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篇 |
免费 | 21篇 |
国内免费 | 8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篇 |
环保管理 | 22篇 |
综合类 | 185篇 |
基础理论 | 32篇 |
污染及防治 | 49篇 |
评价与监测 | 31篇 |
社会与环境 | 6篇 |
灾害及防治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21篇 |
2012年 | 25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30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1.
为了了解贵州高原水库蓝藻群落组成特征和微囊藻毒素分布,于2009年10月对贵州高原2座水库——万峰湖和百花湖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万峰湖以蓝藻为主要优势藻,蓝藻中的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sp.)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丰度在13.05×104~55.80×104 cells.L-1之间,蓝藻的丰度值占到了总量的82.55%,6个采样点中有3个(大坝、野鸭滩和革布)检出了微囊藻毒素MC-RR,且有1个点(革布)质量浓度超标,另外3个点(坝艾、坝达章和九里堡)未检出;百花湖以蓝藻、绿藻和硅藻共同构成优势藻,蓝藻中的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是主要优势藻,浮游植物丰度在6.16×104~65.00×104 cells.L-1之间,蓝藻的丰度值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为33.25%,3个采样点(大坝、岩脚寨和码头)均未检出微囊藻毒素。形成2个高原水库蓝藻群落结构和微囊藻毒素分布差异的原因可能是:2个水库中氮、磷营养盐水平不同引起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不同,进而导致了微囊藻毒素的分布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313.
以太湖蓝藻为原料制备不同种类的活性生物炭,并将其投入到生物电化学系统(BES)的阴极促进氢自养反硝化。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未经改性(ABC-800)、硝酸改性(ABC-800N)和KOH改性(ABC-800K)3组蓝藻生物炭进行观察,并与不加入蓝藻生物炭的对照组进行比较,以考察生物炭促进BES生物阴极的反硝化过程中的电子传递机制。结果表明:ABC-800N表面的N、O元素含量最高,同时与电子传递能力及生物相容性相关的共轭醌、酮结构的丰度也最高;将蓝藻生物炭投加至BES的非生物阴极中可提高阴极的脱氮效率,ABC-800N投加量为0.5 g时,7 d内脱氮效率达到最高,为96.0%,而对照组仅为29.6%;高通量测序表明,ABC-800N组的优势菌属为
314.
人工打捞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的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次性培养的方式,在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对数期和稳定期进行人工打捞模拟试验,通过测定培养液中藻细胞密度,研究人工打捞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的人工打捞对铜绿微囊藻的后续生长影响差异很大;在对数期进行人工打捞,铜绿微囊藻仍可以较好地生长,并且随着打捞强度的加大,微囊藻进入指数生长期的时间延长,所达到的种群最大密度呈升高趋势;而在稳定期进行人工打捞,铜绿微囊藻很快就进入稳定期,抑制了其后续生长。藻体内丙二醛(MDA)积累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人工打捞消除了微囊藻生长过程中的密度制约,延缓了藻细胞的衰老。 相似文献
315.
广州市典型中小型水库营养状态与蓝藻种群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小型水库是广州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地和后备水源地,为了解这类水库的富营养化特征以及蓝藻种群的动态,于2010年的枯水期、丰水期对广州市6座典型的中小型水库进行了采样与分析。结果表明:梅州水库、芙蓉嶂水库为贫-中营养型,三坑水库、百花林水库、和龙水库为中-富营养型,洪秀全水库为富营养型,水库营养状态指数季节变化差异不显著。在同一座水库中,水力滞留时间越长,营养状态指数越高;在不同水库之间,营养状态指数与集雨区内人类活动影响有关。6座水库蓝藻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受水温和水体稳定性的影响,枯水期蓝藻生物量在0.14~171.8μg.L-1之间,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0.1%~10.0%;丰水期蓝藻生物量在0.013~32.8 mg.L-1之间,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6.5%~97.0%。不同营养状态的水库之间蓝藻的生物量和种类差异明显,受营养盐和水力滞留时间的影响,梅州水库、芙蓉嶂水库蓝藻生物量在0.1~16μg.L-1之间,主要种类为泽丝藻(Limnothrix redekei)、卷曲鱼腥藻(Anabaena pertuthate)、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粘球藻(Gloeocapsa sp.);三坑水库、百花林水库、和龙水库蓝藻生物量在0.057~32.8 mg.L-1之间,主要优势种为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raciborskii)、泽丝藻、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洪秀全水库蓝藻生物量在0.107~2.637 mg.L-1之间,主要优势种为阿氏颤藻(Oscillatoria agardhii)、水华微囊藻、卷曲鱼腥藻。 相似文献
316.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two cyanobacteria in the mesotrophic Miyun reservoir, Chi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patial variations in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within a large mesotrophic reservoir (Miyun reservoir, North China) were investigated in relation to variations 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nutrient concentrations, temperature and light conditions over a 5 month period in 2009. The dynamics of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was represented by the dominance of cyanobacteria through summer and fall, following with a short term dominance of chlorophyta in late fall, and a relatively high abundance of diatom in October; on the other hand, maximum phytoplankton biomass was recorded in the north shallow region of Miyun reservoir with a higher nutrients level. Particular attention was paid to the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n the growth of two cyanobacteria genera, the toxin-producing Microcystis and the taste & odor-producing Oscillatoria. Microcystis biomass was in general greatly affected by water temperature and mixing depth/local water depth ratio in this reservoir, while the Oscillatoria biomass in the surface and middle layers was greatly affected by total dissolved phosphorus, and that in the bottom layer was related with the Secchi depth/local water depth ratio. Abundant Oscillatoria biomass was observed only in late September when Microcystis biomass decreased and allowed sufficient light go through. 相似文献
317.
318.
319.
320.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样的诗画场景如今恐怕很少见到了,从前以水文化闻名天下的巢湖、太湖等南方水域城市如今在蓝藻的肆虐下,已是伤痕累累,病患揪心。将来,孩子临江哭泣,我们该如何去描述诗文中的水乡江南,又该如何解释人类是进步还是倒退。蓝藻养在鱼缸里可以与鱼相互依存,而湖泊的蓝藻却变得"疯狂"要吞噬鱼虾独霸水域,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