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64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85篇
污染及防治   1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21.
运用群体累计培养的方法研究了UV-B辐射增强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 plicatilis)种群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种群数量、雌体抱卵率和种群增殖率都有显著影响.在本实验辐射强度(20 μW/cm2)和剂量范围内,低剂量的0.24和0.48 kJ/m2 处理组在实验的一定时期内对褶皱臂尾轮虫的种群数量和雌体抱卵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高剂量的0.72、0.96和1.20 kJ/m2 处理组对轮虫的种群数量和雌体抱卵率则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甚至可导致整个种群的灭绝.褶皱臂尾轮虫的种群增殖率随UV-B辐射的增强显示出了一致性减小的变化规律,因此可以作为指示大气UV-B辐射强弱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122.
发光菌法研究镉离子、草甘膦和啶虫脒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费氏弧菌( Vibrio fisheri )发光原理研究了3种环境毒物对费氏弧菌的单一毒性与联合毒性的影响.结果显示,Cd2+、除草剂草甘膦、除虫剂啶虫脒单独存在时,均对发光菌产生毒性作用,其光抑制率随测试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大而增强.但三者对费氏弧菌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的影响有所不同,Cd2+及啶虫脒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趋于S型,而草甘膦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为直线型.Cd2+、草甘膦和啶虫脒对费氏弧菌的联合毒性与作用时间和体积比密切相关.当体积比为1∶1时,Cd2+与草甘膦的联合作用在5 min时表现为相加作用,15~45 min时表现为拮抗作用;Cd2+与啶虫脒的联合作用在5 min时表现为拮抗作用,15~30 min时表现为相加作用,45 min时表现为协同作用;草甘膦与啶虫脒的联合作用在整个测试时间段均表现为弱相加作用.从整个测试时间不同体积比来看,Cd2+与草甘膦按0.1∶0.1和0.2∶0.5混合表现为拮抗作用,按1∶1混合表现为相加作用;Cd2+与啶虫脒按各比例混合均表现为相加作用;草甘膦与啶虫脒按各比例混合均表现为弱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123.
颗石藻Pleurochrysis carterae对卤虫具有显著的致死效应,但其机理尚未明确.P.carterae的细胞生活史中会出现钙化细胞、非钙化细胞以及分枝丝状体的细胞状态.为了探明该种颗石藻对卤虫的致死原因,通过人为干预,分别获取了几种状态的细胞或相关组分,包括:钙化细胞(指钙化单细胞C-cell)、从非钙化单细胞N-cell动态释放的钙化细胞(N-C-cell)、非钙化单细胞(N-cell)、非钙化分枝丝状体(F)、带有机质基板的颗石粒外壳(L)、钙化细胞的冻干藻粉(Ly).以喂养组和饥饿组为对照,比较研究了P.carterae不同细胞状态或组分在作用密度和作用时间上对卤虫(Artemia salina nauplii)无节幼虫的致死效应差异.结果显示:钙化细胞和非钙化单细胞可以对卤虫幼虫产生显著的致死效应,这种致死效应显著差异于饥饿致死效应(p<0.05).致死效应与作用时间及藻密度显著相关,钙化细胞对卤虫的半致死密度为72hLD50=6.16×103cells·mL-1,96hLD50=2.19×103cells·mL-1,高密度时(105、106cells·mL-1)的卤虫半致死时间分别为68.4h和53.3h.非钙化丝状体、颗石粒和冻干藻粉对卤虫的致死效应与饥饿致死效应一致.非钙化丝状体、颗石粒、冻干藻粉以及裸露细胞重新钙化过程均不向水中释放有害物质.颗石藻P.carterae对卤虫的致死效应与卤虫对生活颗石藻单细胞的摄食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4.
以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为受试动物,研究了在不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1.0×106,2.0×106,4.0×106个/mL)下,不同浓度(2.0,4.0,6.0,8.0,10.0μg/mL)的利福平溶液对萼花臂尾轮虫实验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及助溶剂对照组相比,1.0×106个/mL藻密度下,各浓度的利福平显著提高了轮虫的后代混交率;2.0×106个/mL藻密度下,2.0,4.0,10.0μg/mL的利福平显著提高了轮虫的內禀增长率,各浓度的利福平均提高了轮虫的后代混交率;4.0×106个/mL藻密度下,各浓度的利福平均显著提高了轮虫的內禀增长率和后代混交率.藻密度为1.0×106个/mL时,利福平浓度与轮虫的生命期望、世代时间、平均寿命和后代混交率间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藻密度为2.0×106个/mL时,利福平浓度与轮虫的后代混交率间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藻密度为4.0×106个/mL时,利福平浓度与轮虫的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內禀增长率和后代混交率间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5.
溴虫腈在甘蓝及土壤中的残留检测及降解动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甘蓝和土壤中溴虫腈残留的分析方法.土壤和甘蓝样品经丙酮/水混合液(体积比为8∶2)提取,用装有无水硫酸钠和中性氧化铝的层析柱净化,用C18柱作为分析柱,甲醇与水混合液(体积比为80∶20)作为流动相,在260nm的检测波长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甘蓝和土壤中残留的溴虫腈.在溴虫腈添加质量比为0·1~1·0mg·kg-1范围内,甘蓝和土壤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0·6%~93·3%,变异系数为1·9%~11·6%,在上述条件下,甘蓝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限为0·0162mg·kg-1.应用上述方法,测定了10%溴虫腈纳米功能化制剂和10%溴虫腈悬浮剂在甘蓝和土壤中的降解动态.结果表明,10%溴虫腈纳米功能化制剂和10%悬浮剂在甘蓝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4·0431e-0·3103t(R2=0·9528)和C=6·9611e-0·2686t(R2=0·9272),半衰期分别为t0·5=2·2d和2·6d;在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程分别为C=0·2538e-0·1612t(R2=0·9281)和C=0·537e-0·1754t(R2=0·9845),半衰期分别为t0·5=4·3d和3·9d.按推荐剂量的加倍量施药,在甘蓝中的最终残留低于美国国家环保署规定之蔬菜最大允许残留量(1mg·kg-1).10%溴虫腈纳米功能化制剂在甘蓝和土壤中的降解都比10%溴虫腈悬浮剂快,且作物的最终残留量也比较少,所以,溴虫腈纳米功能化制剂能较好地减少其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残留.  相似文献   
126.
初步研究了海洋环境中常见的赤潮纤毛虫原生动物中缢虫.对该属目前已知种类做了综合比较和回顾性报告.文中同时对发现自养殖水体中的蚤状中缢虫做了纤毛图式水平的描述和补充性报告  相似文献   
127.
为探究重金属复合污染对轮虫的毒性影响,以萼花臂尾轮虫为受试动物,选择Cu~(2+)、Zn~(2+)、Cd~(2+)、Cr6+和Mn~(2+)等5种重金属,采用水生毒理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开展了其24 h联合急性毒性作用的评价研究。结果显示,Cu~(2+)、Zn~(2+)、Cd~(2+)、Cr6+和Mn~(2+)等5种重金属对萼花臂尾轮虫24 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0.00616 mg·L~(-1),12.62 mg·L-1,2.89 mg·L-1,17.29 mg·L-1和67.32 mg·L-1。联合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等毒性配比的Cu~(2+)-Cr6+(0.00385-10.806 mg·L-1)和等浓度配比的Cu~(2+)-Zn~(2+)(0.0199-0.0199 mg·L-1)、Cu~(2+)-Cd~(2+)(0.0181-0.0181 mg·L-1)、Cu~(2+)-Cr6+(0.0118-0.0118 mg·L~(-1))、Zn~(2+)-Cd~(2+)(3.475-3.475 mg·L-1)二元联合测试液的作用结果显示为拮抗效应,其余二元联合测试液的作用结果则均显示是协同效应。等毒性配比的Cu~(2+)-Cr~(6+)-Mn~(2+)(0.00210-5.902-22.981 mg·L-1)和等浓度配比的Cu~(2+)-Cd~(2+)-Mn~(2+)(0.00727-0.00727-0.00727 mg·L-1)三元联合测试液的作用结果显示为拮抗效应,其余三元联合测试液的作用结果则均显示是协同效应。等浓度配比的Cu~(2+)-Zn~(2+)-Cd~(2+)-Cr6+(0.00907-0.00907-0.00907-0.00907 mg·L-1)、Cu~(2+)-Zn~(2+)-Cd~(2+)-Mn~(2+)(0.00898-0.00898-0.00898-0.00898 mg·L~(-1))、Cu~(2+)-Zn~(2+)-Cr6+-Mn~(2+)(0.00819-0.00819-0.00819-0.00819 mg·L~(-1))四元联合测试液的作用结果显示为拮抗效应,其余四元联合测试液的作用结果的则均显示是协同效应。Cu~(2+)-Zn~(2+)-Cd~(2+)-Cr~(6+)-Mn~(2+)等毒性(0.00074-1.520-0.348-2.082-8.107 mg·L~(-1))和等浓度(0.00582-0.00582-0.00582-0.00582-0.00582 mg·L-1)配比的五元联合测试液作用结果均显示是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8.
为探索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大型溞的慢性毒性,本文采用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制剂,测定其对大型溞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明确其对大型溞的慢性毒性以及大型溞对该类杀虫剂敏感的端点指标。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和溴氰虫酰胺3种制剂对大型溞的寿命、体长、蜕皮数、首胎时长、产胎数、单雌产溞数等端点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种杀虫剂显著减少大型溞蜕皮数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00×10-2mg·L~(-1)、1.00×10-4mg·L~(-1)、1.25×10-3mg·L~(-1);显著缩短寿命的最低浓度分别为5.00×10-3mg·L~(-1)、1.00×10~(-4)mg·L~(-1)和1.25×10-3mg·L~(-1);显著缩短体长的最低浓度分别为5.00×10-3mg·L~(-1)、8.00×10-4mg·L~(-1)和1.00×10~(-2)mg·L~(-1);显著减少产胎数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00×10-2mg·L~(-1)、4.00×10-4mg·L~(-1)和1.00×10-2mg·L~(-1);显著减少单雌产溞数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00×10~(-2)mg·L~(-1)、8.00×10-4mg·L~(-1)和5.00×10-3mg·L~(-1);但是,除溴氰虫酰胺外,其他2种杀虫剂制剂对首胎时长却没有显著影响。端点指标中对氟虫双酰胺的敏感性为寿命和体长蜕皮数、产胎数和单雌产溞数首胎时长;对氯虫苯甲酰胺为蜕皮数和寿命产胎数体长和单雌产溞数首胎时长;对溴氰虫酰胺为蜕皮数和寿命单雌产溞数体长、首胎时长和产胎数。研究结果说明,3种双酰胺类杀虫剂对大型溞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寿命是评价该类杀虫剂制剂对大型溞慢性毒性的最敏感端点指标。  相似文献   
129.
啶虫脒和仲丁威在水稻、土壤及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天津、浙江和山东三地开展了两年田间试验研究,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稻、土壤及田水中啶虫脒和仲丁威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在0.005—0.5 mg.kg-1添加水平范围内,啶虫脒在水稻、土壤和田水中的添加平均回收率为74.21%—106.5%,变异系数为5.6%—14.2%;仲丁威在水稻、土壤和田水中的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1.12%—108.6%,变异系数为2.31%—10.9%.啶虫脒和仲丁威的最小检出量分别为3.8×10-11g和2.3×10-11g;在稻米、稻壳、植株和土壤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1,在田水中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 mg.kg-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啶虫脒和仲丁威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动态规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模型,啶虫脒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7.0—20.4 d、2.8—7.62d和6.7—15.0 d;仲丁威在水稻植株、土壤和田水中的残留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7—10.0 d、10.8—15.2 d和2.6—9.5 d.以推荐施药剂量60 g/亩和1.5倍推荐施药剂量90 g/亩,在水稻灌浆期开始第1次施药,最多施药3次,距最后一次施药21 d时,啶虫脒和仲丁威在稻米中的最高残留量分别为0.42 mg.kg-1和0.054 mg.kg-1,低于我国农业行业标准规定的小麦中啶虫脒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1和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的糙米中仲丁威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1.  相似文献   
130.
土壤和叶际微生物对啶虫脒的降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庾琴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132-137
深入研究了土壤、叶际原位和叶际可培养微生物对啶虫脒的降解作用及各条件下降解效果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环境下的微生物对啶虫脒有不同程度的降解效果.原位叶际微生物对啶虫脒降解影响的程度较小,在灭菌处理与对照叶面中啶虫脒的半衰期分别为8 1 d和6 6d.相对而言,土壤和叶际分离培养微生物对啶虫脒降解作用更加显著,在自然土壤和灭菌土壤中啶虫脒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5.0 d和39.6d,相差为8倍;和原位叶际微生物相比,在油菜叶培养基中微生物的生物量大幅度提高,同时,对啶虫脒的降解效果也更加显著;在灭菌处理的豆叶培养基中(CK),啶虫脒42d的降解率为16.5%,相同时间内非灭菌处理的叶际分离微生物降解率高达95%,其降解速率与培养基中的微生物量呈正相关性,叶际和土壤中都存在能降解啶虫脒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