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2篇
安全科学   185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01篇
综合类   436篇
基础理论   47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241.
低温燃烧合成纳米Ni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表征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低温燃烧合成法制备了Ni掺杂TiO2光催化剂,通过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X射线粉末衍射(XRD)、激光散射、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DSC)等方法对催化剂的光吸收特性、晶相组成、粒度分布、升温过程中化学变化等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剂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相对P25而言,Ni掺杂TiO2的光吸收带边红移,当Ni/Ti原子比为0.4时,催化剂的带隙宽度为2.3eV,对应的吸收带边为564nm;催化剂晶型以锐钛矿TiO2为主,随Ni掺杂量增大,NiTiO3比例升高;催化剂粒径主要分布在50~150nm之间,占总量的96.9%;升温过程中催化剂在445.2℃发生晶型转化,出现锐钛矿和NiTiO3晶体.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在可见光作用150min后最高可使93.9%的亚甲基蓝分解,活性高于P25.  相似文献   
242.
本文选用死亡的短裸甲藻(Gymnodinium breve cells)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细胞作为吸附剂,分析了其理化性质,拟合了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探究了pH和离子强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死亡藻细胞对DBP的吸附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过程为多层吸附主导的混合吸附;pH 从2.0至3.5时,两种死亡藻细胞的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降低,而pH从3.5至9.5时,吸附量随pH的增加而增大;NaCl浓度从0至0.05 mol/L时,两种死亡藻细胞对DBP的吸附量迅速增大,从0.05 mol/L升至0.50 mol/L过程中其吸附量基本没有变化。本研究证明了死亡藻细胞可以吸附水中的DBP,而且发现无细胞壁的短裸甲藻的吸附能力显著优于中肋骨条藻,研究结果对于死亡藻细胞应用于水环境中PAEs的去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3.
为深入探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碳质气溶胶组分(碳组分)表征方法,于2021年1-12月,在浙江省11个地市同期开展环境空气PM2.5样品采集和分析工作,比较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协议和保护能见度多部门监测计划(IMPROVE)的代替协议(IMPROVE-A协议)测定样品的结果差异。结果表明:无氧阶段最高温度设置为870℃的NIOSH(NIOSH870)协议由于在氦气气氛下的解析温度高,测得PM2.5样品中有机碳(OC)组分占比较IMPROVE-A协议大;对于IMPROVE-A协议而言,热光反射法校正的元素碳(EC)比热光透射法校正的结果大,在污染越严重、负载量越大的滤膜上,光学校正带来的差异越明显。通过开展浙江省部分地区的PM2.5碳组分污染特征研究,发现PM2.5中碳组分主要来自生物质燃烧、燃煤和机动车尾气排放。  相似文献   
244.
炭化温度是影响生物炭结构的重要因素,以废弃的枇杷籽作为生物质原材料,在400~800℃炭化温度内制备生物炭,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研究生物炭对微生物菌群的吸附率。结果表明:随着炭化温度的上升,枇杷籽生物炭的产率下降,含氧官能团减少,芳香性结构更完全;在400~600℃炭化温度下,孔道变化明显,表面更粗糙,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增大,中、微孔数量增多;当炭化温度升高到600℃以上,生物炭表面孔状结构发生坍塌,表面变平整,比表面积和总孔体积减小;炭化温度为600℃下制得的枇杷籽生物炭对大肠杆菌发酵液的吸附率为70%左右,对大肠杆菌悬浮液的吸附率为80%以上,枇杷籽生物炭对微生物菌群的吸附效果良好,经过后续优化有作为微生物载体的潜力。枇杷籽具有开发为生物炭并进行进一步应用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245.
监狱企业除了有一般企业功能外,还有其特殊功能,即作为服刑人员改造的场所,承担着服刑人员劳动改造的功能。由于监狱企业的劳动主体是服刑人员,服刑人员各方面素质普遍不高,再加上劳动的被动性,服刑人员劳动安全意识普遍较差,使监狱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存在较大困难。监狱企业科技含量普遍不高,用科技手段达不到生产本质安全,监狱企业采用安全管理手段补充。  相似文献   
246.
《中国安防》2020,(3):22-22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我们已从最初的模拟化和数字化时代,经历计算机互联网时代,进入了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应用及移动互联体感交互技术突破的阶段。在高新技术的带动下,安防技术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甚至发生了质的变化。由此可见,技术的发展进步对安防行业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它已经带来了安全防范的一次新的革命。为更好地宣传创新技术,探讨新技术的发展,集思广益促进高新技术在安防领域的落地,《中国安防》杂志新增设《前沿技术》栏目以便大家沟通交流。《前沿技术》栏目主要就技术防范手段中运用到的主流技术进行深入探析,侧重点在于技术的原理、技术的发展以及技术解决了哪些行业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7.
杨艳林 《环境与发展》2020,(4):156-156,158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方案中主要包括污染物的应急监测以及污染事故的处置方案。其中应急监测的工作在于明确造成环境污染的化学物品的种类、浓度、数量、已造成污染范围、已造成的破坏程度、事故未来发展事态等。通过应急监测所整理的信息数据,应急预案组织工作小组可以迅速的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本文针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工作方案进行梳理总结,指导组织管理人员如何快速的组织应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48.
目标间关系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目标执行的重要挑战。本文回顾了关于目标间权衡和协同关系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既有研究中平衡目标间关系的评估方法以及可以促进多目标实现的政策创新手段,总结了影响监测评估和政策手段发挥作用的因素。研究发现:目标间普遍存在部分或整体性的权衡和协同关系;以综合指数法和事前评估法为代表的评估方法开始转向关注目标间复杂的联动关系;减贫、减排、土地政策以及清洁生产和多元利益主体协作机制对目标的整体实现有助益;监测评估作用的发挥受限于数据管理和绩效测量方法的选择,政策手段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治理能力和既有制度安排的影响。最后,对未来中国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展望和建议,要确立中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整体关系,加强对目标执行和实现的事前评估能力,将更多本土化的SDGs指标纳入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249.
为研究两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改性膨润土的吸附除磷性能及其机理,采用不同比例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磺丙基甜菜碱(DSB)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六烷基吡啶(CPB)对膨润土进行了有机复合改性,制得DSB+CPB复合改性膨润土,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傅里叶红外分析(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CA)以及热重分析(TGA)等手段对膨润土土样进行了表征,并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动力学方程拟合其吸附过程,探讨了改性比例、pH和温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DSB改性能提高膨润土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当加入CPB复合改性后,可进一步促进DSB改性膨润土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且吸附能力均随改性比例的增大而增强;对于0.5 DSB和1.0 DSB的改性膨润土,其与CPB最佳复合比例均为DSB+1.5CPB,最大吸附量分别为原土的7.81倍和8.19倍;改性膨润土对磷酸盐的吸附均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和伪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其吸附能力随pH的升高而降低,且吸附为物理和化学吸附同时存在的自发吸热熵增过程。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两性-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合改性膨润土吸附除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0.
污水有机组分表征是高负荷活性污泥法(HRAS)模型建立的基础。针对经典活性污泥1号模型不适用于HRAS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双水解模型,即将污水有机组分中水解型有机物分为快速水解型与慢速水解型2种,发现两者水解动力学参数具有明显差异。对原水氧利用速率进行参数拟合,通过灵敏度和共线性分析,估计了快速生物降解型有机物、快速水解型有机物、慢速水解型有机物以及异养菌等4种污水有机组分,探讨了污水有机组分与增加HRAS碳源捕获率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上4种有机组分均可被准确识别,共线性指数γK低于经验限值,各组分比例分别为13.9%、11.6%、12.6%和12.8%;从污水组分角度来说,提高HRAS碳源捕获率的3个方向分别为:反应器中的异养菌尽可能将快速生物降解型有机物和快速水解型有机物同化生成细胞物质;避免絮体污泥中的慢速水解型有机物过量水解;抑制异养菌衰减,减少内源呼吸产物的产生。双水解模型对污水有机组分成功表征有助于HRAS的设计、运行及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