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32篇
安全科学   14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31篇
综合类   497篇
基础理论   210篇
污染及防治   52篇
评价与监测   44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辽宁沿岸海洋底栖钩虾类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钩虾类不仅是底栖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沉积物环境质量研究中主要选用的受试生物。本文根据1979 ̄1996年在辽宁涡岸采集的底栖钩虾类标本,首次报道了辽宁沿岸海洋底栖钩虾类的种类组成和生态分布。共报道29种,分别隶属于10科22属于其中有1种为中国新记录。该研究结果将对我国海洋底栖钩虾类的区系研究和沉积物毒性受试生物的选择和采集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932.
临沂地区蔬菜主要有害物质的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对全区蔬菜地布点取样调查,探明了蔬菜中有害物质(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六六六、DDT)以及6种重金属的残留量。结果,硝酸盐类是该区蔬菜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所检测的3种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超标率分别为78.3%和33.6%;重金属含量大多数未超标;DDT全部未检出;六六六超标率平均为4.3%。  相似文献   
933.
河北坝上高原错季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环境标准与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着重论述了河北坝上高原错季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环境标准与技术问题。针对人们对农产品安全质量与环境标准的要求,简要介绍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基本概念;明确了河北省坝上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地理区位优势:气候冷凉,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等,并指出该区存在的干旱多风少雨等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坝上错季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环境标准与技术:限量施用纯氮≤225kg·hm-2和有机肥≤75000kg·hm-2等措施。这些对我国入世后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与环境质量管理,推行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体系与技术指标,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4.
沼液对莴笋和生菜硝酸盐含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不同沼液用量对莴笋、生菜硝酸盐含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用沼液提高了莴笋、生菜株高和产量 ,降低了莴笋茎和生菜硝酸盐含量 ,有利于增加莴笋茎、叶及生菜含水量和氨基酸含量 ,生菜维生素C含量略高于对照。在施用氮磷钾化肥 (N 12 0mg·kg-1、P2 O580mg·kg-1、K2 O 10 0mg·kg-1)基础上 ,每钵增施沼液 5 0 0ml,可改善蔬菜营养品质 ,使莴笋叶和生菜硝酸盐含量分别降低 5 3.5 %和 4 5 .5 % ,同时还可使 2种蔬菜分别增产 5 1.0 %和 5 6 .7% ,为本试验条件下莴笋、生菜最佳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935.
《农村生态环境》2004,20(3):24-27
  相似文献   
936.
芜湖市蔬菜硝酸盐污染状况及安全处理效果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农村生态环境》2004,20(3):46-48
  相似文献   
937.
苏南某市春季蔬菜中农药残留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生态环境》2004,20(3):49-52
  相似文献   
938.
江苏苏南、苏中、苏北蔬菜产地土壤Cd、Hg、As、Pb、Cr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该省蔬菜地土壤5种重金属平均含量除Cd略高于20世纪80年代背景值外,其他4种均未超出,总体质量较好,然而各检测点间差异较大,特别是苏南部分地区污染较重,且部分点Cd、Hg、As远超过国家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值(GB/T18407.1—2001),表明苏南部分产地已不适宜生产无公害蔬菜。以GB/T18407.1—2001为评价标准,采用Nemerow指数法进行评价,全省土壤重金属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0.54,属1级安全。苏北、苏中、苏南分别为0.30、0.29、1.20,即苏南为3级土,属轻污染,苏北、苏中为1级土,属安全。苏中、苏北明显好于苏南。全省有15%蔬菜地土壤已受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主要分布在苏南,且Cd、Hg分担率较高。  相似文献   
939.
对沈阳市郊区43对蔬菜保护地与相邻的露地土壤中交换性Ca、Mg含量状况及Ca/Mg比值进行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与露地土壤相比,保护地土壤交换性Ca平均含量下降6.38%,Ca/Mg比值下降10.34%,交换性Mg平均含量上升4.74%。蔬菜保护地及露地土壤的Ca/Mg比值与交换性Ca含量呈极显著相关(r分别为0.721和0.757,n=43,P<0.01),Ca/Mg比值与交换性Mg含量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065和-0.117,n=43)。交换性Ca含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随蔬菜输出到系统外的Ca量相对较多、含钙肥料施用量减少及土壤pH下降;交换性Mg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土壤中适宜的pH范围(5.0~6.5)有利于Mg以交换性形态存在,土壤中高浓度的Ca2 、K 、NH 4抑制了蔬菜对Mg2 的选择性吸收。  相似文献   
940.
通过对全区蔬菜地布点取样调查,探明了蔬菜中有害物质(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六六六、DDT)以及6种重金属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硝酸盐类是该区蔬菜中的主要有害物质,所检测的3种蔬菜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超标率分别为78.3%和33.6%;重金属含量大多数未超标;DDT全部未检出;六六六超标率平均为4.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