵大肠菌群成员检出.指出迟缓发酵大肠菌群在44.5 ℃培养时,均无产酸产气现象,表明引起迟缓发酵的大肠菌群不属于粪大肠菌群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