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8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106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联合国在《生态系统和人类幸福:沙漠化》报告中指出,气候变暖导致占全球41%的干旱地区土地不断退化,全球沙漠面积正在逐渐扩大,众多人口将面临生计问题。由于气候变化因素和人类活动,干旱土地的退化已经不可避免,这是世界面临的最大的环境挑战之一。干旱地区包括了从干性半湿润到极干旱之间所有的土地形态。干性半湿润土地的典型代表是地中海东部的农田,而撒哈拉沙漠就属于极干旱土地。研究结果表明,全球43%的耕地在干旱地带,世界上一半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干旱地区,这些地区的婴儿死亡率是发展中国家其他地区的2倍。目前养活着21亿人口的干旱地区中有10%到20%的土地已无法耕种。  相似文献   
42.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括新疆全境、青海、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和陕西西北部。其中,新疆湿地面积分布占全国湿地总面积的2 0 .9% ,青海占4.3 1% ,主要以湖泊型、河流型、沼泽型和人工湿地为主。目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湿地退化主要有五方面的表现: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面积减小;湿地水质咸化;旱化的湿地向沙漠化发展。青海湖附近的沙漠面积以每年平均10 .12平方公里的速度增长,尤其是湖西岸沙丘是近十多年来才形成的风沙堆积,并成为该区域沙漠化最快的地区;湿地生态系统受到损害,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生态调节功能降低也是湿地退化的表现之…  相似文献   
43.
小山 《沿海环境》2000,(2):30-31
走进非洲,面对雄浑与清幽完美结合的自然景观,不由得你不怦然心动。而这种景观的突出代表,就是遍布非洲大陆的萨王纳。萨王纳,是热带地区茫茫草地的统称。世界上许多地区,如南美洲的巴西和委内瑞拉、亚洲以及澳大利亚,都有萨王纳,但是,这些地区由于地理的原因,萨王纳草原都比非洲大陆的小得多,尤其是萨王纳上特有的动植物种群,无论是规模还是品种,都大为逊色。因各地年降雨量的不同,萨王纳上的植被有较大的差异。通常,非洲萨王纳有3种类型:热带无树草原、萨王纳和热带有林草原。汪雨季结束的时候,非洲萨王纳看上去就像无边…  相似文献   
44.
45.
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论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发展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评价的数学模型。研究表明,该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已近于其饱和容量,发展节水灌溉,充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是保障和发展干旱区农业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46.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的水文效应及其利用模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我国西北干旱区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和甘肃及内蒙西部。这里气候干旱,水资源对干旱区的经济发展有着决定性意义,在干旱区“没有灌溉就没有农业”。水资源不仅影响到农牧业发展,同时也影响到工矿资源开发和城市的发展。水资源既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也是干旱区自然环境综合体中最活跃的因素之一。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引起一系列水文效应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干旱区水资源开发中水循环各要素变化是很强烈的,因此研究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的水文效应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7.
中国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及其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124,自引:7,他引:124  
近50年来,西北干旱区随水土资源开发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展,使区域内工农业与经济得以稳定持续发展。但同时,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变化。①大多数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河道缩短,终端湖泊萎缩或干涸,水质咸化和污染趋势加剧;②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沙漠化土地面积达67493×10hm,盐碱化耕地面积逾13556×10hm;③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与50年代初相比,天然森林面积减少49%~58%,草地面积减少16%~92%;④沙尘暴灾害发生频数增加,灾害程度加剧。节约与高效化利用水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间统一协调是西北干旱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8.
将雅鲁藏布江水和强大温湿的印度洋西南季风引向大西北,即实施雅鲁藏布江-罗布泊大运河工程对改变和优化青藏高原内部和我国大西北干旱态环境,调控长江、黄河水量,防止两河断流和水患发生,繁荣大西北经济带,巩固西北国防具有的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9.
浙西北八面山一带寒武系碳酸盐岩中广泛发育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其中岩前岩体为重要的萤石矿成矿岩体。研究表明,岩前岩体与芙蓉岩体均为二长花岗岩,它们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具有相似性,F含量较高(≥0.36%),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基本一致,Eu亏损明显(δEu为0.01~0.07),表明二者为同源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物理特征表明,岩前岩体与芙蓉岩体在深部相连,为同一岩体。利用RGIS软件,采用2.5D人机交互反演法计算岩前岩体与芙蓉岩体的顶面埋深,结果表明两岩体间的隐伏部分顶面埋深约900~1 200m。目前,已在岩前岩体南侧外接触带碳酸盐岩中发现数个"常山式"大、中型萤石矿床,但在岩前岩体东侧及芙蓉岩体北侧尚未有重大突破。岩前岩体与芙蓉岩体具有同源性的认识,对于指导该地区萤石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电力环境保护》2009,(3):F0004-F0004
西安天力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研究并大批量生产的单位之一,前身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复合金属材料研究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