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6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1300篇
安全科学   592篇
废物处理   173篇
环保管理   247篇
综合类   3062篇
基础理论   583篇
污染及防治   638篇
评价与监测   171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98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57篇
  2020年   186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70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75篇
  2006年   269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63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型胶电火花粗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问题,提出一种通用的三维复杂型腔粗加工工艺过程优化的方法,可以实现较高主产率.  相似文献   
32.
对失去大部分活性的微生物膜进行再培养,以研究膜再利用的可能性。试验结果初部表明:在1/2MS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植物激素,不仅可以使膜的电位值(I0)显著升高,且活性强,稳定性好,可使膜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33.
卫生填埋场的伊—灰复合土防渗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工程》1994,12(6):57-60
  相似文献   
34.
金属铁还原降解2,4-二硝基甲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金属铁对2,4-二硝基甲苯(2,4-DNT)的还原降解情况.实验结果表明,2,4-DNT的还原降解与溶液初始pH值、初始浓度和溶解氧等因素有关.氯离子能消除金属铁的钝化现象.金属铁表面附载的铜对2,4-DNT的还原降解具有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5.
微电解-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染化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蔡天明 《环境工程》1999,17(4):27-29
采用微电 解 H/ O 工艺对染 料化 工 废水 进行 了 处理 研究 ,结 果表 明 以微 电解 和 水解 酸 化作预处理 ,可使废 水的 B O D5/ C O D Cr 的比由 025 提高 到05 0 左 右,平 均 增加 50 % 。通 过加 酸, 可提高微电 解的去除 效果,在 进水 C O D Cr 为4 100 ~4 300 m g/ L,色度 为3 400 ~3 600( 倍) 范围内 ,系统对 C O D Cr 和色度 的去除效 果分别 可达到97 5 % 和983 %  相似文献   
36.
不同地域天然伊利石表面酸碱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电位滴定技术和恒定容量表面络合模式表征不同来源天然伊利石的表面酸碱性质。鉴于固体基质在酸量滴定过程中发生溶解,相应的滴定上清液被视为体系空白。考虑到水解铝、硅酸和伊利石表面活性位之间的表面络合或沉淀反应,提出两种表面质子反应模型。对其中的特例,还考虑了表面离子交换反应。模拟程序的拟合结果显示两种模型对水解伊利石体系的滴定行为均可获得满意的描述。相的的表面固有酸度常数表明样品的酸碱性质之间存在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37.
PASS42在微污染饮用水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所研制的混凝剂聚硅硫酸铝对珠江中下游河段原水进行处理 ,改变混凝水力条件 ,对其混凝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作了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从讨论金属结合能何以具有表面化学位移的原因开始,从金属团簇的一般性质出发,论证了金属结合能自尺寸大于1nm的团簇到金属微粒再到块体金属具有连续过渡性;金属结合能与粒径R呈正相关;与1/R具线性负相关关系,认为金微粒或团簇具有1.1eV以上的结合能负位移是可能的。并指出李九玲等同志在“评<含金硫化物矿物中不可能存在负价金>”一文中引用的某些衬底材料上的金团簇呈现结合能正位移的数据是由于这些金困簇已与其衬底材料发生了键合作用造成的,它们不能作为否定金属结合能位移与粒径呈正相关的依据。同时,笔者从“化学结合金”在氰化过程中并未被氧化成正离子金判断,它不应是负价金。并由同质并能位移与粒径可具负相关关系推论,“化学结合金”应是合企硫化物矿物中可存在的少量微粒碲金矿、碲金银矿等中的正离子金。笔者强调在讨论企的价态问题时应采用Allred-Rochow电负性数据而非常用的Pauling电负性数据,并再次指出含金硫化物矿物中不可能有负价金存在。  相似文献   
39.
层控矿床中形成金属硫化物的还原态硫来自下列作用过程:①在沉积物理藏不深、温度小于90℃的条件下,细菌可将海水流好盐还原;②分散在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在热成熟过程中可释放出H2S;③硫酸盐在较高温度(>100℃)的地下深处通过化学反应可形成非生物H2S。上述三种方式形成的还原态硫具有不同的同位素特征。  相似文献   
40.
PHBV表面疏水改性用作吸油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多种表面改性剂对生物可降解材料PHBV进行了表面改性实验研究,测定了不同改性剂改性后PHBV的吸油率以及温度对其吸油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改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改性剂对PHBV的改性效果有所差异,从疏水和吸油的共同效果来看,最佳疏水改性剂为添加量5%时的硅油,温度对未改性PHBV和改性PHBV的吸油率及吸油速度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