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8篇
安全科学   16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454篇
基础理论   49篇
污染及防治   35篇
评价与监测   48篇
社会与环境   65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通过对环境监测部门长期监测数据的分析,探讨了“引江入湖,改善湖泊水质”设想的科学性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解决的有关环境问题。文中探讨了治理湖泊富营养化,逐步修复湖泊自然生态环境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642.
星云湖水生生态系统变迁及富营养化的变化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星云湖近20年来水生高等植物、浮游生物、鱼类、底栖动物的变迁历程及优势种群的演替过程。并运用卡森指数法、选取6项典型因子对星云湖四个时期的富营养状况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在分析水生生态系统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富营养化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控制富营养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643.
根据滇池草海入湖河道底泥污染类型、污染程度、特征、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对入湖河道的底泥污染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644.
星云湖水质评价及富营养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梅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2):96-99
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评价标准,采用单因子法和修正的卡森指数评价法,对星云湖的水质现状、富营养化状况进行了评价,对近年来的富营养化变化趋势作了简要分析,同时对富营养化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污染防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645.
在杞麓胡小流域内通过建立起草林复合生态系统合理的生态群结构,并逐级修建拦沙坝,达到分级治理,缓解流域内水土流失危害,减少湖泊,库塘淤积、生产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646.
本文报道了火山群综合地质考祭的初步结果。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社考证,对“1951年1号火山爆发”提出质疑。大量证据表明当时没有熔岩溢出;盆地中湖泊的形成是在火山喷发之前,不是壅塞成因而是构造成因。  相似文献   
647.
用相关分析法评价大口子湖叶绿素a及其理化因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亚莲 《环境科技》2000,13(1):16-18
利用因子分析技术对淮阴市大口子湖不同空间叶绿素a的季节作排序分析,以叶绿素a为因 变量,回归分析自变量10项湖水理化因子变化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10项理化因子中,决定大口子湖叶绿素a数量变化的主导因子为总磷。提出了大口子湖除磷及综合治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648.
对于湖泊及其流域的水污染综合治理,应在尖泊生态学规律的指导下,在研究湖泊水环境容量工作的基础了,针对湖泊域的主要环境问题,实施污染物允许入湖量的总量控制,使规划中提出的环境治理,环境管理措施更具科学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649.
研究了贵州高原地区红枫湖和百花湖的水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湖水中TN、K-N、SD、DO、NO2-N和TP等 普遍超标,水质达不到功能区类别要求,并呈现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通过水污染的趋势分析,探讨湖水污染的原 因,提出相应的水污染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650.
为了弄清楚酸性矿井废水的排放是否对阿哈湖造成了汞污染,研究了阿哈湖中汞的各种赋存形态(包括溶解气态汞、活性汞、颗粒态汞、溶解态汞、溶解态甲基汞、颗粒态甲基汞以及沉积物间隙水体的溶解态汞、溶解态甲基汞)及其在水体和沉积物间隙水中的剖面分布.结果显示,阿哈湖水体中溶解气态汞的浓度为0.04~0.09ng·L-1,活性汞浓度为0.2~1.1ng·L-1,总汞浓度为2.08~19.14 ng·L-1,甲基汞浓度为0.002~0.43 ng·L-1;在沉积物间隙水体中溶解态汞浓度为1.72~19.12 ng·L-1,溶解态甲基汞浓度为0.03~1.57 ng·L-1.实验数据表明,溶解态甲基汞浓度在沉积物下2~5 cm处最高,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与硫酸盐还原菌(SRB)分布呈现较好的吻合,说明水体-沉积物界面是甲基汞的产生地点;并且在沉积物中高浓度硫酸根浓度高达1100 mg·L-1的条件下,硫酸根浓度与甲基汞浓度依然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