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6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469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1090篇
基础理论   218篇
污染及防治   114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31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硝基芘对斜生栅藻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朝  竺乃恺 《环境化学》1998,17(6):554-557
酿要用评价化学品对藻类毒性的标准实验方法,研究了1-硝基芘对斜生栅藻生长的影响,得到了1-NP抑制斜生栅藻生长的EC50(96h)为0.1824mg.1^-1,实验结果还表明,1-NP对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抑制物性表现为特久且强度大,抑制机理为不可逆性抑制。  相似文献   
122.
应用流式细胞仪监测太湖藻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流式细胞仪在海水微型浮游生物监测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但在淡水藻类定量研究以及生物监测中应用仍较少。探讨了应用便携式浮游植物流式细胞仪CytoSense监测太湖藻类的可行性和时效性。结果表明,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流式细胞仪的应用过程中最好是现场采样、现场分析。流式细胞仪对藻细胞密度的检测下限为100万个/L,大于100万个/L时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相吻合;在悬浮物含量小于108 mg/L的水体中,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另外,流式细胞仪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便携性好、无污染,在太湖藻类监测中具有一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3.
2009年—2010年,研究了刘家峡水库的藻类群落特征。共鉴定出8门11纲 16目33科55 属114种藻。丰水期优势类群是金藻门(占27%),次优势类群是硅藻门(21.5%);枯水期优势类群是硅藻门,占总数34%(羽纹纲占33%),次优势类群是金藻门(18%)。对刘家峡水库水质初步评价结果显示:水库上游水质较清洁(1#—2#站点),中下游为轻度—偏中度污染(3#—4#站点),下游为中度—偏重度污染(5#—6#站点)。对藻类群落特征与6项水环境因子的Pearsong相关性分析表明,枯水期影响藻类群落特征的环境因子依次是DO﹥TN﹥pH值﹥T﹥Mcb(粪大肠杆菌);丰水期则是DO﹥Mcb﹥pH值﹥TN。  相似文献   
124.
滇池浮游藻类群落构成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滇池浮游藻类群落组成和空间分布开展了2次调查,鉴定出藻类8门66属159种及变种,绿藻种类最多,蓝藻次之。5、12月滇池全湖平均藻类密度分别为1.398×108、2.180×108个/升,蓝藻门微囊藻属为优势藻类。5月的调查中滇池外海藻类生物量呈北高南低的格局,而12月则呈现南部和中部高,北部低。外海的藻类生物量明显高于草海,草海藻类群落构成与外海明显不同,主要表现为绿藻门藻类所占比例较高。12月滇池外海及全湖藻类生物量都显著高于5月。与上一次(2006—2007年)滇池浮游藻类的系统调查相比,滇池(主要是外海)浮游藻类在物种数量、常见藻类、优势藻类及生物量水平方面与之接近。  相似文献   
125.
藻类大量死亡后极易产生致嗅物.我们模拟了藻类的生长死亡过程,观测除藻后水体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的改变情况以及致嗅物的成分及浓度,以确定致嗅物质产生的途径.由于藻类死亡后细胞解体,藻类细胞中的氮、磷物质释放到水体中,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反而升高,而叶绿素-a也呈现下降趋势,整个试验过程后期溶解氧为0,水体产生嗅味物质,可采用吹扫捕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致嗅物质.实验证明,当藻型湖泊的藻类被基本去除后,整个水体的初级生产力受到严重的破坏,威胁到水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可导致水体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26.
自然水体叶绿素a浓度的遥感反演中,泥沙的存在影响着反演精度.如何消除这种影响是提高叶绿素a遥感反演精度的关键,而了解泥沙对藻类光谱特征的影响是消除影响的前提.文章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获取了不同泥沙浓度下藻类光谱曲线,通过分析光谱曲线特征位置的漂移和数值变化,总结泥沙对藻类光谱的影响并提出了消除影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7.
典型湖泊水华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2011-2015年对太湖、巢湖和滇池水华高发季节的连续监测,以藻类密度和水华面积为判据评价了3个湖体的水华情况及变化趋势,探讨了水华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太湖水华程度以"轻度水华"为主,巢湖水华程度以"轻微水华"为主,滇池水华程度以"中度水华"为主;太湖、巢湖和滇池水华规模均以"零星性水华"为主;太湖和巢湖藻类密度与水温、pH、溶解氧、总氮、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氨氮无显著相关性;滇池藻类密度与水温、总磷和高锰酸盐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与透明度和氨氮呈显著负相关,与pH、溶解氧和总氮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8.
以天津市河道、水库为研究对象,在藻类增殖期采用连续流动法与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对水体中总氮进行比对监测,同时分析水中藻类分类和藻细胞密度。试验表明:虽然两种方法测定总氮的结果精密度基本相同,但二者之间的系统误差存在显著差异,连续流动法较碱性过硫酸钾消解法的测定结果低5.4%。两种方法测定总氮结果的相对偏差与水体中藻细胞密度呈正相关性,当水体中藻细胞密度﹥2.41×108L-1时,对连续流动法测定总氮的结果产生显著影响,相对偏差超过标准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29.
宁波市饮用水源地爆发蓝藻水华时微囊藻毒素的污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固相萃取净化,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水中微囊藻毒素MC-LR和MC-RR的方法,并用该方法监测了宁波市两个饮用水源地爆发蓝藻水华时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监测结果表明,姚江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污染水平低,MC-LR和MC-RR没有被检出;梅湖水库水体中MC-RR也未被检出,采取措施后,虽MC-LR有时被检出,但最高时也低于国家标准值(1.0μg/L).  相似文献   
130.
阳澄湖浮游藻类现状调查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苏州阳澄湖2009年-2011年的浮游藻类现状进行调查,采用硅藻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两种生物学指数评价阳澄湖水体污染状况.结果表明,在阳澄湖发现浮游藻类219种(包括变种),秋季的浮游藻类种类数多于春季;阳澄湖水质尚好,东湖南富营养化程度较为严重.目前阳澄湖的有机污染处于缓慢上升的态势,富营养化水平也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