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76篇 |
免费 | 27篇 |
国内免费 | 102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50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33篇 |
综合类 | 251篇 |
基础理论 | 45篇 |
污染及防治 | 60篇 |
评价与监测 | 50篇 |
社会与环境 | 8篇 |
灾害及防治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7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36篇 |
2007年 | 32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降雨对蓝藻水华消退影响及其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2016年5月24日至6月2日香溪河库湾经历了3次不同强度的降雨,对降雨前后库湾水流、水温、光学特性、叶绿素a浓度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月27日中雨期间,较降雨前库湾上游来流量增加1.9倍,库湾平均混合层深度增加8.2 m;6月1日小雨期间,较降雨前库湾平均混合层深度增加1.6 m,平均叶绿素浓度降低2.02μg·L~(-1);6月2日大雨期间,较降雨前库湾上游来流量增加4倍,库湾平均混合层深度增加7.9 m,平均叶绿素浓度降低14.64μg·L~(-1).降雨导致上游来流量增加,加快了藻类的迁移;混合层深度增加破坏了藻类的生长环境,是水华消退的主要原因.降雨结束后,在2~3d适宜光照、温度条件下库湾水体水温分层恢复,藻类快速生长繁殖,导致库湾表层叶绿素a浓度回升,降雨对水华的暴发具有阶段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3.
<正>我的家乡坐落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新安。它位于无锡南门外,是一个风光秀丽、人水和谐的地方。说到无锡就会想到太湖,说到太湖我就会想到前两年的蓝藻大爆发事件,那时太湖的空气确实不好闻。在那以后,政府在治理太湖上投入了很大精力和财力,关闭了大批重污染的企业,治水取得了很大成效,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慢慢地,太湖又恢复了粼粼碧波、点点白帆、丛丛芦苇的景象。经 相似文献
124.
陈飞唐鹊辉肖利娟彭亮林小涛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8,(3):595-601
南亚热带中小型水库是城市重要的水源地和后备水源地.为了解南亚热带地区中小型水库蓝藻的分布情况,于2011年7月(丰水期)和2012年3月(枯水期)调查了该地区25座中小型水库,分析了水库的蓝藻种类组成与群落季节动态特征.25座水库的总氮(TN)浓度范围为0.51-9.37 mg/L;总磷(TP)浓度范围为0.01-0.72 mg/L,富营养水体占80%.本次调查共检出蓝藻20属,蓝纤维藻、泽丝藻、假鱼腥藻和拟柱孢藻为优势丝状蓝藻,细小平列藻、色球藻、粘球藻和隐杆藻为优势球形蓝藻,其中泽丝藻为绝对优势属.丰水期蓝藻生物量为3.19(±4.87)mg/L,枯水期为0.83(±1.06)mg/L,丝状蓝藻全年占优.多元方差分析(MANOVA)表明蓝藻群落季节差异显著(P〈0.05),方差分析(ANOVA)显示枯水期蓝藻及丝状蓝藻生物量显著低于丰水期(P〈0.05),球形蓝藻生物量季节变化不明显.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丰水期透明度是影响蓝藻生物量的重要原因,枯水期则为TP与pH;冗余分析表明温度、透明度、硝氮与电导率为蓝藻群落季节差异的重要解释变量,其中电导率为丰水期蓝藻分布的重要解释变量;电导率与硝氮为枯水期重要解释变量.整体而言,中小型水库丰水期高温和高营养盐是蓝藻生物量相对较高的主要原因,但由于水体扰动剧烈,导致丝状蓝藻占据优势;温度降低是枯水期蓝藻生物量降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5.
126.
为了寻找高效消除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新材料,克服单纯杂多酸催化剂催化性能低、稳定性差的缺点,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两种新的具有Keggin型杂多酸骨架的有机-无机混配配合物单晶,分别为(4-C6H7N)2(4-C6H8N)3PW12O40·H2O(配合物1)和(4-C5H7N2)3(PW12O40) ·5H2O(配合物2),用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进行了表征.配合物1和2由1个Keggin型PW12O40阴离子与有机配体4-甲基吡啶或4-氨基吡啶组成,并通过广泛的氢键作用在空间上无限延展形成超分子网络结构.配合物1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a=16.0569(10)(A),b=19.8781(17)(A),c=18.4728(15)(A),α=90.00°,β=98.384(7)°,γ=90.00°.配合物2为单斜晶系,晶胞参数为:a=11.8880(9)(A),b=20.0148(15)(A),c=25.495(2)(A),α=90.00°,β=96.279(5)°,γ=90.00°.在流动催化反应体系中,探讨了该两种配合物催化消除甲醇的能力.体系流速为10mL/min,甲醇初始质量浓度为3.0g/m3,配合物1在150℃时对甲醇的消除率达到85.25%,配合物2在140℃对甲醇的消除率达到53.00%. 相似文献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