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91篇
安全科学   7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63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91.
该研究从影响污泥脱水性能的胞外聚合物(EPS)形态及蛋白质、多糖分布入手,对废水处理中的污泥进行分层测定,并探讨柠檬酸废水污泥脱水的主要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污泥各层中蛋白质和多糖的分布模式不同,二沉池剩余污泥、浓缩池污泥、经CPAM调理后的浓缩池污泥的pellet层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分别占污泥总蛋白质的78.76%和92.86%、89.26%和95.55%、91.68%和95.05%,表明污泥中蛋白质和多糖都主要分布在pellet层,而LB-EPS层和TB-EPS层中几乎没有。此外,污泥在脱水处理过程中slime层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分别降低了9.28%和1.72%,pellet层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分别增加了10.5%和2.69%,表明slime层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均转移到了pellet层。而经CPAM调理后的污泥,蛋白质与多糖含量的比值也有所增加,有利于污泥脱水的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92.
UASB反应器处理含蛋白质废水颗粒污泥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含蛋白质废水为基质,UASB反应器内培养颗粒污泥的试验结果表明,控制反应器出水 pH在7.2—7.5之间,出水丙酸浓度不超过300mg/L条件下,污泥负荷大于0.67kg COD/kgVSS·d时反应器内形成了颗粒污泥.MPN法计数发酵性细菌、丙酸分解菌、丁酸分解菌、乙酸裂解产甲烷菌和甲酸/H_2+CO_2,产甲烷菌的数量,只有当各类群细菌数量达到一定水平并且有合适的比例时才能形成颗粒污泥,颗粒污泥成熟后其组成相对稳定.颗粒污泥同接种污泥相比,其最大比产甲烷活性提高较大,是细菌数量增加的缘故。  相似文献   
293.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 污水处理技术.经过广大从业人员的努力.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使水体污染的发展速度.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抑制。但是.纵观我国的整个治污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经常出现一些企业.违反国家的环保政策.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生产污水.直接排放到自然水系.使当地的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甚至给当地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难.更有甚者.一些大型的企业.也常发生偷排污水的情况。这些问题的一再暴光.使人们看到了政府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的决心.  相似文献   
294.
铈对马尾松离体胚DNA、RNA及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含30mgL^-1CeCl3的培养瘁培养马尾松离体胚,采用^3H-T、^3H-U和^3H-Leu标记技术测定:结果表明,CeCl3明显提高马尾松离体胚在培养过程中对DNA、RNA和蛋白质前体的吸收,以及合成这些生物大分子的能力。CeCl3处理在15h开始迅速吸收DNA前体和合成DNA,比CK提前5h。CeCl3处理在10h开始迅速吸收RNA前体和合成RNA,比CK提前5h,CeCl3处理5h,蛋白质合成前体的吸收量和蛋白质合成量明显高于CK。图6参19  相似文献   
295.
水稻籽实中蛋白质-Cd、Pb结合体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凝脱层析方法,对水稻籽实中的蛋白质-Cd,Pb结合形态特征及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籽实TrisHCl提取液经SephadexG-75分 离,洗脱液得到3个紫外吸收峰,在第1、3峰处出现了Cd、Pb浓度峰,其蛋白质-Cd、Pb结合体的表观分子量为54.5KD和5.5KD。在蒸煮加热处理后,水稻籽实中蛋白质-Cd、Pb结合体发生变性,使分子量为54.5KD的蛋白质-Cd,Pb结合体完全破坏,分子量为5.5KD的结合体也部分地被破坏,与蛋白质结合的Cd ,Pb被释放出来。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处理后,也能够破坏蛋白质-Cd,Pb结合体的形态,洗脱液中Cd,Pb的浓度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在第1、3紫外吸收峰处的Cd、Pb浓度也明显降低。另外,在第3峰以后的洗脱液中也检测到Cd、Pb的浓度。  相似文献   
296.
叶蛋白的生产和利用所谓叶蛋白,就是将植物的鲜叶切碎、压榨,从其绿色的汁液.中分离出的蛋白质。目前,科学界对这一重要的蛋白资源的研究越来越感兴趣。从叶子提取物中离析蛋白早在1773年已经开始,鲁易尔从压榨的叶汁中用分馏热处理方法分离了蛋白。在第二次世界...  相似文献   
297.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中剩余污泥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14  
分析了武汉市污水处理现状、剩余污泥的产量与处理技术概况,介绍了制备蛋白质泡沫灭火剂技术再利用剩余污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98.
甲醛所致DNA-蛋白质交联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为了探讨机体对甲醛所致DNA-蛋白质交联的修复能力,采用KCl-SDS沉淀法检测甲醛染毒后不同时间段HepG2细胞和小鼠肝细胞中DNA-蛋白质交联的修复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采用75μmol·L-1甲醛染毒HepG2细胞,在染毒18h和24h后,细胞内的DPC水平较染毒结束时发生了显著下降(p<0.01),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由3.0mg·m-3气态甲醛产生的DNA-蛋白质交联在12h内可以得到明显修复(p<0.01),并在24h内恢复到空白对照水平;经20mg·kg-1液态甲醛染毒后,18h时DPC含量与空白组相比有显著性升高(p<0.01),在24h时DPC含量与18h时相比有显著的下降(p<0.05),且与空白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显示:甲醛所致肝细胞DNA-蛋白质交联能够得到修复,且24h内能够修复完全.  相似文献   
299.
《四川环境》1994,13(4):78-78
据日刊报道.一种不用分离高浓度含油废水中的油脂而通过培养油脂酶菌可产生油脂酶的细菌就可直接分离去除油脂的培养处理法.经实际证明,用其作为活性污泥的前处理是有效的。该法的优点包括:(1)不会随含油废水中蛋白质的腐败而发臭.可改善卫生条件:(2)无需进行油脂分离法装置的维护管理操作;  相似文献   
300.
<正>淘米水的药用价值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头一两次淘米水含有钾,淘米水会呈现pH值为5.5左右的弱酸性,加入食盐碘盐入药后,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研究发现,洗米水里含有蛋白质、淀粉、矿物质等养分,可以用来洗脸、润肤,煮后饮用对保护胃壁黏膜、消除积食和改善消化不良有帮助。中医也尝试以洗米水炒炙中药,作为调养脾胃的药方。另外,头一两道淘米水会呈现pH值为5.5左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