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1篇
  免费   291篇
  国内免费   772篇
安全科学   231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221篇
综合类   2142篇
基础理论   199篇
污染及防治   165篇
评价与监测   187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52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39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123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研究于2018年夏季和冬季,在南京使用吸附浓缩在线监测系统(AC-GCMS 1000)对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测量,估算其所造成的健康风险并解析VOCs所造成致癌与非致癌风险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南京市冬季φ(总VOCs)为105.7×10-9,为夏季(34.5×10-9)的3.1倍,以烷烃为主要物种.在健康风险方面,冬季毒性VOCs所造成的非致癌风险及致癌风险值分别为9.43和1.0×10-4,是夏季非致癌(5.58)与致癌风险(2.69×10-5)的1.7和3.8倍,而丙烯醛和1,2-二氯乙烷是非致癌与致癌风险的主要物种.最后,利用PMF模型解析5个VOCs的污染来源,分别是有机涂料溶剂源、生物质燃烧源、车辆排放源、石油化工源和溶剂源2.车辆排放源是造成致癌风险的最大来源(夏季28.2%和冬季48.0%).因此,建议有针对性地控制毒性VOCs及车辆尾气的排放,以减小可能对公众健康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992.
沈北新区土壤中多环芳烃污染特征及源解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采用均匀网格布点法采集沈阳市沈北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101个表层(0~20 cm)土壤样品,开展土壤中美国环保署优先控制的16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成分谱分析和污染物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沈北新区土壤中16种PAHs(ΣPAHs)总含量为123.7~932.5μg·kg~(-1);PAHs组分以3~4环的中、低环组分为主,其中3环PAHs比例最高;ΣPAHs的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呈现出由南向北、自东向西逐渐递减的趋势.在研究区域所涉及的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中,土壤ΣPAHs含量的高值主要集中在城区绿地和人工绿化林地,其次为设施菜地,水稻田和玉米田中ΣPAHs含量相对较低且无明显空间分布差异.利用特征比值分析和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行土壤中PAHs的污染源解析,初步确定沈北新区表土中PAHs的主要污染源为燃烧源和石油源的混合源,其中,工业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是PAHs的主要污染源,其贡献率达79.6%,石油泄漏和焦炉排放贡献率约为16.2%,生物质燃料的燃烧贡献率占4.2%.  相似文献   
993.
许凯  余添添  孙姣姣  袁兆祥  秦昆 《环境科学》2017,38(12):4905-4912
以武汉市为例,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研究城市"源""汇"景观格局与大气霾污染的相关关系.首先,基于武汉市Landsat8数据的地表覆盖分类结果,计算不同尺度下地表覆盖的整体异质性景观指数,选择异质性最大的尺度作为"源""汇"景观分析的最优尺度;在此基础上,用MODIS数据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作为大气霾污染程度的度量,基于自相关性较小的"类别层"景观指数,使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模型对"源""汇"景观与AOD进行局部回归分析,并在工业区、商业区和居民区3种功能区内分析建筑物对大气霾污染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6 km是本文分析的最优尺度;大气霾污染的"源"景观为建筑物,"汇"景观为灌木和林地;减小"源"景观面积所占比例、增大其破碎化程度、"源""汇"穿插均匀分布,可以有效减小气溶胶光学厚度,降低大气霾污染;对于武汉市来说,其大气霾污染的主要来源为中心城区的商业区和居民区,即来自于市民生活.针对中心城区要发挥其经济、交通等功能,已有的建设用地不宜大面积改动这一现状,可以采取小幅度优化措施,而对于非建成区可采取建前合理规划"源""汇"景观空间分布的措施.  相似文献   
994.
杨乐  李贺鹏  孙滨峰  岳春雷 《环境科学》2017,38(12):5012-5019
新安江水库是我国华东地区最大的水库,面积580 km2,平均深度30 m,水库水体处于中贫营养状态.为了研究新安江水库中CO_2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采用静态浮箱法收集水库表面以分子扩散方式排放的CO_2,使用气相色谱仪分析CO_2浓度.结果表明,新安江水库CO_2排放通量从上游入库河流[(120.39±135.41)mg·(m~2·h)~(-1)]至库区主体[(36.65~61.94)mg·(m~2·h)~(-1)]呈下降趋势,而大坝下游河流中CO_2排放通量[(1 535.00±1 447.46)mg·(m~2·h)~(-1)]显著增加,约分别是上游入库河流和库区主体的13倍和25~42倍.但随着与大坝距离增加,大坝下游河流中CO_2排放通量显著下降,如7 km处的CO_2排放通量仅为出库水体处的20%.在库区主体中,CO_2排放通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CO_2排放通量在秋、冬季时为正值,最大值出现在冬季(12月或1月),说明此时库区表层水体是CO_2排放源;而CO_2排放通量在春、夏季为负值,最小值出现在春季(3、4或5月),说明此时库区表层水体是CO_2吸收汇,这可能与春、夏季时水体中藻类繁殖有关.所以,在调查水库表面CO_2排放时,应对水库的上游入库河流、库区主体和坝下河流进行全面长期的观测,才能避免低估水库中CO_2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995.
1 地源热泵在办公建筑中应用天津节能大厦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计方案主要采用地源热泵分别为其中的办公建筑部分提供采暖和空调冷热源,为其中市能源管理培训学校附属住宿部份建筑部分提供冬季地板采暖热源.按照国家《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要求,公共建筑内所有单位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摄氏度.地源热泵系统设计的参数保证办公建筑冬季室内温度在20-22℃(国家标准为≥18℃),夏季空调季节室内温度24-26℃.建筑能耗所占能源消耗比例越来越大,而建筑能耗可以利用温度较低的低品质能量,因此将地源热泵系统在建筑采暖空调领域利用具有极佳经济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6.
本文对经济学手段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阐明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特点及危害,并针对我国国情,重点分析了排污权交易、绿色信贷、清洁生产补贴的必要性和开展方式,得出了适用于我国农业面源的排污权交易机制。通过排污权交易和清洁生产补贴能够减少农业面源的治污成本,实现社会收益最大化,通过绿色信贷能够有效弥补市场失灵,保证低碳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7.
借鉴山东省流域治污经验,本文提出采用目标倒逼机制,利用8年时间并分4个阶段,实现由基于技术的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向基于环境质量的区域性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逐步过渡的策略和"分区分级"控制的策略,并给出了地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与区域性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方法,实现了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的挂钩,有助于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并引导产业布局与环境承载力相衔接。  相似文献   
998.
中国北方的风尘沉积为研究区域构造隆升和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宝贵的材料。近20年来,尽管风尘沉积的古气候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但地质历史时期风尘的物源是否存在变化仍有很大争议。石英结晶度(CI)是黄土物源研究的可靠指标,本文用粉末X射线衍射仪对灵台剖面(~6.8 Ma—0)和庄浪岩心(~23.0—4.8 Ma)风尘沉积中石英结晶度进行了测量,发现灵台剖面石英的结晶度在时间序列没有明显的变化;庄浪钻孔的石英结晶度在~14.0—8.7 Ma明显的增大,表明风尘的物源在此存在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由于此时段全球气候变冷和青藏高原隆升导致青藏高原东北部相对中亚造山带剥蚀量的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999.
近年来不断发生铅污染事件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源解析技术的相对滞后,导致在处理这些事件中很难有效提供科学的证据确定主要的污染源和暴露途径,造成不能及时、有效地提供血铅污染防控对策。随着近年来铅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测试设备的普及,该技术逐步引入至环境污染识别过程中,成为判断铅污染来源的和途径的一个重要技术。文章系统地介绍了铅稳定同位素组成、指纹特征、研究发展过程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热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存的问题,展望了铅稳定同位素与多元混合模型结合进行定量源解析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中流量采样器于2011年3-12月对北京西三环地区大气颗粒物进行分级采样,并利用GC-MS对颗粒物中正构烷烃含量进行测定。对不同粒径颗粒中C10-C2415种正构烷烃的测定分析表明,PM2.5、PM5和PM10中正构烷烃的年均质量浓度分别为94.24 ng/m3、114.20ng/m3和124.96 ng/m3;正构烷烃总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趋势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且主要分布在在细粒子中(PM2.)5;正构烷烃在不同粒径粒子中质量浓度比(ρ2.5/ρ1)0正构烷烃、(ρ2.5-5/ρ1)0正构烷烃、(ρ5-10/ρ1)0正构烷烃分别为:春季为78.2%、13.2%、8.5%,夏季为68.6%、19.8%、11.6%,秋季为74.4%、13.8%、11.8%,冬季为76.4%、17.6%、6.1%。主碳峰为24和23,碳优势指数(CPI)2为0.560.57,表明正构烷烃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人为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