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4篇
  免费   586篇
  国内免费   1361篇
安全科学   596篇
废物处理   29篇
环保管理   420篇
综合类   4202篇
基础理论   711篇
污染及防治   216篇
评价与监测   486篇
社会与环境   337篇
灾害及防治   364篇
  2024年   152篇
  2023年   434篇
  2022年   432篇
  2021年   534篇
  2020年   429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46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333篇
  2014年   516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53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31篇
  2008年   316篇
  2007年   255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南麂列岛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6年4月~2007年3月采集浙江省南麂列岛海域水样,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分布特征、季节动态以及赤潮生物的现状.共鉴定浮游植物93种,其中硅藻35属68种,甲藻11属21种,蓝藻1属2种以及金藻1属2种.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类在不同季节各有不同.南麂海域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年平均细胞丰度达到319.03 cells/mL,高峰区集中分布在春季和夏季.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多项生态学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2.
2007年春节期间北京大气细粒子中正构烷烃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利用大流量颗粒物采样器分昼夜采集了2007年春节前后大气气溶胶中PM2.5样品,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PM2.5样品中的正构烷烃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春节期间大气细粒子平均浓度全部超过WHO阈值,且夜间平均浓度要高于白天.细粒子中检测出C10~C33的正构烷烃,总浓度为201.7~2 715.6 ng·m-3,夜间正构烷烃的平均总浓度(943.5 ng·m-3)要高于白天(581.1 ng·m-3),除夕前的平均总浓度(1025.5 ng·m-3)要高于除夕后(536.6 ng·m-3).主峰碳为23、 24和25,CPI值为0.9~1.4,平均为1.15,表明春节期间北京大气细粒子中的正构烷烃主要由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产生,%WaxCn的结果表明生物源对气溶胶中正构烷烃的贡献率为8.5%~47%.  相似文献   
993.
城市入河径流排放口总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罗鸿兵  罗麟  黄鹄  何强  刘娉 《环境科学》2009,30(11):3227-3235
流入城市雨源性河流的径流污染不容忽视,以我国南方典型城市深圳市的福田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经过18场典型降雨径流的测定,从污染过程线、径流初期效应识别和降雨事件平均浓度(EMC)等方面分析和讨论了城市河流入河径流排放口的总污染特征规律,有利于指导城市河流污染控制.结果表明,排放口地表径流浓度随时间变化历程中,COD、SS、TN、TP和BOD5普遍超出地表Ⅴ类水标准十多倍以上,某典型降雨场次的重金属(铬、镉、铜、砷和汞)污染较为严重,研究区排放口的浓度范围和平均值均高于重庆沙坪坝雨水口和加拿大Silerwood的雨水排放口,但低于武汉十里铺排放口.COD、SS、BOD5的初期效应尤为明显并且COD和SS冲刷强度较大,TN、TP初期效应不明显.COD、SS、TN、TP和BOD5的EMC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24.14、571.15、5.223、2.04、143.5 mg/L,在某种程度上,深圳市研究点的COD和SS的EMC值高于邻近的澳门、珠海,TN、TP值高于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与国外的一些研究结果相比较,EMC值比韩国、美国及加拿大一些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物浓度高得多,可见由排放口入河的径流总污染极其严重并需要治理.  相似文献   
994.
利用Na2CO3连续提取法,分析了崇明东滩海三棱藨草(Scirpus mariqueter)体内生物硅(BSi)含量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BSi在海三棱藨草体内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差异,在生物体中连续积累是BSi的一个主要特征.地上部分BSi含量变化范围为0.26% ~ 0.93%,地下部分为0.31% ~ 0.92%,果实中则为0.24% ~0.43%.地上部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分,说明BSi主要沉积在蒸发强烈的叶片中,植株个体生长阶段是决定地上部分BSi含量的主要因素.统计分析显示,根际沉积物BSi和植物各器官BSi相关性均显著,说明海三棱藨草依从主动吸硅机制,从根际沉积物获取所需的Si.地上、地下部分BSi含量与有机氮(ON)、C/N、土壤温度、植株高度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5.
杜尔基地区处于大兴安岭中南段,区内中生代侵入岩广泛发育.八个样品K-Ar全岩法测年结果为100.15~120.29 Ma,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具有高硅、高钾、富碱、过铝、贫铁、镁、钙特征,属于碱性岩系列.稀土元素总量平均值为146.85 μg/g,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整体平缓右倾,显示富Rb,贫Sr、Ba特征,具有Eu负异常,微量元素具有明显的Sr、Ba、Ti负异常,反映了具有强烈分异的分离结晶作用存在,说明岩石形成于长期较稳定的构造背景,可能形成于非造山板内裂谷或热点地幔柱环境.  相似文献   
996.
铅山地区除金属矿产外,非金属矿产也较多,其中硅灰石矿分布广泛.铅山硅灰石矿赋存于燕山早期侵入形成的葛仙山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400~500 m范围的下二叠统栖霞组含燧石灰岩和中厚层状夹硅质条带灰岩及硅质页岩、石英砂岩中.矿体多呈透镜状、囊状、不规则条带状等产出,矿体走向长50~100 m,厚度2~30 m.矿石中主要矿物为硅灰石、石英、方解石,硅灰石含量一般60%~70%,矿石化学成分主要为SiO2和CaO.区内燧石灰岩提供了硅灰石形成的硅钙质组合、中深成岩浆岩为钙硅化学合成硅灰石提供了反应热能,属层控热变质交代型矿床.区内同类型硅灰石矿化普遍,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997.
在鄂尔多斯盆地某采油厂开展油田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的研究,对油田企业有组织及无组织VOCs进行定性定量检测分析,得到不同区域VOCs排放特征和排放清单。结果表明:供热区、储罐区、装卸区、采出水处理区、设备动静密封点以及厂界共检测出59种物质,主要为烷烃类、烯烃类和芳香烃类,特征污染物包括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和苯。不同的VOCs排放区域应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供热区可采用末端控制方法,储罐区、设备动静密封点和装卸区等可采用源头和过程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98.
999.
采集吉林省松源农田的黑土样品,研究四溴双酚A在黑土中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并探讨了pH值、离子强度(CaCl_2)、温度等不同环境条件对吸附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溴双酚A在黑土中的吸附过程可以分为快速吸附阶段(0~4 h)和慢速吸附阶段(4~48h),并于48 h达到吸附平衡。黑土对四溴双酚A的吸附符合拉格朗日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内扩散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以化学吸附为主,而吸附过程的限速步骤为颗粒间扩散。pH值等环境条件对吸附有明显影响,当pH值在6~9时,随pH值降低,黑土对四溴双酚A的吸附速率加快且平衡吸附量增加;离子强度(CaCl_2)为0.001 mol/L、0.01 mol/L、0.1 mol/L时,离子强度增大,黑土对四溴双酚A的吸附速率加快但平衡吸附量减小;温度为15℃、25℃、35℃时,随着温度升高,黑土对四溴双酚A的吸附速率加快且平衡吸附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云贵高原城市河流盘龙江水及沉积物中酚类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的污染特征及源解析,阐明了酚类EDCs的含量水平、分布特征、季节变化及污染来源,并估算了其排放到滇池的量。结果表明,盘龙江水及沉积物中普遍检出了酚类EDCs,其含量沿程变化呈现倒"W"型,枯水期的残留水平高于丰水期。除松华坝水库外,盘龙江水中的∑EDCs质量浓度为70~429 ng/L,沉积物中质量比为16~813 ng/g dw(干重),每年输入滇池的量约为43 kg/a,NP2EO、NP1EO和BPA是主要的酚类EDCs。NP2EO、NP1EO、4-NP、BPA、4-CP和4-tOP在水中的质量浓度分别达到202 ng/L、154 ng/L、17 ng/L、79 ng/L、3.3ng/L和4.7 ng/L,在沉积物中质量比分别达到352 ng/g dw、316 ng/g dw、18 ng/g dw、124 ng/g dw、5.5 ng/g dw和14 ng/g dw。酚类EDCs在水和沉积物中的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水体自净过程对污染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与其他地区河流相比,盘龙江中酚类EDCs的残留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酚类EDCs在市区河段含量明显高于郊区段,对该区域内的水生生物构成了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