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08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7篇
综合类   288篇
基础理论   232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水稻精细胞差异表达基因RSG6的克隆和抗体制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选用在水稻精细胞和二细胞花粉的差减文库中获得的在精细胞中表达量显著增强且可能代表新基因的EST之一 (BF4 75 2 0 7)为探针 ,筛选水稻精细胞cDNA文库 ,得到一全长为 1176bp的序列 ,其开放读码框编码 2 81个氨基酸 ,与已知蛋白质无明显同源性 ,属于一新发现的基因 ,GenBank登录号为AF4 4 2 4 90 .这是第 1次从高等植物精细胞中分离到的全长基因 .RT PCR结果证明该基因在根、叶、二细胞花粉、成熟花粉、授粉子房和精细胞中均有表达 ,但在精细胞中的表达量要高得多 ,是精细胞差异表达基因 .将此基因命名为RSG6 (ricespermgene6 ) .将RSG6的编码区克隆到表达载体pQE30上 ,构建重组质粒 .经IPTG诱导后 ,在E .coliM15 (pREP4 )中表达出了N端融合了 6×His的融合蛋白 .用纯化的融合蛋白免疫家兔 ,制得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体  相似文献   
52.
ThepracticaluseofAzotobacterchroococcumasbiofertilizer hasbeenincreasinglyidentifiedinrecentyears.Oftentheefficacy ofthesebacteriaisassessedonthebasisofcropresponseswithout knowingthesurvival,persistenceandcompetitiveabilityofthein troducedstrain.Inoculat…  相似文献   
53.
在低磷(1mg L-1)和适磷水平(10mg L^-1)下,分别以混合培养方式研究了粳稻京系17(Oryza sativa ssp.japonica)(JX17)和粘稻窄叶青8号(Oryza sativa ssp.indica)(ZYQ8)对磷营养的反应。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JX17较ZYQ8吸收更多磷素,干物重也显著增加。相反,ZYQ8则受到更强的磷胁迫,吸磷量和干物重降低,主要是因为JX17具有较高的吸磷速度,单位根长吸磷量大,即根系高亲和力磷酸盐转运蛋白表达强,最大限度地吸收可能利用的磷素,从而改善植株营养状况,同时又有较多的磷被分配到根系,使根第,根表面积和根干重相应提高,进一步增加了其在低磷胁迫条件下的竞争磷营养的优势。图3表2参17  相似文献   
54.
55.
根据我部决定(见本刊1999年第2期第159页)和有关专家推选评定,施济普、赵崇奖、朱华(的论文《衣裳牢山西坡主要植被类型的特征与物种组成》[2005,11(1):1~7]和魏明宝、崔长征、方呈祥、张甲耀、王海、王亚芬的论文《铜绿假单胞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研究》[2005,11(1):74~77]获本刊2005年第1期优秀论文奖.本刊将授予两篇论文奖金各500元人民币,授予两篇论文的每在作者获奖证书。  相似文献   
56.
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凋亡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涉及到细胞内许多复杂的生化过程.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能量和代谢的中心,也是细胞凋亡信号传导途径中起关键调节作用的细胞器,对细胞凋亡的线粒体途径调控机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途径的信号传导及其调控机制、线粒体对细胞凋亡信号的反应、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功能丧失几方面的研究进展.图1参43  相似文献   
57.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了化肥、有机肥、生物堆肥、有机无机复合肥和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生物有机无机复合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与不施肥处理比较 ,土壤细菌增加了 1 6 5 .3 8% ,真菌增加了1 89.4 7% ,放线菌增加了 4 8.72 % ,总量增加了 1 0 4 .0 7% ,其增加量高于其他处理。土壤蔗糖酶、脲酶、磷酸酶活性也都有明显提高 ,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和速效养分的释放。  相似文献   
58.
土壤-植物根际磷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土壤-植物根际磷素养分状况及利用机理,提高土壤磷的生物有效性,使土壤中潜在的难溶性磷库活化,提高磷肥利用率,对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和陆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从这一角度出发,论述了根际土壤中根际微生物、根际pH值、根系分泌物、菌根、根际土壤磷酸酶等各种因素对提高土壤磷素利用率的机理。  相似文献   
59.
山西高原油松种群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李毳  柴宝峰  王孟本 《生态环境》2005,14(5):719-722
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技术,分析了山西高原9个油松种群在醇溶蛋白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135份材料共分离出23条带,其中3条为共有带,多态性高达86.95%。全部材料共出现53种带型,9个不同油松种群的带型有差异,同一种群不同个体的带型也有所不同,说明山西高原的油松在遗传上已产生一定程度分化,在醇溶蛋白水平上呈现出遗传多态性。从供试材料的带型计算出油松遗传分化系数为0.1547。即在种群间的变异占总变异的15.47%,种群内变异为84.53%,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但种群间的分化程度在松属树种中也属于较高水平。根据23个多态位点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将山西高原9个油松种群聚为3个类群。  相似文献   
60.
镉对桐花树幼苗生长及渗透调节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吴桂容  严重玲 《生态环境》2006,15(5):1003-1008
采用土培方法研究不同质量分数Cd(0.5~50mg·kg-1)对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幼苗的生长及渗透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质量分数Cd(0.5mg·kg-1)处理条件下,桐花树幼苗株高、植株鲜物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根长、叶绿素质量分数则没有显著增加;高质量分数Cd(50mg·kg-1)条件下,这些参数均显著降低,说明高质量分数Cd胁迫下,植株正常生长受到抑制。除了0.5mg·kg-1条件外,叶片淀粉质量分数变化趋势总体上是随着Cd的增加而下降。在5~50mg·kg-1Cd处理下,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及脯氨酸均显著增加,与Cd质量分数存在正相关性。Cd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作用是桐花树对Cd胁迫的主要响应过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脯氨酸与可作为Cd对桐花树污染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