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29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长江上游地区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异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土壤可蚀性K值有助于宏观判断和定量分析长江上游地区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建立了长江上游土壤的理化性质数据库,通过三次样条插值对土壤质地进行转换,采用EPIC模型计算出各土种的可蚀性K值,采用面积加权的方法,求得各亚类的可蚀性K值,将其链接至长江上游土壤图的属性表,得到土壤可蚀性空间分布图,进而探讨土壤可蚀性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上游土壤可蚀性以较低可蚀性、中等可蚀性和较高可蚀性为主,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和三峡库区区域土壤可蚀性明显高于四川盆地地区;高可蚀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嘉陵江上游和横断山区的低海拔谷地;平均K值为0239 0,最大值041,最小值007土壤可蚀性高低与土壤侵蚀强度、海拔高度和坡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2.
为明确退耕阶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选取3个不同退耕阶段的荒漠绿洲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来研究不同阶段退耕地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3个阶段退耕地土壤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为优势菌门.与退耕前期相比,退耕修复后期增加了群体感应、卟啉与叶绿素代谢、泛酸盐和辅酶A生物合成以及苯乙烯降解的功能基因比例,且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不同退耕阶段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营养循环与能量代谢的功能潜力.RDA结果表明电导率(EC)、速效钾(AK)和全氮(TN)对土壤微生物功能组成具有显著影响,其中EC对微生物功能组成的影响最大.不同退耕阶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在民勤绿洲退耕地生态修复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组成对不同阶段的土壤修复敏感性可综合相关指标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73.
174.
退工单,即《终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单》,是证明失业身份的重要资料。退工单上记录了辞职的时间.这和缴纳失业保险的时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5.
本文阐述分析了封头焊缝射线探伤实践中遇到的底片影像边蚀问题,同时提出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6.
京杭运河淮安段水利防护林群落护堤防蚀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京杭运河淮安段水利防护林群落的护堤防蚀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护林植被可以明显改善地表土壤物理性能,明显增加土壤总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不同植物群落对地表土壤的护堤防蚀效应明显不同.早熟禾群落和女贞群落可以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通气蓄水效应.有植被分布的地表土壤抗蚀性比裸地显著增强(P<0.05).相对而言,早熟禾群落土壤水稳性指数最大(0.892),其余依次为女贞群落(0.835)、梨树群落(0.791)、桃树群落(0.530)、水杉群落(0.397)和裸地(0.341).植物群落土壤的抗蚀性与植物根系生物量、根数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77.
为了进一步改善抑尘剂抑尘性能,自主研发了新型高分子抑尘剂。以阜新发电厂末煤为实验原型,对8组小煤堆 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抑尘性能实验。研究其表面固化效果、耐水冲蚀性、抗风蚀性、流动性等主要性能,得出其在不同条 件下的最佳浓度配比。实验结果表明:新型抑尘剂具有良好的抑尘功能,其耐水冲蚀性和抗风蚀性随抑尘剂浓度增加而 增强。在多雨地区,抑尘剂溶液最佳浓度是3%,浓度大于3%时抑尘剂耐水冲蚀性随浓度增加效果不明显;在干燥多风地 区,当煤堆储存在30天以内时,抑尘剂溶液最佳浓度范围为1%~3%,储存30~50天时,最佳浓度范围为3%~4%,储存在50 天以上时,最佳浓度为5%。抑尘剂溶液流动性随浓度增加而降低,高浓度抑尘剂喷洒时不易实现均匀喷洒,浓度超过3% 的抑尘剂喷洒时需提前用低浓度溶液进行预湿润。  相似文献   
178.
目的 对比研究2种不同终轧/开冷温度的2304/Q345C热轧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复层组织和耐腐蚀性能。方法 分别采用金相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复层组织形貌,采用铁素体测量仪分析计算复层远界面铁素体组织。分别采用化学浸泡法及电化学法测试复层抗点蚀和晶间腐蚀性能,并对其组织进行金相观察和透射分析。采用万能试验机对界面进行剪切强度测试,对界面附近进行线扫描测试分析,进一步分析剪切性能测试结果。结果 在其他热轧参数一定的情况下,终轧/开冷温度为1050/1020℃的复合板复层组织中的铁素体含量较高,奥氏体/铁素体相界更为规整,位错密度较低,晶界未发现析出相,界面剪切强度较高,复层的耐点腐蚀、晶间腐蚀及腐蚀电化学性能均较优。结论 终轧/开冷温度为1050/1020℃的热轧双相不锈钢复合板复层具有更优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9.
首先介绍了目前空蚀的几种损伤机制,其中空化气泡以冲击波和微射流形式作用于材料表面,并导致损伤的机械作用占主要地位。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影响海洋环境下金属材料空蚀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研究进展,将因素按照环境外因与材料性质内因进行划分,系统分析了各种因素对空蚀损伤的作用趋势和机制,明确了各因素间存在协同效应。最后,提出了今后空蚀研究的发展方向,如调控温度、盐度等各种环境因素,进行空化气泡产生、长大、溃灭及能量释放过程的机制研究;也可以从材料性质入手,设计合成具有优良表面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新材料等,对如何减少海洋工况下的空蚀损伤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0.
黄土丘陵区退耕地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以黄土丘陵区易形成生物结皮的阴坡自然撂荒地为研究对象,运用时空互代法,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年限(1~13a)撂荒地上生物结皮的形成对0~20cm剖面土壤含水量、容重、地表粘结力、水分渗透性、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等基本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结皮的形成可显著影响0~20cm土层土壤的理化性状,表现为:①退耕后,由于生物结皮的形成,退耕地较农地土壤渗透性显著降低,0~20cm土层土壤含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经历了一个先增后减的变化过程,导致了10a以上退耕地土壤含水量的降低;②生物结皮可显著提高退耕地土壤表面粘结力,10a以上退耕地保留结皮土壤的粘结力是初始退耕地和/或除掉结皮层土壤粘结力的6倍以上,退耕地表面粘结力的增强与退耕后土壤自然沉实以及容重增加关系不大;③生物结皮的形成导致了退耕地土壤渗透性的降低,保留结皮的土壤,其稳定渗透系数(K10)随退耕年限延长而降低,除掉结皮,K 10随退耕年限延长而增加;④生物结皮的形成,使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剖面分布呈表聚现象,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表聚现象更趋明显,土壤全磷亦有弱表聚现象。生物结皮层的形成,还可提高结皮层土壤速效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